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爱霞,窦豆,王国庆,3,邬强,4,漆智,5,闫章才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北京 100085;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 150081; 3. 吉林大学, 长春 130021; 4. 海南医学院, 海口 571199; 5.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等,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为严重,96%肝炎死亡病例与之相关。全球约有 3.5 亿HBV感染者和 1.7 亿HCV感染者[1-2]。我国HBV携带者众多,现有 2 000 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非常重视肝炎病毒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以满足服务国民健康的重大需求。在NSFC医学科学领域,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H19代码)主要资助以医学微生物和寄生虫为主体的研究,包括病原学,病原生物学及其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及宿主免疫反应,医院感染流行趋势,病原媒介生物的发现及生理生态习性的研究等[4]。本文就近10年NSFC资助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申请、资助及研究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从事病原与感染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探索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研发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对我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统计2008—2017年度NSFC 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申请与批准数量及获资助率发现,10年来申请项目总数 1 735 项,获资助项目343项,资助率为 19.8%,与H19代码下的资助率一致。申请数量方面,2008—2012年度逐年上升,近5年有所减少。这可能与我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在过去10多年取得巨大进展,越来越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治愈有关,同时也与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专项的实施与支持有关。2013年获资助项目数最多,为44项,资助率也最高,为 23.2%(图1)。近10年来,H19代码下病毒相关课题获资助项目中,肝炎病毒项目的平均资助率为 35.4%(343/968),2016年最高,达 43.2%(35/81)(图2)。资助经费方面,2013年H19代码下肝炎病毒项目的资助金额最多,为 2 843 万元,这与当年资助数量多及单项资助金额增加直接相关(图3)。
NSFC资助体系包括探索、人才、工具、融合4个项目系列。其中,探索项目系列以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的科研人才,培养优秀学术骨干,造就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工具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科研条件支撑,特别是加强对原创性科研仪器研制工作的支持,开拓研究领域,催生源头创新;融合项目系列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聚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集成有限资源,汇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打造科学研究高地[4]。近10年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申请及资助概况详见表1。
图1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数量
Fig.1Theproposalsand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图2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资助数量
Fig.2The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注:2015年起,资助经费分解为直接经费与间接经费。图中2015—2017年度的经费数量为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约为直接经费的20%。
图3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获资助金额
Fig.3Thefundingmoney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表1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各资助类别的申请及资助情况
Tab.1Theproposalsand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资助类别资助金额(万元)批准数量(项)申请数量(项)资助率面上项目10 1381991 01719.6%青年科学基金2 23510861417.6%地区科学基金6961710416.3%重点项目2 05886312.7%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502258.0%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021414.3%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 3803437.0%
面上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以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近10年来,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面上项目的申请数量从2013年开始有所下降,资助数量从2012年开始减少;肝炎病毒相关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率为 19.6%(199/1 017),2013年最高,为 25.0%。资助经费方面,无论是总资助金额还是单项资助金额,从2011年开始明显增加(2015年开始,显示的经费只是“直接经费”);2017年由于资助项目少,总资助金额随之减少。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金额及资助率详见表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4]。近10年来,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及资助情况详见表3。从申请和资助数量看,肝炎病毒相关青年科学基金呈逐年增长趋势,批准数量从2008年的6项增至2017年的12项,增长100%;平均资助率为 17.6%(108/614),2009年最高,为 22.7%。单项资助金额总体比较平稳,平均为 20.6 万元。
表2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面上项目的申请及资助情况
Tab.2Theproposalsand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GeneralProgramofNSFCduring2008—2017
年度资助金额(万元)批准数量(项)申请数量(项)资助率单项资助金额(万元)20087452412119.8%31.020097802612920.2%30.020105341712513.6%31.420111 2362312718.1%53.720121 6312411620.7%68.020131 479239225.0%64.320141 174177522.7%69.12015915167920.3%57.220161 092199021.1%57.52017552106315.9%55.2
表3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及资助情况
Tab.3Theproposalsand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YoungScientistsFundofNSFCduring2008—2017
年度资助金额(万元)批准数量(项)申请数量(项)资助率单项资助金额(万元)200812063417.6%20.02009202104422.7%20.2201016085315.1%20.02011256126119.7%21.32012299137617.1%23.02013344158118.5%22.9201420796713.4%23.02015215127416.2%17.92016192116516.9%17.52017240125920.3%20.0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特定地区的部分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培养和扶植该地区的科学技术人员,稳定和凝聚优秀人才,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近10年来,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数量、金额及资助率详见表4。从申请和资助数量看,肝炎病毒相关地区科学基金从2013年开始有所上升,稳步发展;平均资助率为 16.3%(17/104),2016年最高,为 28.6%。其中,昆明理工大学资助数量最多(5项),占总数的 29.4%。
表4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地区科学基金的申请及资助情况
Tab.4Theproposalsandgrant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FundforLessDevelopedRegionsofNSFCduring2008—2017
年度资助金额(万元)批准数量(项)申请数量(项)资助率单项资助金额(万元)20080080.0%—2009251812.5%25.02010251425.0%25.02011501812.5%50.02012491119.1%49.0201315031717.6%50.0201414331127.3%47.72015371812.5%37.0201614941428.6%37.320176821513.3%34.0
10年来,获得资助的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依托单位共计63家,其中获得10项及以上的机构有12家,分别是重庆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和四川大学,共获得总资助项目数量的 54.2%(186/343)。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的资助项目数最多,分别占总资助项目数的 10.8%(37/343)和 7.6%(26/343)。上述双一流综合大学和医科大学是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主要承担机构,在肝炎病毒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图4)。
目前,全球HBV感染率约为 3.5%[1]。我国HBV携带者众多,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者约占总人口的 7.18%,全国约有 9 300 万人携带HBV[3]。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全球HCV现有感染率约为1%,每年约新发175万例[1]。近10年来,无论项目申请还是资助,仍以HBV和HCV相关研究为主,分别占获资助肝炎病毒项目的 74.1%(254/343)和 22.7%(78/343)。由于新型药物能彻底清除感染者体内HCV,治疗成功率达95%以上,所以HCV相关研究申请和资助项目近几年有所下降(图5)。
对2008—2017年度H19代码下肝炎病毒相关项目在不同申请代码下的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H19一级代码下有12个二级代码,除细菌、寄生虫及真菌研究领域外,肝炎病毒研究在不同分支领域差异较大。其中,病毒、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4) 数量最多,占总资助数量的86.0%( 295 /343)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其他科学问题( H1912) 、病原微生物变异与耐药( H1908)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研究与诊疗新技术( H1911)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H19) 等代码下也有部分资助( 图6) 。
图4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受资助机构分布情况
Fig.4Thedistributionoffundedagencie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图5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不同型别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的资助情况
Fig.5Thedistributionoffundedhepatitisviruseswithdifferenttype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图6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不同申请代码下的资助情况
Fig.6Thegrantsunderdifferentapplicationcode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统计分析2008—2017年度H19代码下肝炎病毒项目不同研究方向的资助情况。肝炎病毒相关项目研究方向主要分为病毒基因与功能、病毒蛋白与功能、病毒变异与耐药、动物模型、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病毒防治及其他。其中,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研究方向资助数量最多,占 42.0%,表明此研究方向是肝炎病毒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图7)。
图72008—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项目不同研究方向的资助情况
Fig.7ThegrantsindifferentresearchdirectionsassociatedwithhepatitisvirusinthefieldofpathogenandinfectionfromNSFCduring2008—2017
NSFC一直秉承“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重点支持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及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NSFC对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研究的支持,不仅有力推动了肝炎病毒基础研究的发展,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人才,使我国肝炎病毒相关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跻身国际前沿行列[5]。
近10年获得资助的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肝炎病毒相关项目具有以下特点:①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完善的科研平台及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②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提出新的科学问题,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③获资助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逐年增多,表明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NSFC也在努力推进学科、地区均衡协调及可持续发展。④与欧美科研强国相比,我国科学家在肝炎病毒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大幅度提高。⑤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断获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与进步。⑥国际合作更加紧密, 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6]。
NSFC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思想指导下,NSFC的经费投入会不断增加,肝炎病毒相关研究也会得到大力支持。在广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肝炎病毒相关基础研究一定会获得更好发展,从而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1] WHO. Global hepatitis report 2017 [R/OL]. http://www.who.int/hepatitis/publications/global-hepatitis-report2017/en.
[2] Shin EC, Sung PS, Park SH. Immune responses and immunopathology in acute an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J]. Nat Rev Immunol, 2016, 16(8): 509-523.
[3] Wang FS, Fan JG, Zhang Z, Gao B, Wang HY. The global burden of liver disease: the major impact of China [J]. Hepatology, 2014, 60(6): 2099-2108.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 陈敏,王国庆,窦豆,陈婉南,黄欣,吴玉龙,闫章才. 2007—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领域“病毒、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2016,11(6):322-328.
[6] 闫章才,薛丽香,李国才,高福,董尔丹. 流行性感冒防控基础研究状况及关键科学问题分析 [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44(1):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