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施政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非常的关键。但是,在一些薄弱高中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中,高中需要结合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入手,挖掘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在传递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文章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的经验,简要探讨薄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薄弱学校 高中 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
引言
所谓薄弱学校就是在办学水平、学校管理以及生源方面都比较薄弱的学校。在这样的因素的影响之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校在社会中声誉并不是很好,这样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源质量,限制着学校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学校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薄弱学校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参考性的策略。
一、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纵观薄弱高中的地理教学后会发现,其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直接限制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导致教学出现机械化的内容;在教学阶段,对于一些内容进行僵化处理;忽视重要的人文性知识;还存在部分教师采用教条化的教学方式,直接限制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薄弱高中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导致教学阶段和新课标的要求完全不同,这也会直接限制着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影响着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出现的问题,并在之后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调整不良的心态,从而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为了全面提升薄弱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分析,从上课、选题等方面分析,确定教学的始末,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生活情境中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温度,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我们需要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关联性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问题中去思考地理问题。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鸡蛋汤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调动。
如,在教学中可以以西红柿鸡蛋汤导入,在观察鸡蛋的结构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结构;在喝鸡蛋汤的时候,让学生自主观察热气的运动方向,之后引出热力环流的内容;当汤特别热的时候,会放一放、吹一吹,这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西红柿鸡蛋汤的运动,从而导出海水运动的知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开始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去思考内容,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看问题
最近比较热的问题就是“一带一路”。在教学中,可以以地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地理问题。在这种引导方式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
(1)“一带一路”的路线是什么?
(2)“一带一路”会途径哪些地区?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气候类型?
(3)在“一带一路”途径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环境问题?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找出其中的内容,并在之后层层分析知识地内容,培养学生也能够地理眼光审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
3.采用引导式提问方式,培養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教学中采用大量的知识为依托,仅仅关注大多数学生,这样的方式在薄弱高中中对部分学生而言非常的不公平。为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开展教学的就阶段,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式,确定地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师引导式提问题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方式中,衡量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方式并不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而是实现人地之间的结合,人地协调发展。如在讲解建筑的构造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析特点、分析分布地区来引导学生具备基础知识。之后,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建筑这样建成的原因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在薄弱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重要。因此,在教学的阶段,教师需要集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提升自我。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转变薄弱高中中学生不良的学习情况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郭光新.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环球人文地理,2017(6).
[2]何胜玉.浅析高中地理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魅力中国,2017(10).
(作者单位:綦江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