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天气渐暖,户外踏青、赏花、锻炼的人们慢慢多了起来,许多人发现自己运动后膝关节会出现疼痛,便怀疑自己是得了风湿性关节炎。
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风湿性关节炎,在人体的所有关节中,膝盖关节属于要求较高的关节,经常承受来自人体的所有重量,甚至是负担额外的重量。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它们比髋关节和踝关节承受更大的冲击和压力,也因此成为最脆弱的部位。
事实上,膝关节受伤多是因为半月板之类不容易再生的组织受伤或损坏。那么,什么是半月板损伤?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半月板结构精巧灵活,可随膝关节的运动而向前、向后或向内侧、外侧移动,具有缓冲和稳定膝关节的功能。但它由软骨组织构成,而且接近中央的部分很薄,就是一对薄弱的“软骨垫片”,却要应付大部分体重的压力,所以很容易损伤。
半月板损伤最容易发生在两种人身上:一是喜欢运动的年轻人,二是膝关节退化的中老年人。
喜欢运动的年轻人 损伤类型通常为急性创伤性损伤。他们常因大力踢球踢空、蹲下行走、跑步中被绊倒,致使膝关节产生快速扭动,从而造成半月板急性创伤性损伤。患者常常会有明确外伤史,通常在剧烈活动中突然损伤(如打球、做重体力工作时),出现关节剧痛、不能伸直,并迅速出现关节肿胀,此时关节内可能因半月板撕裂出现积血。
膝关节退化的中老年人 损伤类型通常是慢性退变性撕裂,患者大多没有明确的外伤病史。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内部结构变性退化,抗压性及耐磨性都逐渐衰退,而退化變性的半月板无法承受膝关节日常的反复活动,从而产生半月板破裂。这种类型的破裂最常见于内侧半月板后角的损伤。
1.膝关节疼痛,走路时更明显,坐下或躺下休息时会明显减轻。
2.膝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关节活动时会听到“咔嚓声”),甚至出现关节交锁(关节活动时突然听到“咔嚓声”后,关节便不能伸直,忍痛挥动几下小腿,再次听到“咔嚓声”后,关节又可伸直)。患者关节交锁可能偶尔发生,也可能频繁发生。频发交锁会影响患者走路、站起、蹲下。
3.患者上、下楼梯时,会出现“打软腿”症状,表现为患者膝关节突然无力感(膝关节关节不稳或有滑落感)。患者膝关节肿胀可能不明显,膝关节常用屈伸等日常功能也可能不受影响。
4.损伤后期,患者可能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肌力减弱、腿变细等表现。患者小腿伸直或下蹲时可出现膝关节疼痛,在膝关节周围按压可按到明确的压痛,位置较固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出现半月板损伤,而是一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呢?这其中大概有这几种原因:
天生是盘状半月板 这属于一种先天的半月板发育不正常状态。半月板本应是半圆形,但是偏偏有一些人的半月板是圆形的,所以称作“盘状半月板”。这种人的半月板就非常容易提前出现问题。因盘状半月板不能适应膝关节的运动,在运动中就很容易出现半月板损伤。
年轻时活动量较大 有些人在年轻时重体力劳动做得比较多,或者年轻时运动量比较大,这都会导致半月板比其他人要磨损得多一些。随着年龄地增长,这类人的半月板就会提前出现损伤。
平时姿势不良 有些半月板慢性损伤的人,可能会有跪着拖地、坐矮板凳的习惯。这些动作会让半月板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从而出现半月板的提前退化。
膝关节受过外伤 有些半月板出现慢性损伤的患者,之前会有膝关节的外伤史。比如很早之前的一次骨折或关节扭伤,都可能导致关节的力学平衡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半月板非正常地受力,从而出现提前破损。而剧烈活动所致的半月板损伤,是由于外力巨大造成的,有时还会伴有膝关节内其他韧带结构的断裂。当合并有这些韧带伤时,患者膝关节疼痛会更剧烈,肿胀会更明显,这时患者必须就医治疗。
轻微半月板损伤,患者症状不严重,膝关节疼痛较轻,肿胀不明显,不影响膝关节功能,一般可自行愈合。
对于较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患者症状明显,膝关节疼痛严重,肿胀明显,日常活动受限,有关节内出血可能。此时若听之任之,不予理睬,患者急性期过后,膝关节疼痛肿胀会有所减轻,但会有关节疼痛,活动时有弹响,甚至出现关节交锁的情况。长此以往,患者膝关节会提前退化,出现膝关节骨赘形成、关节畸形等骨关节炎表现,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议半月板损伤后及早治疗。
目前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关节镜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①固定膝关节,膝关节用夹板或石膏托伸直位外固定3~4周,以促进半月板修复。②药物治疗,服消炎止痛的药物,并外敷消炎止痛膏药。③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增加关节液的黏滞性和弹性,有润滑和吸收震荡作用,从而保护病变半月板。④按康复训练计划行功能锻炼,增强肌群力量,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优势在于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同时,还可很好地探查膝关节各部分,了解是否伴有关节软骨、韧带损伤等复合伤,以便一并治疗。目前,关节镜手术已代替开放手术,成为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最佳手段。
喜欢运动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需要加强运动的老年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半月板损伤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科学锻炼 老年人不能不锻炼,也不能锻炼过度。这里所说的“锻炼过度”,一是指运动的量比较大,二是指运动的方式太过剧烈。老人没有必要非得达到年轻人的运动量和强度,可以选择一些比如散步、游泳等比较稳妥、安全的锻炼方式,同时要尽量避免诸如爬山、打球等剧烈的体育活动。训练前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做强烈运动。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膝盖出现不适症状时,应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 膝关节周围肌肉群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稳定的膝关节能够减少半月板的磨损。发达的腿部肌肉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常应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肌肉)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蹲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可为髌骨在股骨端槽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骨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负重提踵(踮脚尖)可以锻炼小腿的比目鱼鱼肌。在提踵放下的时候大腿肌肉收紧,有益于大腿肌肉的伸展拉长。此外,还可以在凳子上或是床上做直腿抬高锻炼或练习静蹲,这类运动比较符合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也较为安全。
部分动作需避免 少做深蹲、下蹲行走、过度屈曲膝关节、上下楼梯等动作,生活中避免长时间行走及站立等动作,行走及运动中避免膝关节快速扭转等动作,适当使用各类护具及扶手等,这些均有助于避免半月板损伤。
总之,半月板对于人体,特别是膝关节非常重要。损伤严重的半月板是无法保留的,目前仍没有理想的人造半月板替代物。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对半月板的保护,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