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问题说出来总有点难登大稚之堂,但大家都有体会,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很要命的。历史上,世界人民在努力追求更好如厕条件的过程中,还在自家厕所里找到神明,世代供奉。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住宿条件一级棒的“厕神”们。
在日本,上厕所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还兼有休息、消遣、享受的功能。如今日本公共场所对厕所的造型非常重视,可谓别致各异,有的像古色古香的和式“茶馆”,有的像教堂寺庙,有的像航天站、山洞隧道。
日本人对厕所有从禅宗衍生而来的雅致称谓,如果厕所位于东边,称为“东司”,西边为“西净”,南边叫“登司”,北边则叫“雪隐”。主人若以茶道待客,有三项礼仪是必不可缺的:酒、饭、雪隐。客人若用完厕所,也就是雪隐后,感叹其清洁古雅,心生“瞻仰雪隐”之心,主人会感到非常受用。
有趣的是,日本厕所里还供奉着“厕神”。日本学者饭岛吉晴在《灶神和厕神》一书中说,厕神是日本的家神之一,是日本传统的民间信仰。但是,厕神的形象又不一样。大多数地区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现,而群马县利根郡是把纸叠的男女人偶作为“厕神”供奉,福冈县则把一个梳着美丽辫子的人偶当作“厕神”。如今,在日本的东北地区,每年1月15日晚,母亲要把厕所里面的电灯关上,然后点燃蜡烛,还要在托盘上放一块切成长方形的年糕,端到厕所里去,供奉在马桶前面。在当地人看来,供奉“厕神”一年都会平安无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厕所里面存在着一种用肉眼看不见的“神”,那就是“厕神”。比如,在福岛地区,人们在家里上厕所的时候,进去之前一定要敲门,还要按照时间在门外说一声“早上好”或者“晚上好”之类的寒喧语。在当地人看来,厕所里面的神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你如果沉默不语地进去了,就可能莽莽撞撞地冲撞到“厕神”,那样一来,自己也就会变得倒霉起来。
日本有一首名为《厕所之神》的流行歌曲,歌曲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打扫厕所后,人就会变得像厕所女神一样美丽”。2010年,出身于关西的80后女歌手植村花菜写了一首长达9分52秒的冗长歌曲《厕所之神》,诉说她祖母在世时叮嘱幼小的她:一定要认真地打扫厕所呀!因为厕所里住着神明。这首旋律单调的叙事民谣,真的说不上“好听”,却惹得无数日本听众落泪,那该是隐藏在厕神信仰之中的亲情共鸣。
在日本各地,如今还有一些风俗与厕所有关。比如,孕妇要经常打扫厕所,民间认为这样就可以生出漂亮的孩子。在福岛地区还有这样的风俗:家里孩子出生以后的第21天,奶奶或外婆要抱着还没有满月的婴儿连续到附近的3家邻居家串门。进入每家后,除了给人家看看孩子,还要抱着孩子到这家的厕所里,放上一枚5元硬币,请“厕神”保佑。据说,这样孩子一生都会健康地成长。还有一种习俗,即在婴儿出生的第7天到厕所参拜“厕神”,以求婴儿长成健康又结实的孩子。
因为文化中的避讳心理,人们在看到充满污秽的粪便、肮脏的厕所时,总企盼有神明保护着自己,因此上面的几位神明都或多或少地被世人赞颂。但是中东摩押人的厕神却是个饱受唾弃的神。
犹太人在征服邻居摩押人时,为了侮辱这些异教徒的神明,便把本来掌管生产生育的神巴力菲戈降格成厕神,永远和怠惰、污秽联系在一起。
厕神,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中国的许多地方至今仍有正月十五迎紫姑的习俗。对厕神的信仰于唐、宋两代盛行,至清不衰。据传紫姑是一个遭正室嫉妒的小妾,在正月十五夜晚被正室杀死在厕所。天帝悯之,命其为司厕之神。
不过,“厕神”是不管厕所的,而是“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唐宋盛行元宵节“迎厕姑”,后来这个习俗越来越少,“厕神”紫姑也渐渐被遗忘。
古罗马把掌管厕所和排水道的女神称为克罗西娜,浪漫地认为她分享了爱神的光芒。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仍有一位无名诗人作诗赞美这位处理污秽的女神:“啊,克罗阿西娜女神您掌管此地儿,笑容可掬地望着您忠实的信徒儿,让我的贡品温和紧实地流出,既不粗鲁奔泻,亦非迟缓顽固。”
古罗马认为神在欲望和恶习方面同人类无异,意味着神也要大小便。而雨水就被认为是神灵的粪便。
佛教中的厕神是“鸟枢沙摩明王”。他曾为了救出被闲在粪便城堡中的释迦,亲自一口一口把粪便吃下去。因为这种功德,他被佛教奉为厕神,掌管世间厕所的净化。
厕所趣闻
第一位驾崩于厕所的君主,居然是被屎“闷死的”。古时候,晋景公正准备品尝新麦,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便去厕所屙屎,不慎跌进粪坑而崩,这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据揣测,当年晋景公厕急,不及唤从,独自一人,一脚踏空或翘翻了蹲坑木板,栽坑而亡。
本没有“洗手间”,可当一位将军把自己的“粑粑”吃了之后便有之。你不得不承认,在古代,用手纸擦屁股是门非常讲究的手工工艺!因为那时的手紙很容易烂。可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首长,他在擦的时候不小心把纸弄破,粪秽尽染,他奋力地想把屎甩干净,却不小心把手甩到地上,疼得他下意识地把手指含在嘴里止疼……后来就有了洗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