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教师组织与指导工作是否到位很大程度决定着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作为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具备并切实提高实施语文综合活动教学的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导向能力,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和提高活动的效能。
[关 键 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38-01
2009年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教学内容,然而对何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未有一个直接的概念界定。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异同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相同之处:都强调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自身体验中获得直接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在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但是二者也有本质上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活动的范围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活动,它和“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共同组成中职语文课程的三个环节。它要求活动的范围必须限定在语文学科之内。也正因为如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出发,活动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實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区别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应该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但它与中职语文教材中“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环节不同。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范围应围绕语文学科来进行,也就是所谓的活动要有语文味
活动的目标、过程、手段等,均要从听、说、读、写入手,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其综合性
活动本身固然是基于语文学科,但并非是拘泥于其中,要体现其综合性,就要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将语文学科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内容广泛,文学、史学、哲学无一不在语文学科之中体现。但是单纯依靠语文学科创设情景来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注重跨学科学习和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中锻炼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有可能会出现活动的形式主义,就会与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初衷相悖。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强调活动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像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只能作为参考,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中职生的心智水平和兴趣进行选题,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使其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主题的选择也要符合本校教学环境的实际,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语文学习资源,避免造成让学生无法活动的局面。在活动中,要避免少数人在活动,大部分学生陪衬的现象。为此,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活动方案分组合作分配任务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
语文教师在教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环节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传道、受业、解惑”者,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而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教师此时主要承担着向导或者是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的设定搭建活动框架,和学生探讨活动的行动方案,促进学生完成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从传统的前台走到了幕后,教师在幕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核查可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提醒学生活动不要偏离语文活动的主题,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引导和评价。
由此可见,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语文学科,以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为学习素材,以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活动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应用信息,体现对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综合运用的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它强调语文学习需要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整合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掌握语文知识,在专业学习中实践语文知识,在职业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满足学生就业时对语文综合能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