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摘要:森林资源不但拥有着保持水土、滋养水源、纯净空气的作用,而且伴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森林康养、森林体验、冰雪旅游以及生态露营、山地运动、丛林运动等一大批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给传统林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转变,拓宽了森林资源的利用途径,为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找到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本文通过阐述森林生态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生态旅游
狭义的森林生态旅游是指是指在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具体包括野营、野餐、垂钓、漂流、登山、滑雪、探险等多种以享受、娱乐、保健为目的的游憩活动。森林生态旅游是游客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审美活动,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它具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观赏性、保护性和教育性,其旅游产品能使游客最终达到精神愉悦目的。广义的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森林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任何形式的野外游憩。
2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这一理论刚一提出,就被我国运用到林业的建设当中来。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经济效益,即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既能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二是社会效益,林业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性与稳定性;三是生态效益,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以其强大的生态调节能力有效地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增加人类福祉和森林的综合效益,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建设损害的前提下进行林业实践活动。
3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1促进森林资源良性发展和长期运营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转变了林业传统的创收方式,它不再是直接把森林资源砍伐掉,通过出售来获取收益,而是利用森林资源让游客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爱护自然,感受身体与心灵的愉快,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益。它不但避免了森林资源被砍伐,而且通过森林生态旅游获取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反哺生态保护,为林业产业的运营、生态系统的回归于重塑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森林生态旅游推动了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真正做到在保护了绿水青山同时又创造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2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
一方面,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直面接触自然的机会,在其切身体验了呼吸负氧离子、徒步、登山、观景等活动后,在享受了森林给他们带来的身心上的放松与愉悦甚至是康体健身的作用后,他们对森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再辅之以森林科普知识的解说,会让游客明白森林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游客内心对森林资源的敬畏、爱护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分红或者是被带动发展餐饮、住宿、农家乐等关联产业的社区居民,森林生态旅游给他们带来的收入上的提升会改变他们砍树致富的旧观念,而自发地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队伍中来。
3.3 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大国,森林景观资源十分丰富。中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995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5000万人次,2001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到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约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使我国林业产业历经了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从“把林产品运出去”到“把城镇居民引进来”的实践,实现了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它是我国林业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同时也是深受公众青睐的健康产业和幸福产业。
4新时期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森林防火消防演练、对重点区域隐患排查,以及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培训等有效措施的开展保证森林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可以通过开展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专项联合排查行动、深入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到主要路口设卡盘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森林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的深入推进,能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为森林生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大部分森林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都集中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方,交通系统的不健全,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会影响游客的出行,会影响一个景区的可进入性。因而,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基础服务设施的保驾护航。而道路、管线、饮水、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额都较大,因此需要科学编制专项森林旅游规划,由地方政府统筹,并从最大程度上争取国家、地方、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4.3 结合地域特色合理开发
现如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中流砥柱。从北疆平原到南国水乡,从西部戈壁到东海之滨,不同地域的森林风景区彰显着不同的特色风貌,且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又各具地方特色,这就吸引着一批批求异心理的游客。要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需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在地域上的区别,促成二者的有效结合,在我国的不同区域打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特色突出、竞争性强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且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建立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不断提升开发者和旅游者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意识,才能促进林业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4培育和引入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森林旅游业涉及到多个专业,如,林业、旅游专业、环境保护、生物科学、地理学以及历史学等等,只有通过不断培育和引入专业人才,才可以让参与决策的团队的战略眼光更专业、更具前瞻性,才能促使产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因学校的专业细分,既拥有林业相关专业知识又懂如何发展旅游的综合型人才十分缺失,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引進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多专业的培训,促使已有人才转变为综合性人才。
5结语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和深受青睐的健康产业、幸福产业。
参考文献
[1]黄德昌. 简析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J]. 民营科技,2017(1):194-194.
[2]李玉甫. 京山县林业分类经营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9(1):43-45.
(作者单位:贺州市八步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