坚定文化自信从坚定中医自信开始
——对话北京炎黄中医医院余秋平教授

2018-06-19 01:52小小
国际人才交流 2018年6期
关键词:张仲景中医药教授

文/小小

北京炎黄中医医院余秋平教授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中医,就算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认识中国往往也是从中医开始的。

何谓中医?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黄帝、张仲景、李时珍……说到中医,大多数人会想到这些中医经典著作和著名人物。

中医,是用中国古代哲学来研究人体生命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祖先们上观天象,下观地理,中察人事,总结研究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科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结晶。

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智慧。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

可是,现在她在哪里呢?

中医药是精神符号还是真实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

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从传统师带徒式的口传心授到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中医高等院校教育,我们不断地从古老而深邃的中医药文化中获得营养、获得自信。比如,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的突出贡献就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成果。

今天,我们无论是仰望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张仲景,还是景仰在我们身边默默耕耘的屠呦呦们,我们都应该满怀信心地说,中医药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然而,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我们送给世界的这个礼物,只是一个精神符号,还是真实力量?

“现在真正会凭脉辨证的中医人,已经不多了。”当听到著名中医经方学家余秋平教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有一点震惊的:“可是,我们每次看中医时,大夫不是都会给病人号脉的啊?”

“那是他们在做做样子而已,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不会切脉,更不会凭脉辨证分析。”而脉诊是中医看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难怪,人民都说今天的中医正在走向衰落。是啊,“连会拿脉的医生都罕见,让人们拿什么相信呢?”

采访余秋平教授,是因为作家王灵书先生的推荐。他说,在余大夫那里拿了几服中药,他的糖尿病已经有很大改善了,身体的不适也有明显的好转,他是通过电视节目了解余大夫的。对看病一向十分谨慎的王灵书先生的话,我是信的。

一部电视剧激发了一个少年的梦想

发烧了,就赶紧打针,长瘤子,就赶紧切掉。这些都来得快,可是病就真正走得快吗?同病同治、异病异治,这似乎是最简单的逻辑。

“中医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余秋平一语道破中医秘诀。

余秋平,北京炎黄中医医院中医主任医师、教授,著名经方学家。

余教授信心满满地说,中医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很多世界性的难题大病。这份自信,来自于他在中医领域30余年的耕耘,和近乎痴迷的热爱、勤奋和执着。

余秋平教授是湖北黄冈人,他萌发学医的想法,是在高中时看到一部日本电视剧《血疑》。一个对爱情、梦想开始萌动的少年,在幸子与光夫的深情对望中萌生了学医以治病救人的想法,想来是多么浪漫和生动。

所以,在他考大学填报志愿时,余秋平报的九个专业全部是医学。由于志愿没有填好,结果以同济医学院最高分数的成绩,被三峡大学医学院录取,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他的师父刘荣敦教授。刘荣敦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由于对中医的痴迷和对刘教授发自内心的崇拜,余秋平经常跟在刘教授的身边聆听他的教诲,所以刘教授也耐心地传授经验给他。余秋平认为是刘教授给他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功底,激发了他学习中医的兴趣。刘教授虽然是研究温病的大家,但他中医功底深厚,讲课简单明了,很能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刘教授淡泊名利,做学问严谨务实,总是告诫他:“写文章,要严谨务实,字字句句必须都是经典才可以传给后人,否则就是贻误后人!”

在刘荣敦教授的谆谆教导下,余秋平学习中医的热情更加高涨,课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对中医的渴求,他开始到处买书。偶然间,余秋平读到了刘渡舟的《伤寒论通俗讲话》,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余秋平有一些疑问,就大胆地给刘渡舟教授写信请教,没想到刘渡舟教授及时回信了,除了表扬、鼓励一番,还推荐了一些书,比如《医宗金鉴》里的《伤寒心法要诀》《岳美中论医集》等。这些书给余秋平打开了新的中医世界。

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当余秋平遇到张仲景

余秋平三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中医经典,遵照岳美中的经验,反复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原文,谢绝一切社会活动,每天痴迷于中医经典的研究,白天看病,晚上看书、记笔记,常常“梦中看病,辨证分析,甚至吃饭走路都在思考,全是中医”。余秋平教授说,一次他在梦中看病时,身体左边坐着的一位老者,他年龄在70岁左右,身高在约165cm至170cm之间,身体清瘦精神,给他讲解中医。梦境中,感觉此老者的讲解无比精到,所以全神贯注地倾听和记忆,生怕遗漏一个字,等到梦醒后,居然连一个字也记不得了。从此以后,发现自己看病渐入佳境。

“这位老者,我想可能是张仲景。因为我一辈子研究最多的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余秋平说。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方药之脉证并治的必备经典著作,广受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方脉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方脉临床的灵魂所在;它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现在尤为经方家和日本汉方家所常用;它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大概就是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余秋平一头扎进中国传统医学浩瀚的海洋里,竭尽全力汲取营养,立志把中医经典向世人传播、世代传承,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医思想体系。“其实,中医并不是多玄的学问,做好中医大夫只需回归中医传统中医经典即可,比如‘望闻问切’。比如张仲景看病之脉证并治,以脉为主导,掌握精准脉法,才能做到既看出有病,又看出疾病产生的病因、病机,才能根治疾病,对症下药。”

脉诊,又称切脉、按脉、号脉,指用手按病人腕部脉搏以察病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作为中医诊察疾病最神奇的脉诊,在今天几近失传。余秋平不无遗憾地说,现在中医专家大多不会脉诊了,更不会凭脉辨证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机特点了。究其原因,一是中医院校教材,不是真正有深厚临床经验的医生写的,而是后世所谓医家所写的资料汇编;二是中医院校老师,很多都是毕业生留校,其本身缺少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理解不深透,脉诊更无经验;三是西学东渐,西医学发展,中医学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医学的衰落及中医市场的萎缩。

余秋平教授认为,读书很重要,读经典尤其重要。一个人一生的精力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读经典上,这样才能进入佳境,登堂入室。历代很多医家都是熟读经典成为一代名医的。

余秋平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先后攻读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伤寒论专业硕士和心内科博士学位,并在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实习和进修达三年,2010年又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糖尿病的中医研究。他博士后出站后,进入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临床和研究、带教的特长,他毅然辞职到北京炎黄中医医院,组建了自己的学术团队,成立了余秋平教授经典研究传承工作室,总结整理自己的学术经验,带领自己的学生团队攻关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白血病,肿瘤、尿毒症等世界性难题大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带教学生,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传统中医的神奇疗效,传播传统中医文化。余秋平教授说:“如果你想学中医,我也可以带你。”我笑了,问他需要什么条件?他说:一要人品好,二要痴迷和勤奋,三要有悟性。

中医药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骨气和底气

自从“遇到”张仲景,余秋平就立志要把中医经典传承下去以造福人类。

目前,他正在整理总结出版自己的一系列学术专著和临床带教讲座的录音、录像。余秋平一生致力于还原张仲景的经典原意,直抒张仲景的心意。通过自己反复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从原文中挖掘经方的内在病机特点,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围绕病机总结出更贴合临床实践的症状特点,丰富完善各方证的辨证要点。

“现在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有很大的误区。张仲景认为病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样一种疾病,会因为不同的体质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所谓同病异治;如果不同的疾病,有相同的病因病机,就应该采取同样的治疗办法,这就是异病同治。研究疾病的治疗规律,必须有中医思维,否则他的治疗,很可能对病人是有害的。”余秋平用很流利的“湖北普通话”向我列举了他治疗的一些世界性疑难大病的成功病历,我听得很入神,感到中医神妙无比,却无法一一记下。就像余秋平的梦,醒来却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我也从此似乎“开悟”了,更相信中医了。

在三个小时的谈话中,余秋平反复强调中医实际上是不难学好的,只是缺少真正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带教和真心传授。余教授反复呼吁要大力改变目前的中医教育体制,才能形成中医人才辈出的局面,现行的中医师资队伍建设和中医学院的教材,都是束缚中医人才成长的枷锁。因此,余教授正在探索一条传统结合现代的中医师承带教模式,努力为中医事业发展储备人才。

虽然我一时无法得中医心奥,但是,我从今天屠呦呦、余秋平等人的身上却得到了最大的鼓舞和信心,回归经典,从黄帝、张仲景身上找到我们忽视的优秀品质,那才是中医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传承好、发扬好。只能这样,才能增强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骨气和底气!

猜你喜欢
张仲景中医药教授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刘排教授简介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善良的打劫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