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森林

2018-06-12 08:40彭珊
师道 2018年5期
关键词:群文诗经古诗文

彭珊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传承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几项基本要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普遍对文言文、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呢?恰好,我参加了福田区“柏华诗经工作室”,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学习《诗经》对于学生学习、了解、热爱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于是,我尝试以《诗经》为抓手,立足课堂,以课本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辅助手段,将课本知识向外辐射,培养初中生课外古诗文的积累,为学生搭建上升的平台。

一、以诵读的方式激发兴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古诗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不但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在潜移默化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促成其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诵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诵读中有意识引入了歌曲等元素。我从诗经中最简单的《木瓜》入手,边教学生诵读,边配上简单的古代礼仪动作。学生兴趣高昂,记诵非常快。我也播放《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节目给学生看,跟他们一起学习“唱”诗,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

多样化的诵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他们在作文中这样写:“优美的旋律和背景,把我们带入君子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的情景,让我们沉醉在想象中”“富有情感的朗诵把我带进诗和远方,一幅幅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婉转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我仿佛看到一群悠然吃草的鹿”……学生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深刻地品味出诗的韵味、诗的意境和诗的情感,进入更高的阅读层面。

二、引入“群文阅读”,增加古诗文的积累

课堂当然是教授古诗文的主阵地,但学生学习古诗文不能仅限于课堂,仅限于短短的45分钟,这样的学习是极其被动、有限的。古诗文的积累必须必须要延伸到语文课堂之外,引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古诗文,充分沐浴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于是我想,能否将“群文阅读”的方法也引入古诗文的学习中呢?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强调以“一篇带多篇”,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讲解《诗经·绿衣》时,同时也将苏轼的《江城子》、白居易《长恨歌》节选、元稹的《遣悲怀》、林徽因的《别丢掉》展示给学生,带学生诵读,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情感。有的学生边读眼圈就红了,还有学生家长发微信说,孩子一回家就说要背诵《长恨歌》。学习《陋室铭》,我就增加《诗经·考槃》以及《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篇目带领学生学习,通过相似主题的多篇目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安贫乐道的精神,懂得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坚守一份执着是多么值得珍视的力量。

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阅读古诗文的篇目,拓展阅读视野,让学生浸淫在古诗文营造的美好意境中,让他们爱上古诗文,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加文化积淀,自主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善莫大焉!

三、用表演等多种艺术方式促进学习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学生的视野更广阔,思维也更活跃,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满足他们对学习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多创新,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古诗文因年代久远,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表演中,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把握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表达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创新力、写作能力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也能得到提升。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文言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比如《卖油翁》这一课,他们用竹子制成弓箭,有学生把家里装饰的葫芦拿来,锯掉柄,当作油壶。为表现陈尧咨“十中八九”的高超箭术,在剧本中安排一个陈尧咨的小厮角色,通过他喊中的环数来表现。编写剧本必须要完成对文言文的翻译,表演使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对人物的演绎也解决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轻松活泼的方式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轻松高效,学生非常喜欢。

除了课本剧的表演,我们也通过学科周等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用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加深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在学科周的节目汇演中,全体语文老师表演李白的《将进酒》,学生掌声雷动,全场欢呼,跟着老师一起朗诵。丰富多彩的古诗文积累形式,使学生慢慢爱上古诗文,更为语文老师所喜见乐见!

四、用写作实践落实古诗文的积累

初中生古诗文的学习与积累,最终会对写作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可以从中提取素材,可以直接引用诗句美化语言,可以借鉴古诗文中多样的表現手法,在立意方面也会有更高的视角。

我教读《诗经》后,都会布置学生一篇练笔,或感想,或随笔,或改写。学生由一开始的无话可谈,到现在读书笔记、作文中会引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诗句;作文的选材由之前的同学友谊、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做饭、生病父母在医院陪护、下雨天送伞等千篇一律的平庸题材,到现在有意识地触及文化、文学领域,进步虽然缓慢,但却一点点地改变着。而这种改变,必如春风化雨,点点渗入,促进他们的学习,影响他们的思想。

正如学生在作文中所言:“《诗经》中,常有一些完全陌生的词出现,认其字,知其音,明其意。接近古诗文非一日之功,这积累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作者用生命的力量凝成这一篇篇诗文,透过文字,他们背后的精神气节更值得我们学习”“这千年前的老师,慢慢教会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守住千年的优秀品德。”

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文,以其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千百年来涵养、浸润着中华学子的身心。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随,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通过多种方式,立足课本,以《诗经》为抓手,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相信在古诗文积累的道路上,定然会“今年花比去年红”!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皇岗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群文诗经古诗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