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身份认同问题是后殖民理论中一个重要方面。身份认同,即“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小说《眷恋》讲的是从印度陆军退役后赖在印度不肯回国的英国军人塔斯克和他的夫人卢西在印度过完他们余生的故事,还有一些印度当地人一个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眷恋”不仅是英国人对印度的眷恋,也有对自己祖国的眷恋,还有印度本土人对已经撤离的殖民国英国的眷恋,这些眷恋中无不体现着一种身份认同的矛盾和痛苦,不管是对英国人还是印度人,甚至是一些欧亚混血人,这种身份认同都是他们对自己的认知。
小说的女主人公卢西是英国上校的夫人,贤良淑德,但她不得不跟自己的丈夫在印度这个被殖民的国家度完余生,这使她也渐渐开始抱怨和无奈,小说中描写她的表现最多也最透彻。她在小说结尾处对亡夫塔斯克饱含真情地倾吐着心里话,也道出了滞留前殖民地大半生的英国人的无奈和孤寂:“但是现在,一直到我的末日,我是孤独的。正如我担心的那样,不管做什么,我也是孤独一人。我身在异国他乡,睡觉伴空床,醒来度惆怅。啊!塔斯克!你怎么就忍心把我孤身一人抛在这里,而自己却回家安眠?”这段话堪称小说的经典之句,饱含着英国人对祖国的眷恋,也饱含着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心里的担忧和恐惧,此处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卢西对自己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但又能感受到她被自己的身份认同所折磨。
小说中印度本土的主人公当属英国夫妇的女房产主布拉博依夫人了。面对塔斯克上校这样的英国人,布拉博依夫人从未觉得卑微,反而把他们这些白人不当回事,尽管他们曾经占领过印度,曾经那么的辉煌,可是布拉博依夫人只看到了这对英国夫妇的落魄,因为他们还要依附于布拉博依夫人的房产过日子,而且仅仅是附属的小房子里,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作者笔下的这个印度人物个性十足,身份认同上没有一点矛盾之处,在她的眼中英国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落日”而已。布拉博依先生给塔斯克写信用的称呼十分友好客气,并且带有亲近之意,而布拉博依夫人则让他改了称呼,并且把署名改为房产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的不屑和对英国人的敌意。英国统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正如小说作者把她描写得十分跋扈,暗示着我们印度人站起来当家做主了,那些昔日的殖民者应该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冥冥之中表达了印度人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和民族身份认同。
综上所述,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了小说《眷恋》中英国人和印度人的身份认同表现。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有以塔斯克为代表的有着骨子里“白人的负担”的英国人,也有以卢西为代表的觉得自己处境悲惨在身份认同上十分矛盾的英国人;而印度本土人有以伊布拉西姆为代表的受过英国奴化教育的印度人,也有以布拉博依夫人为代表的的个性十足对白人十分敌意的印度人。双方身份认同的不同表现是历史的结果,是殖民带来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1]Lennard John.Reading Paul Scott:The Raj Quartet and Staying On[M].Humanities-Ebooks,2012.
[2]傅了艳,康响英.华丽蜕变的“他者”——后殖民视角解读《英国病人中主人公吉普》[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6).
[3]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婷婷.中心或边缘化的“他者”——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印度之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