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蛟龙
——南漳—远安动物群

2018-06-14 12:17邓爱云
化石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漳县海生孙氏

邓爱云 程 龙

南漳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三国故事的源头。南漳县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后逃至南漳,在水镜庄与司马徽相遇,司马徽荐诸葛亮、庞统给刘备,继而发生“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经典故事。卧龙与凤雏,《三国演义》中两位非常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和庞统,被认为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诸葛亮,人中之龙。当年隐居在与南漳交界的隆中,后又在南漳水镜庄求学,水镜庄景区也正是因其老师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

南漳县真的有龙吗?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遥远的2亿多年前。那个时候的地球上,不仅人类的祖先远未出现,就连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也还处于萌芽状态。现在的湖北南漳县在当时曾是一片浅海海域,在看似平静的海水里生活着孙氏南漳龙、南漳湖北鳄、湖北汉江蜥等早期海生爬行动物,这些海生爬行动物在中生代逐渐演化成海洋中的霸主。地质学家在距今2.47亿年前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它们,这就是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共同繁盛的“南漳—远安动物群”。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发现

追踪南漳—远安动物群的足迹,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当地村民在生产、建房、修路过程中,都有意外挖掘出化石,但由于缺乏对化石研究价值的认识,许多化石被破坏和丢弃,部分完整的化石被村民收藏。1959年在南漳县巡检司凉水泉乡古井阴坡,发现了一块古生物化石,这是在远安、南漳发现的第一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最早对南漳地区化石群进行研究的是我国著名地质专家王恭睦。1959年,王恭睦报道了一产自湖北省南漳县下三叠统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在《古生物学报》中发表并命名了孙氏南漳龙。1965年和1972年,我国古生物专家杨钟健和董枝明,在宜昌远安、襄阳南漳等地又相继发现了远安贵州龙、湖北汉江蜥、南漳湖北鳄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2010年“孙氏南漳龙”和“南漳湖北鳄”均被列入“国家一级古生物化石保护名录”。2011年,程龙、陈孝红等经研究首次将南漳和远安一带海生爬行动物称为“南漳—远安动物群”。

湖北鳄类是南漳—远安动物群最常见的海生爬行动物类型,该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是明显具有地方色彩的独特种群,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起源与演化具有特殊意义。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发现丰富了早期海生爬行动物起源研究,尤其是在该地区发现的化石保存之完整程度令专家惊叹——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分布

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分布于贵州、湖北、云南、安徽、广西、西藏等省区。南漳—远安动物群是以海生爬行动物为特色的早三叠世动物群落,化石主要集中在陡峰山断裂和雾渡河断裂之间,分布在湖北省南漳与远安两县交界地区。

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分布图

二叠纪末大灭绝是显生宙最大的一场灾难,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复苏之后,部分爬行动物便由陆生向海洋环境二次适应辐射,三叠纪是爬行动物由陆地向海洋环境适应辐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爬行动物是如何从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地质专家从化石的形态特征推断,陆生爬行动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先从淡水区域慢慢进化出了适应浅海生活的形态。海生爬行动物就是陆生爬行动物向水生二次适应辐射的产物,是营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的统称。

三叠纪是爬行动物由陆地向海洋环境适应辐射发展的重要时期,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类群庞大。欧洲圣乔治山、中国华南地区和北美地区是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地区,在古地理分布上分别属于东特提斯、西特提斯和东太平洋区,另外在亚洲的日本和伊朗也有零星出现。欧洲圣乔治山的海生爬行动物主要以中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为代表,北美地区的海生爬行动物主要以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为代表,均缺乏连续的化石记录。我国的华南地区发现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门类齐全,属种丰富,已经发现了南漳—远安动物群、巢湖动物群、盘县罗平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和关岭生物群。化石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已经包括三叠纪时期早、中、晚三个时代。这些化石为研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各个类群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以及海洋环境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类型

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主要分为鱼龙类、海龙类、鳍龙类、主龙类、原龙类和龟鳖类。南漳—远安动物群化石由湖北鳄类、始鳍龙类和鱼龙类组成。其中湖北鳄类是南漳—远安动物群最为常见的化石类型,也是全球独有的类型,包括南漳湖北鳄、孙氏南漳龙、长形似湖北鳄、短颈始湖北鳄和卡洛董氏扇桨龙。始鳍龙类包括远安贵州龙和湖北汉江蜥,鱼龙类仅有张家湾巢湖龙。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均为国际一级保护化石。下面我们将对南漳—远安动群的主要化石类型一一进行介绍。

孙氏南漳龙 (Nanchangosaurus suni )

孙氏南漳龙是发现于湖北省南漳县的第一个海生爬行动物,1956年发现于南漳县雷坪乡古井村。由于标本是原地质部地质所孙云铸贡献的标本,所以王恭睦在1959年发表时命名为孙氏南漳龙。孙氏南漳龙体型较小,全长不超过0.5米,属于体型最小的湖北鳄类,神经棘低矮,背部仅一层骨板,四肢弱发育。

南漳湖北鳄(Hupehsuchus nanchangensis)

南漳湖北鳄是当地农民在1965年发现的,由杨钟健先生于1972年研究并命名。其身体结构较为特殊,身长一般1米左右,由于神经棘高,而且在背部中间位置达到最高,使得身体呈侧扁的纺锤状,吻部细长而无牙,背部神经棘顶端发育三层骨板,四肢呈鳍状。1991年Carroll和董枝明对这一奇怪的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孙氏南漳龙和南漳湖北鳄两个属种与其他类型的海生爬行动物存在巨大的差别,建立了一个单独的湖北鳄目。湖北鳄目包括了上述两个属种以及Carroll认为还可能存在的一个新属。对神秘的湖北鳄目的研究在此时也戛然而止,湖北鳄作为一个目一级的海生爬行动物应该还有其他类型。近几年在化石产出层位的不断发掘,不仅确定了南漳—远安动物群的产出层位,而且证实了湖北鳄目的确还存在其他新的属种。近几年发现的湖北鳄新属种包括了长形似湖北鳄、短颈始湖北鳄和卡洛董氏扇桨龙。

长形似湖北鳄(Parahupehsuchus longus)

长形似湖北鳄是根据该动物的体型而命名。该化石发现于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旁的采石场,层位与南漳—远安动物群中的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一样均产自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顶部。该动物身体细长,全长近2米,而且脊椎数远多于南漳湖北鳄,神经棘低矮,背部神经棘几乎等高,前一胸肋叠覆在后一胸肋的前缘,四肢短小。

短颈始湖北鳄(Eohupehsuchus brevichollis)

该动物与南漳湖北鳄骨骼结构较为相似,但是相对于湖北鳄目中其他类型,该动物仅有6节颈椎,所以被命名为短颈始湖北鳄。短颈始湖北鳄体型较小,与孙氏南漳龙几乎等大,神经棘低矮,背部骨板薄而短。该动物正型标本发现于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旁的采石场,与长型似湖北鳄产出于同一层位。近年来,该类型在与远安地区相邻的南漳县巡检镇也有发现。

卡洛董氏扇桨龙(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

长形似湖北鳄(Parahupehsuchus longus)

卡洛董氏扇桨龙(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

Carroll和董枝明1991年在系统研究南漳湖北鳄时,在文中提及除了南漳湖北鳄和孙氏南漳龙外可能存在另一新属种,但是由于化石标本较差,未对该化石标本命名。最近陈孝红等通过对一件采自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旁采石场的标本进行详细研究后,认为与Carroll等描述的特征一致。为了纪念Carroll和董枝明在湖北鳄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以Carroll和董枝明的姓氏作为该动物的种名。由于该动物的前后脚呈宽扇形桨状,所以属名为扇桨龙。卡洛董氏扇桨龙背部神经棘几乎等高,与长形似湖北鳄相似。该动物的背部骨板分为三层,最顶部的骨板明显增大,相互间隔两个神经棘的宽度。

远安贵州龙 (Keichousaurus yuananensis)

远安贵州龙是杨钟健先生1965年依据采自远安县望城岗的一块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之后定名的,这也是首块以远安命名的海生爬行动物。与胡氏贵州龙极为相似。小脑袋、长脖子,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

湖北汉江蜥 (Hanosaurus hupehensis)

湖北汉江蜥和远安贵州龙是最早的始鳍龙类,湖北汉江蜥的个体略大于远安贵州龙,但二者均小于0.5米,属于小型始鳍龙类。具有较强的游泳能力,但由于体型弱小,数量稀少,只能捕食其他脊椎动物幼年个体或尸体腐肉。

远安贵州龙(Keichousaurus yuananensis)

湖北汉江蜥(Hanosaurus hupehensis)

张家湾巢湖龙(Chaohusaurus zhangjiawanensis)

张家湾巢湖龙是南漳—远安动物群中鱼龙类仅有的一个属种。其个体长度约1米,骨骼特征保留了部分陆生爬行动物特征,属于较为原始的鱼龙类。鱼龙类属于海洋适应特化最为成功的海生爬行动物类型,广泛生活于中生代的海洋中。张家湾巢湖龙为研究鱼龙类的起源与迁移提供了重要证据。

张家湾巢湖龙(Chaohusaurus zhangjiawanensis)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研究意义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出现与当时地球史上一次生物大灭绝有关。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尤以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最为惨烈。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遍及陆地与海洋,大约75%的陆地脊椎动物、90%的海洋生物在这场生命浩劫中彻底消失。经过三叠纪早期艰难复苏,生命之火才渐渐燎原。此次大灭绝事件以及之后生态环境的复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南漳和远安交界地区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正处在早三叠世生物复苏和中三叠世生物辐射的关键节点,是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之一。它不仅证实了早三叠世晚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而且暗示了海洋生态系统已经改善,是地球演化史上海洋生态系统完成古中生代生态类群转变的重要时期,为研究早三叠世生物复苏和生态系统重建找到新的突破口。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发现,开启了远安和南漳等地区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新篇章。在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松树沟村约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近30个较完整的海生爬行动物标本及大量的骨骼碎片。在湖北远安县河口乡落星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使之成为全国首个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的村,并成功保护了10多具珍贵完好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并将张家湾一带古生物化石密集区建成了以古生物为依托的“中国化石第一村”。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南漳湖北鳄”、“张家湾巢湖鱼龙”,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远安贵州龙”等,已经使远安、南漳县成为名符其实的化石“王国”。远安和南漳已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保护集中产地”。远安、南漳等地的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对当地的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旅游富民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猜你喜欢
南漳县海生孙氏
红色马栏
陆九渊行书《宋故孙氏夫人墓志铭》
彩色笔动起来
心魔
追爱就要厚脸皮
追爱就要厚脸皮
南漳县城区幼儿园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杜小同作品
你不知道的事
南漳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