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2018-06-15 07:43陈永喜
中外医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光凝瘤体黄斑

陈永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眼科,福建三明 365000

临床上又可将视网膜大动脉瘤称之为孤立性大动脉瘤,以后极部视网膜小动脉为梭形或者圆形扩张并形成多个(单个)大动脉瘤作为主要的特征,对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年人群较为多见,目前关于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的定论,多半为单眼发病,多见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第三分支以内动脉瘤体[1-2]。该类疾病具有自行愈合的倾向,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机化萎缩,目前对于该类疾病尚无特效药物,导致患者在较长的时间内无法有效改善视力[3],随着近些年来激光治疗方案的推广与普及,该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激光光凝治疗,方便选择20例(20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2008年5月—2016年5月)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现将相关资料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取至该院就诊的20例(20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14 例,年龄区间为 45~86 岁,平均(65.58±2.30)岁;眼底:9例瘤体位于颞上支,11例瘤体位于颞下支;瘤体周围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渗出现象,可对黄斑区造成累及,7例黄斑区网膜前出血,5例轻微玻璃体出血,该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视力降低、眼前黑影遮挡等;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得知大动脉早期为高荧光,瘤体内具有荧光素,瘤壁存在荧光素渗漏现象;动脉瘤周围存在毛细血管扩张现象,瘤周围可存在散在的岛状无灌注区;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确诊,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均为单眼患病。排除标准:将精神神经异常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病变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532YAG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参数为:光斑直径、功率、时间分别为100~200 μm、130~240 mW、0.2 s,给予美多丽滴眼液散瞳处理后,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在全视网膜镜或三面镜下给予动脉瘤激光光凝治疗。要求治疗时先选择低能量绿激光环绕血管瘤给予视网膜光凝,等到出现淡灰白色光凝斑后选择同等能量的绿激光对血管瘤直接进行射击,通常情况下1次光凝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少数患者需进行重复治疗。若患者血管瘤处于黄斑周围,渗出液对黄斑中心凹进行侵犯,可对瘤体进行直接光凝处理,便于渗出的吸收,利于有效恢复视力水平。手术完成后选择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便于促进水肿与出血的有效吸收,并嘱咐患者禁止进行剧烈的运动,1个月后至医院进行复诊。

2 结果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12个月的病情随访,得知视力提高、视力不变、视力下降分别有14例、4例、2例,其中视力不变与视力下降的患者是由于出血对黄斑区造成累及,导致黄斑区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得知瘤体完全萎缩,其中16例无荧光素渗漏,3例仍有轻度渗漏,1例反复出血将瘤体遮挡且无法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见表1、表2。

表1 20例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分析[n(%)]

表2 20例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分析[n(%)]

3 讨论

临床上关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无明确的定论,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群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且该类患者通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等,多数为单眼发病患者[4-5]。有关研究指出[6],79%的患者病变于右眼颞上、下动脉第三分支以前,少见位于睫状动脉者。

临床上可依据实际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等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判断,若远离黄斑则不会使得视力受到影响,若病变于黄斑周围则会使得早期视力受到损伤,少数患者的视力可突然降低,仅存光感。对大动脉瘤进行眼底检查后得知通常处于眼底后极部,颞下或者颞上小动脉较常受累的部位。动脉瘤多半处于黄斑周围第三小分支动脉交叉部位,某些也处于视盘周围,多半为单个动脉瘤,为此可称之为孤立性大动脉瘤。较少情况下存在多个动脉瘤,多个动脉瘤可出现在多支小动脉上或者两支小动脉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可存在岛状无灌注区与微血管瘤。分析动脉瘤附近通常存在点状脂质渗出现象,某些可为环形,动脉瘤周围或者表面经常出血,某些病例可将瘤体遮盖,对于出血量较少的患者通常处于视网膜内,若出血量较多,则可进入玻璃体内,出血也可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者视网膜下,通常为暗黑色,黄斑处于正常状态,可存在渗出、出血、水肿等现象[7]。

该类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是若患者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则难以发现该类病变,若瘤体被出血遮盖,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设备等情况,则容易造成疾病误诊、漏诊现象。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便于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鉴别,分析其典型的影像为:早期大动脉瘤为高荧光状态,瘤体内充满了荧光素,瘤壁存在荧光素渗漏现象。但是若动脉壁周围或者表面存在出血现象则显示瘤体遮蔽。分析动脉瘤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可形成微动脉瘤与荧光素渗漏现象,动脉瘤附近可存在散在的岛状无灌注区。若存在出血量多且反复的患者,给予造影检查也无法对动脉瘤进行明确判定,需等到其出血吸收后才可进行鉴定[8]。为此,对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定期复查,并进行疾病跟踪随访,便于对老年人群眼底局限性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等到疾病确诊后再分析是否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具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通常情况下认为稳定期病变可采取择期治疗方案,若存在反复瘤体出血、渗出现象,且对黄斑造成危及,可及时进行激光治疗。关于光凝方式同样具有不同的意见,部分学者认为可对瘤体直接进行光凝,部分学者认为对瘤体周围光凝较佳,给予光凝治疗后,可明显吸收视网膜出血、渗出现象,消退水肿。该研究认为,直接进行光凝瘤体时可选择 100~200 μm的小光斑、130~240 mW的低功率激光进行治疗,以防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现象。若给予532的绿激光作用于正常眼屈光间质的透过率较佳,对于视网膜与脉络膜病变较为适用。

目前临床上对于视网膜大动脉瘤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某些学者支持直接进行光凝瘤体,某些学者支持仅仅对瘤体周围进行光凝,禁止对瘤体自身进行光凝治疗,其顾虑在于对瘤体本身进行光凝治疗可能会引发动脉闭塞、瘤体破裂大出血等不良情况。给予分次治疗的学者指出,可先围绕瘤体给予2~3排光凝治疗,等到7 d后再对瘤体进行光凝治疗,可将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且视力提高情况达到74%,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该次研究选择绿光光凝瘤体周围视网膜,之后采用绿光直接对瘤体进行低能量光凝,均无明显视野损害。若有多波长激光,可能效果更佳,由于血红蛋白可将黄光大量吸收,且无法将叶黄素吸收,较为适合黄斑区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不会损伤视网膜神经纤维。若动脉瘤与黄斑之间的距离较近,水肿、出血、渗出较为严重,且对黄斑区造成累及应及时进行临床治疗,便于瘤体的萎缩与机化,利于早日吸收瘤体周围出血现象,以防反复出血,导致病情加剧。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14例,视力不变4例,视力下降2例,视力不变与视力下降的患者是由于出血对黄斑区造成累及,导致黄斑区水肿,说明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方案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

综上所述,对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采取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1]傅宏,黎国英,袁士仿,等.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效果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1):103-104.

[2]苗娟,张娟美,张迎秋,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11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33(1):66-68.

[3]薛桂凤,傅汉菁,周海英,等.长期强化控制血糖对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2):960-964.

[4]张军,程湧,梁建宏,等.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内界膜下出血三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33(4):409-410.

[5]邓春霞,苏光,李梅,等.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4881-4883.

[6]田蓓,张茉莉,朱晓青,等.离心式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长期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4):129-132,169.

[7]毛新帮,游志鹏,赵菊莲,等.表麻下应用25G玻璃体切割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大动脉瘤[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4):451-453.

[8]肖云,章玮,冀垒兵,等.光动力疗法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72-175.

猜你喜欢
光凝瘤体黄斑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裂孔在黄斑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