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阳
【摘 要】《龙脊》记录了在广西北部苍穹之下,旷野绿踪、绵延起伏的山区里,一个叫龙脊的闭塞、落后、穷困却又淳朴生机盎然的小山村发生的一些平凡小事。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117-01
这部纪录片细致入微地描述了龙脊的当地人世代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展现一群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依托山区独有的景致,采用同期声向观众展示了这个偏远山区如龙的脊梁般坚韧的性格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即凝结人类智慧的梯田。山村里的孩子并没有因為位置的偏远,条件的恶劣,失学的压力而失去学习的热情,他们对读书怀着无尽的渴望,这种执著追求知识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部优秀的人文纪录片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而是遵循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巧妙运用多种电视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内涵。
纪录片以主要人物潘能高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将小寨村的生活状态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他们的家庭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龙脊,一层是表面的、自然景观层面的龙脊,也就是他们所居住的深山里那条隆起的山脉;另一层象征着这些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未来的希望。这部片子分版块进行,按时间划分,片中穿插了民谣“五月端阳,六月日头正当红,七月妹是路边清凉水,八月稻子收获”等。时间在变化,每一个小故事之间转场时,用的都是龙脊山脉的镜头,展示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暗示了转场,龙脊以这样的方式贯穿纪录片的始终。
在表现手法上,《龙脊》很有特色,多种纪实手法运用自如,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首先,细节刻画很有特点,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例如,潘纪恩为了攒到学费,去村外淘金,当他淘到金子的时候,影片对他淘洗金子的手进行了多次特写,他不停地拨动着手里的金子,翻来覆去地看,当他准备回家时,用纸将金子包了一层又一层,最外层还包了一元钱纸币。影片将他的兴奋和小心翼翼等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表现出潘纪恩内心的欣喜。为突出爷爷的年迈,镜头拍他微驼的脊背,几乎没有脂肪的双腿。片中还展现了两个同学被老师处罚冲厕所,冲完后两个人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方式决定输赢,输了提水桶的细节,这一生活化的细节让人们看到了山村孩子天真、单纯的一面。
其次,准确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不同场景的具体特点和人物的不同心情,当拍摄室内时色调有些昏暗,画面中人物的活动也有凝滞和迟钝,昏暗中有光线照进来,象征着有希望在心中。而拍摄室外时色调却很明丽,画面中人物的活动也很轻快、灵活。这样体现出小学生在室外场景中更容易显示其天真活泼的自然本性的特征。又如学校原本是破旧不堪的,后来由希望工程捐助几万元建成新校舍,原本破烂的学校与建成后的新校舍形成鲜明对比,建成标志新希望的开始。再如,当展现潘能高等同学在教室里认真考试的画面时,与教室外很多家长聚集在一起讨论孩子们学习情况的场景形成对比。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考试时的严肃认真,另一方面表现了家长既关心孩子的学习又充满生活压力的复杂心情,这种空间位置的对比使影片内容变得更丰富,更深刻。
再次,片中一些镜头运用相当出色。纪录片中的拍摄外景主要是龙脊小寨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随着镜头放眼望去,周围都是一层层碧绿的稻田和连绵起伏的山脉,在群山环绕中几栋古老的木屋建筑零零散散地坐落在山腰,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安详。首先出现在画面上的是一位老人,接着是大人与孩子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周围山坡上的几处稻田边清流直下,偶尔传来几声牛叫和鸟的鸣叫声,这样一幅田园山水画,反映出山村里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图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而朴实的美。
潘能高和爷爷在田间插秧的场面很温馨,祖孙俩有说有笑,完全看不出他们对生活的担忧和顾虑,孩子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只要有学上就很满足。潘能高的爷爷很支持孙子上学,期末考试后还亲自跑去学校打听他的考试情况,这些内容都体现出小寨村的人们朴实而纯洁的心灵以及梦想改变现状和命运的不倦追求。再如有一个画面经常出现,那就是山岗上一棵孤零零的大树,它让人感受到龙脊人顽强的生命力,又隐含着龙脊人孤立的生存环境。新教学楼建成后,当其他孩子们都在水泥操场上玩的时候,镜头缓慢地移开,渐渐推向躲在墙角刚刚失学的女孩潘井妹,她用忧郁的眼神看着那些可以继续上学的同伴们,充满羡慕和无奈。
象征手法的运用寓意深刻,反复出现的挺拔大树,碧绿的稻田,青色的草地等景物,这些景物不仅象征了孩子们满怀的希望,而且象征了他们正在茁壮成长的现实。
片中的同期声运用得非常恰当,体现了这部纪录片特有的纪实风格,鸟鸣、鸡叫、溪流声等,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与山村的自然环境相吻合,浑然一体。而孩子们的朗诵声,跳绳时的歌声等又让人们体会到山村中孩子对读书的渴望和热爱,以及他们单纯、质朴的内心。
《龙脊》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贫穷山村里孩子们努力求知求学、追求梦想的百折不挠,不畏艰苦、奋斗不息的精神能量,诠释着一种精神信仰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