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以体育学术期刊为中心

2018-06-13 10:54李期耀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季刊研究会共同体

李期耀,王 娟



近代中国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以体育学术期刊为中心

李期耀1,王 娟2

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00029;2.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北京,100084。

随着1916年体育学科以体育专修科的形式在中国创立,体育学人开始通过出版学术刊物和成立学术组织建构体育学术共同体。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主任麦克乐借鉴美国体育界的做法首先在1922年创办《体育季刊》,专门发表体育学术文章。然后又仿照美国的形式创立全国性的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1930年代两份同名《体育季刊》先后在北平和南京创办,接续了麦氏建构中国体育学术共同体的伟业。1936年成立的中华体育学会则将这种努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些建构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使得大部分中国体育学者初具学术共同体的意识,推动了体育学术和体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由于受到中国体育学术发展缓慢、战争、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努力时常中断,建构的程度长期处于初级水平。

体育史;学术共同体;麦克乐;吴蕴瑞;体育学术期刊

“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最早由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波拉尼(Michael Polanyi)提出。他将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称为学术共同体[1]。后来这一概念在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ere Bourdieu)等人那里得到进一步阐释。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最明显的标志是成立全国性的学会和定期发行学术刊物。近年来国内受西方学界的影响开始从学术共同体的视角研究近代中国的学会,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国体育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薄弱[2]。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办体育专修科标志着中国体育学科的建立,从此中国体育学人开始了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本文以学术共同体为视角,对近代(1922~1949)中国全国性体育学会和学术刊物进行分析,以期更为深刻地了解当时的体育学术生态。

1 《体育季刊》与中华体育研究会

1.1 《体育季刊》的筚路蓝缕

发行学术刊物是建构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922年创办的《体育季刊》虽然不是中国第一份体育刊物,办刊也仅有3年,但该刊强烈的学术性对当时中国体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1930年代体育学术界再出版学术刊物时仍然沿用其名。

1922年,东南大学体育系创办《体育季刊》(Physical Quarterly),以发表体育学术文章为己任。由时任系主任麦克乐(Charles Harold McCloy)主编,吴蕴瑞从旁协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第1期编辑大意中说道:“我久有一个志愿,要纠合同志,创刊一种体育杂志”[3]。这种做法并非创新,而是麦克乐效仿美国体育学术界做法,侧面反映了其学术共同体的使命。从第2卷开始,该刊改由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主办,英文名也改为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麦克乐实际上仍担任主编。主办机构的改变其中并不存在矛盾,而是因为全国性体育研究组织的成立。借助全国体育研究会的全国性,提升刊物的层次,扩展学术共同体的范围[4]。该刊从第3卷改名为《体育与卫生》,英文名为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ygiene,编辑机构并未改变。刊物更名之前的一期已经增加了卫生栏,内有若干篇卫生学文章。麦克乐认为体育学和卫生学都是根据医学等科学成立,体育学者要研究卫生学,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体育的专家也要通晓卫生知识,于是选择接纳来自中国卫生会的文章[5]。除了学理上的共通,两者在现实当中也有关联。中国卫生会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后,推动了中国各城市的卫生运动,也在各级学校设立卫生课程,培养新国民。在很多学校,往往是体育教师身兼卫生教师,两岗合一。而且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济南年会之时,体育及国民游戏组和卫生组曾召开联席会议。所以刊物内容和名称的改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不过这种变化对学科边界会起到模糊的影响,不利于共同体成员认同的强化。到了1924年底,因为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的取消,《体育与卫生》并入《新教育》。《新教育》每年出两期体育与卫生专号,强调“要多编课本和参考书,少编理论的材料”。这种转向侧面反应了建构体育学术共同体努力的停滞,麦克乐本人也转而主要致力于编定各级学校体育标准。

该刊3年来共出3卷12期,兑现了季刊的承诺,每期售出两千余册。该刊发表了大量署名学术文章,在体育学术界的影响很大,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共同体。麦克乐曾在此刊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引入美国的体育学科理论和科研方法,达到了从欧美体育杂志“检里边最新的研究,最好的材料,译成中文介绍给我们的同志”[6]的初衷,也成就了他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开拓者和奠基人的角色。此外,大量中国体育学术研究者的成果亦得到发表,在一定圈子内形成了浓厚的体育科学研究氛围。近代中国不少卓有成就的体育研究者都深受影响,体育学术权威吴蕴瑞就是其中一员。不过当时中国体育学术总体上仍非常落后,大部分稿件来自东南大学体育系师生,其他人员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参与感很弱,不利于扩展[7]。除了主要发表学术文章,该刊还发表了少量评论体育圈时事的文章。体育学科在发展初期从业者往往面临职业定位和行业自律的问题。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体育教师在当时中国教育职业中地位较低。有感于此,该刊在麦克乐主导下发表了一篇译自美国《体育月刊》的文章,鼓励中国的体育从业者努力提高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撮引如下: 我们就应当拿我们体育职业,使他做为一种高尚的职业,人人都承认他的贡献,以为这种职业,是少不了的。在这机会服务,使同胞觉得快乐。纠合有胆量有人格有大眼光的青年,共力合作,是体育发达到高尚职业地步最后的目标[8]。

这篇文字无疑是面向职业内部的鼓励书。既勾画了体育职业未来的美好前景,又道明了职业发展的必要和勇气。以体育为业对建构体育学科有重要推动作用。除了这种宣言式文字,麦克乐还关注体育教员行业的自律,曾撰文“体育教员的自修”。提出除了要发达身体上的技能,还要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研究体育者应注意:体育史、体育印刷品、加入一个体育研究会、实地研究[9]。

1.2 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的昙花一现

成立学会是建构学术共同体的另一种重要方式。1915年,江苏省教育会附设体育研究会,后因会长徐一冰辞职、副会长张之一赴美留学,会务因此停滞。1918年4月26日,时任江苏教育会副会长的黄炎培趁江苏省学校联合运动会召开之际,发起改组该会。麦克乐受邀入会,并提议模仿美国体育研究会的办法,“每年开大会一次,集教育各机关人中讨论体育事项,另设委员会,以体育专门家充委员会”。[10]他的提议获得大会通过。此时,麦克乐不再是南京高师体育专修科的主任,但凭借良好的关系,他与师生联络成立南京高师体育研究会,并出版会刊。如果说江苏教育会附设的体育研究会只有部分属于学术共同体的成分,则南京高师的体育研究会就是学术共同体,会员绝大多数是体育专修科的教师和学生。该会只发行了一期会刊,因学生毕业、麦克乐回美中辍。

为了“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进行”,1921年12月23日中国教育界发起成立了中华教育改进社。该组织次年7月3日至8日在济南召开第1次年会,会议实行分组讨论的方式,体育方面有“体育及国民游戏组”。麦克乐在会上提出“组织全国体育研究会附属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议案。获得完全通过,并由麦克乐指定委员会起草简章。全国体育研究会将宗旨定为“研究体育学理及方法,谋全国国民体育之发展”,会务包括调查全国各地体育状况和国民体质、宣传和翻译体育书籍、刊发体育杂志、根据实际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其他体育改进事项。机构组织根据会务设置,会长、副会长各1人,干事5人分别负责总务科、研究科、调查科、编译科、推广科。第1届会务组成员为会长袁敦礼、副会长华豪吾、干事马约翰(总务)、吴蕴瑞(研究)、麦克乐(编辑)、董守义(推广)、章辑五(调查)。该会实行会员制,研究体育学术有成绩者、办理体育有成绩者、体育专科毕业者、对于体育特有兴味者都有资格成为会员。每年开会一次,与教育改进社年会同时。除了会址附设于中华教育改进社北京总事务所,鼓励各地设置分会。经费来自会费、特别捐、教育改进社及他机关补助费[11]。从共同体建构的角度来看,全国体育研究会树立了至高的目标,明确了具体事务。让参加者觉得既有美好的理想,也有理想能够实现的具体方案。成员的控制是划定共同体的重中之重,该会很好地囊括了所有中国体育从业人员中的优秀分子。

翌年,全国体育研究会在北京年会时对章程进行了很大修改。宗旨改为“促进个人对于体育之兴趣,研究发表关于体育上之学术,改进体育教育,推广体育事业”。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学生会员、名誉会员三类。该会事权托于评议会,成员由有一定会员量的地方体育研究会、各省体育研究会、分会、非组织会员推举,加上上届会长和体育季刊总编辑组成。通信地址也改为东南大学体育馆[12]。组织宗旨的变更说明学术研究分量的减轻,更为注重体育的推广,实际上不利于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又过了一年,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宣布从1925年开始自行取消。在解散公告中坦诚该会“没有什么力量,里面会员很少,经济又不充足,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13]。可以说,麦克乐通过引进美国模式建立学术共同体的尝试失败。后由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部分扮演这一组织的角色。

2 新《体育季刊》

2.1 北平的《体育季刊》

1931年底,有心提高中国体育学术水平的袁敦礼、吴蕴瑞、马约翰等人发起成立体育改进社[14]。当时袁敦礼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吴蕴瑞在迁入北平的东北大学体育系任教,马约翰在清华大学任教和在北师大体育系兼职。体育改进社意在接续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中国没有全国性的体育学术组织已经长达7年之久。虽然此时有创立于1924年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但该会主要负责组织国内外的比赛,并不是学术研究的机构[15]。另外,袁敦礼还在1927年参与发起过北京体育学会[16]。

体育改进社创立了一份期刊,沿用之前《体育季刊》的名称,从1933年1月开始发行。为了节约经费,该刊由刚成立的著者书店印行。著者书店1932年9月左右主要由北师大人员发起成立,目的是“为了避免作家与读书人受资本家之压迫”,只收书价5%的维持费和可以分红的公积金[17]。该刊出满一年后因经济竭蹶中止发行。虽然仅仅出了4期,但这个刊物完全属于学术期刊。从该刊发表文章的主题来看,绝大部分文章都属于学术文章,既有体育学学理的文章,也有运动项目的文章。袁吴两人的一些文章就是他们合著的《体育原理》中的章节,介绍了韦廉士(Jesse Feiring Williams)的体育理论。同时,程登科等人的文章也介绍了德国体育理论和军警体育。这种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平衡和对不同体育理念的包容难能可贵。尤其是持体育教育化观点的主编者袁敦礼、吴蕴瑞两人能够发表与己有争论的体育军事化文章。从供稿者来看,多为北平各高校体育系教师,其中又以北师大体育系教师为主。另外如中央大学体育系的程登科、吴德懋等教师也有文章发表。袁敦礼和吴蕴瑞两人分表发表了7篇和10篇文章,共占到总文章数量的约3成。间接说明袁、吴两人主要负责该刊的编辑。刊物文章的多来源和包容性有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图1 两份《体育季刊》第1期封面,左为北平版,右为上海版

2.2 沪宁的《体育季刊》

1935年,已经回任中央大学体育科的吴蕴瑞又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合作,主编出版另一种同名《体育季刊》。吴蕴瑞在麦克乐时期的《体育季刊》担任编辑,逐渐理解发展学术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要。留美的经历让他更清楚地明白研究组织和学术刊物对体育学科发展的价值。1929年,他提出体育学术化,并在中央大学体育系进行实践。同年成立中央体育研究会,以“研究学术、提倡体育”为宗旨。该会会员以前南高东大及现中央大学体育科系毕业生和教职员为主,每年暑假开全体大会1次。工作人员上设主席委员1人,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若干,常务委员综理全会事务,执行委员分任各股事务,任期1年。设总务、研究、编辑、交际4股,研究股分为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社会体育、童子军、军事训练、国术、卫生8组[18]。由于吴蕴瑞的个人关系和中央大学体育科的影响力,该会一度囊括了华东地区绝大部分体育学者,可视为地域性体育学术共同体。该会编辑出版了《体育杂志》,计划每半年出版1次,从1929年6月创刊至1931年6月停刊共出3期。该刊并非以发表体育学术文章为主,体育界各种消息都有报道,并非纯粹的学术期刊。1930年上半学年结束后吴蕴瑞去职导致中央体育研究会陷入停顿,会中人员苦苦支撑才出版了《体育杂志》第3期[19]。1935年,中央大学体育系学生创办体育研究社,发行了同名的《体育杂志》。[20]

新的《体育季刊》于1935年1月创刊,隶属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吴蕴瑞担任主编,委托勤奋书局发行。一年后,为节省经费收回自办,编辑部仍设在中大体育科,吴蕴瑞仍为主编[21]。吴蕴瑞明言此刊是“接续麦克乐所办之《体育季刊》和《体育改进社的体育季刊》”,但使命扩展为倡导体育思想、沟通各区体育消息、沟通世界体育消息、公布修改之规则[22]。该刊到1937年6月停刊,计出版10期。虽然该刊不是纯粹的学术期刊,但从刊发文章的情况来看,与发刊时的定位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宗旨有些差别,学术性文章占了一定的篇幅。这与吴蕴瑞是该刊的主编有直接的关系。

3 中华体育学会

3.1 筹备经过与成立

1930年代,中国体育比赛发展迅速,成为体育领域较受全社会关注的部分。不过在体育学者看来,运动比赛是为了更好地推广体育,而不是成为体育的主体。“至于内在的学术之研究,为建立体育理论探讨问题之心核”。于是一些体育学者开始酝酿成立全国性的体育学会。此时,国内各学科已经成立了不少全国性的学会,不仅扮演了学术推进的角色,而且其半官方色彩获得了制度性权力。

1935年4月9日,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及全国省立体育场场长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央大学体育科的教师吴蕴瑞、吴澂、程登科、江良规等和毕业生邵汝干等提议建立京沪体育学会。于是推举程登科和邵汝干分别负责筹备中的南京和上海两地的事务。8月,全国体育协会在青岛举办全国体育研讨会。张伯苓、袁敦礼等人提议在体育协会内添设研究组。程登科将上海会议的计划当众解释并建议成立中华体育学会,与原本计划成立的京沪体育学会合并办理,成为全国性的体育学会。此主张经大会讨论通过,推举郝更生、吴蕴瑞、袁敦礼、沈嗣良、程登科为全权筹备员[23]。

当年10月,第6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13日,第1次筹备会议在德邻公寓举行,决议除10位筹备委员外,再征集40~50人为发起人。18日在上海市中心区体育场召开第二次筹备会议。产生4条决议:(1)筹备处设在中央大学体育馆;(2)此后一年的工作计划由筹备理事郝更生、吴蕴瑞、程登科3人设计进行;(3)成立大会定在中华体育协进会翌年举行体育讨论会时举行;(4)呈请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资助筹备费用。12月17日,负责具体筹备事宜的3人在中央大学体育馆开会。决定由程登科负责在本年内完成学会需要迅速筹办的事宜;确定学会的研究内容为体育名词和裁判术语;组织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确定征文用分类方法,会刊与中华体育协进会合作;开始大学体育课程研究。

1936年初,筹备委员按照法律向民国政府社会部呈文申请成立。呈文显示发起人多达44人,几乎囊括了体育界最有权势的人员。4月25日,中华体育学会经政府备案批准成立,获得教育部和社会部的资助[24]。5月16日在中央大学召开成立大会。

中华体育学会以体育学术为宗旨,视自己为“纯粹学术机关”。在近代中国体育组织历史上首次明确地、坚决地表明自己的学术性。此举对于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非常有利,不过要实践起来并非易事,会员的控制就是其中之一。该会实行会员制,分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类。研究并提倡体育的团体和个人缴纳会费后即可成为会员。主要会务有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学术讲座,编辑年报和其他有关体育学术团体的刊物,置办体育流通图书。会员选举设立理事会总理一切事务,下设总务部、编译部、研究部、宣传部、介绍部、通讯部六部,另聘请人员组成董事会辅导。另外还制定了详细的会议制度,每年举行全体大会一次,理事会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遇有紧急事务由理事会召集临时会议。[25]

图2 中华体育学会成立大会摄影[26]

3.2 主要活动

中华体育学会成立当年主要进行了3项工作:研究各项运动测验及给分标准;确定体育主张;审印体育名词。从这3项工作可见该会不仅为学术机构,还担负起制定行业标准的角色,扩大了自己的功能范围。1937年,中华体育学会开始征集会员和筹备第一次年会,因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中辍。

中华体育学会原会址设在中央大学体育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中央大学一起迁至重庆沙坪坝新校区。1938年,该会开始正常运转。1月8日,中华体育学会在沙坪坝青年馆礼堂举行第一次座谈会,参加者来自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教育部体育行政人员训练班、教育部体育师资训练所、中华体育协进会、中央大学、中央政校、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央工校单位代表102人。这次座谈会讨论的话题是普及民众体育之切实办法。当年该会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征求教育家体育界军事家对于今后体育之主张及意见。(2)编辑《体育通讯》,发行《体育》双月刊。后因经费关系决定就《建国教育》月刊中特辟一栏,专供会员发表研究论文及著述。(3)拟订体育测验标准。(4)审订体育名词。(5)研究女子运动项目。(6)研究体育记分问题。(7)研究体育师资训练及进修问题。其中具体研究项目的展开有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而审订体育名词则说明该会得到了政府转移的部分权力。当年中华体育学会选出了具体负责人,3名常务理事、9名理事。另外原先预定的6个部门削减为总务、编译、研究3部[27]。

抗战期间,中华体育学会因为会员星散和费用不敷活动不多。原本计划从事以下工作:完成各级学校学生体育成绩测验标准,呈请教育部采用或作参考;继续审订体育专门名词;研究体育专业训练科目内容及分量;研究适合我国国情之体育活动项目系统[28]。实际完成了中学运动技术标准、大肌肉运动分段学习与全部学习效率之比较、审订体育名词、女子适宜运动项目之研究、拟订师范学院体育系必修科教材纲目、乡镇国民体育实施办法六种[29]。此外,学术期刊的出版也是中华体育学会人员注重的工作。因获得教育部拨款补助,1945年1月1日起开始发行《中华体育》,双月刊,江良规任总编辑(图3),发行了1卷4期后即停刊。在发刊词中,中华体育学会希望通过这份刊物“引起体育界同仁之研究兴趣;并愿以本刊为肇端,建立战后体育学术研究之广大园地”[30]。除了这个目的,中华体育学会直接通过该刊公开征求个人或团体参与选定的研究课题[31]。该刊发表的文章绝大多数为学术文章,作者主要是中央大学体育系的教师。考虑到战争的状况和文章的情况,该刊对中国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影响有限。

抗战胜利后,中华体育学会遂中央大学迁回南京,会址暂设在中央大学体育系内。该会经费仍然主要依赖社会部和教育部补助维持,战后曾计划募集基金;建设会所;募捐体育书籍设立专门图书馆;延聘专门人才从事研究;发行刊物介绍体育新理论。此计划说明该会渐有希望发展成类似中央研究院那样的实体研究机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学会。这些计划最终成绩寥寥,到1948年底该会有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123人[32]。

图3 《中华体育》第1卷第1期封面

4 结 论

综上,近代中国体育学人主要通过出版学术刊物和成立学术组织构建本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麦克乐1922年首先借鉴美国体育界的做法创办《体育季刊》,发表体育学术文章。然后又仿照美国的形式创立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1930年代两份同名《体育季刊》先后在北平和南京创办,接续了麦氏建构中国体育学术共同体的伟业。1936年成立的中华体育学会则将这种努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些建构体育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使得大部分中国体育学者初具学术共同体的意识,推动了体育学术和体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相较于其他较为成熟的学科,体育学科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学术不倡。在这种背景下,全国性体育学术刊物和组织的建立和运作形塑了这个共同体的信念、价值和规范。通过文章发表的选择和会员的吸纳,体育学术共同体划定了自己的边界。在这些平台不断被重复的科学研究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中的每一个人[33]。由于受到中国体育学术发展缓慢、战争、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努力时常中断,建构的程度长期处于初级水平。

[1]博兰尼著,冯银江等译. “科学的自治”,自由的逻辑[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57.

[2] 陈 刚,蒋 苏. 民国期刊《体育季刊》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1(8). 罗时铭主编. 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77~278. 前书(第四卷):198.

[3] 编辑大意[J]. 体育季刊,第1卷第1期,1922:8.

[4] 编辑小言[J]. 体育季刊,第1卷第3期,1922:32.

[5] 编辑小言:体育与卫生[J]. 体育季刊,第2卷第4期,1923:15. 编辑小言:本刊改名[J]. 体育与卫生,第3卷第1期,1924:5.

[6] 编辑大意[J]. 体育季刊,第1卷第1期,1922:1.

[7] 与新教育合并的原因[J]. 体育与卫生,第3卷第4期,1924:6~8.

[8] 编辑小言:创业的精神[J]. 体育与卫生,第3卷第2期,1924:13.

[9] 体育教员的自修[J]. 体育与卫生,第3卷第1期,1924:19~24.

[10] 改组体育研究会纪略[J]. 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8(5):15.

[11] 袁敦礼. 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年会体育及国民游戏组所作的事和个人的感想[J]. 体育季刊,第1卷第3期,1922:5、9~10、12~13.

[12] 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章程[J]. 教育与人生周刊,第6期,1923年11月19日:10.

[13] 与新教育合并的原因[J]. 体育与卫生,第3卷第4期,1924:6~7.

[14] 体育季刊[Z]. 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1日.

[15] 本会章程[J]. 体育季刊,第1卷第1期,1935:132~134.

[16] 姚鼎新. 北京体育学会发起纪略[J]. 体育,第3期,1927.

[17] 著者书店之组织[J]. 读书月刊,第1卷第11号,1932:29~31.

[18] 中央体育研究会简章草案[J]. 体育杂志,第1期,1929年6月:143.

[19] 编者的话[J]. 体育杂志,第3期,1931.

[20] 发刊词[J]. 体育杂志,第1卷第1期,1935.

[21] 紧要启事一[J]. 体育季刊,第2卷第1期,1936.

[22] 吴蕴瑞. 本刊之使命[J]. 体育季刊,第1卷第1期,1935.

[23] 程登科. 筹备中华体育学会纪要[J]. 体育季刊,第2卷第1期,1936:105~107.

[24] 中华体育学会会务状况表(1938年12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51.

[25] 程登科. 筹备中华体育学会纪要[J]. 体育季刊,第2卷第1期,1936:107~108.

[26] 体育季刊[Z]. 插图1,第2卷第2期,1936.

[27] 中华体育学会会务状况表(1938年12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51~754.

[28] 同上:752.

[29]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Z].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54.

[30] 发刊词[J]. 中华体育,第1卷第1期,1945.

[31] 本会征求协助体育学术研究启事[J]. 中华体育,第1卷第1期,1945.

[32]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Z].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54.

[33]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06.

Construc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in Modern China: Centered on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Journals

LI Qiyao1, WANG Juan2

1.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Beijing, 100029,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 major in 1916 China, which mean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built up, physical education scholars started to construct an academic community by publishing academic journals and establishing academic organizations. Charles Harold McCloy, direct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National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imitated his countrymen’s way and initiated Physical Quarterly which only publishing academic paper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1922. Then he founded China Nationwide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ociety. The two versions homonymous Physical Quarterly published in 1930s Peiping and Nanking that continued McCloy’s great undertaking. The founding of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Society made this kind of effort reach a new peak. These strives to construct a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made most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scholars had a primary academic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n a certain extent, hence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in China. Owing to slow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 war, and fund, these strives always been intermitted and in an elementary level.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Charles Harold McCloy; WU Yun-rui; Sports Academic Periodicals

1007―6891(2018)03―0010―06

10.13932/j.cnki.sctykx.2018.03.04

G80-054

A

2018-02-26

2018-03-09

猜你喜欢
季刊研究会共同体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爱的共同体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波兰睡眠研究会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