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化学”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绿色化学”也应加入到高职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将经济效益转变到生态效益的层面,只有确保生态效益的完整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作为一名高职化学教师,如何将“绿色化学”充分融入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 高职化学;绿色化学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98-01
绿色化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为了实现化学产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为本质目标,创立建设对环境无害的新型化学产业。现如今,绿色化学正逐步融入当前化学工业生产的日常中,与此同时,我们也应从教育方面入手,从思想源头抓起,改变传统的化学课程模式,将绿色化学作为高职化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绿色化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从高职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高职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问题更加严重:一是反应材料的选择不合理,造成一定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二是传统实验存在一些缺陷,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此外,传统的化学实验很难实现化学品的可持续使用。三是存在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实验,如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实现绿色化学,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实现绿色化学教育和升级,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环境意识。
二、高职院校施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措施
绿色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对传统化學思维的挑战。传统的化学教育是将实验课作为主要授课方法,理论教学为辅助授课方式,学生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中度过,想要在化学领域做出成绩,或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大量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想要在高职院校施行“绿色化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现阶段也有一些可施行的措施。
(一)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有效创新
高职院校化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绿色化学”思维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调整课程内容,将新颖的思维和环保意识加入其中,激励学生积极发掘无害的实验方法或可减少实验对环境损害的方法,从根本上改进化学实验,以确保其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将绿色化学实验与传统化学实验比较可发现,绿色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更具魅力,更具有学生积极探索的吸引力。绿色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积极表现,激活学生对化学科目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课堂的沉闷气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对化学工业的相关新闻和信息进行时时关注
近年来,化学工业整体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各种绿色化学手段应运而生,在当前的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化学工业的最新发展,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这是因为当前化学工业本身所包含的最新产业模式与绿色化学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应该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针对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展示现代最新的绿色化学工艺效果,以便对工业的最新发展有深入的了解。
(三)对高职化学学科的学生全面渗透绿色理念
在当前形势下,仍有许多学生还没有形成对绿色化学的正确认识。因此,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是当前化学阶段的重中之重。在当前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化学课堂中,利用绿色化学来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鼓励学生使用环保型化学实验方法。例如,在教授臭氧漂白的具体化学知识时,教师应将传统的漂白方法与臭氧漂白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臭氧漂白的独特优势,从而认识到臭氧漂白更有利于控制和减少废气和致癌物的过量排放。
三、结束语
本文简要论述了绿色化学教育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绿色化学与传统化学的实验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绿色化学实验可以提高环境效率,同时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为化学教学体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化学污染是高职化学教学体系发展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案,不仅会降低实验的效率,而且会产生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高职化学教学学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其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霞.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教学分析[J].成功(教育),2013(7).
[2]肖荣畅.高职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问题探讨[J].才智,2018(15).
[3]李军.试论绿色化学教育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融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0).
[4]马淑娟.让化学充满“绿色”: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J].职业技术,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