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作达 彭龙龙 廉颇
摘 要:在国家大力支持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因竞技体育高强度、高对抗、高频率的特点极具观赏性,深受大众的喜爱。以往NBA的比赛都是传统的打法,现如今开启了小球时代攻防转换更快,更靈活,更具观赏性,因此现在比较全面的中锋更好立足。如鹈鹕队的安东尼戴维斯、森林狼队的唐斯、76人队的乔尔恩比德既拥有天赋的身体素质,又拥有灵活的脚步及策应能力,还拥有很好的投射能力和防守能力。他们往往会是场上决定比赛的制胜因素。目前,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体育改革中规模不断加大,社会关注度广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九届CUBA全国四强男篮八名中锋球员的临场攻防数据进行剖析来揭示四支球队中锋球员的攻防情况异。
关键词:第十九届CUBA 四强男篮中锋 攻防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a)-0248-02
篮球是竞技体育中关注度较高的体育运动,在我国知名的篮球联赛分别是CBA、NBL和CUBA。CUBA全称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大赛区。在国家大力推动校园篮球后,CUBA各个赛区改制由原来的四强进入全国赛变为六强,全国赛队伍由16支增加至24支,更大增加了其激烈程度,关注度更加广泛。在美国小球时代的影响下,CUBA联赛队伍的中锋球员也需要更全面的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的比赛节奏,中锋球员的全面性增加可以提升一个队伍甚至影响一场比赛的输赢,例如:CBA的全明星中锋周琦,他在进攻端有一手稳定的三分投射,能够很好的帮助队伍拉开进攻空间,牵制对方的防守重点,防守端在内线具有统治地位,篮板球和盖帽能力非常出色,他也成功帮助中国队在亚运会上取得冠军,重返亚洲巅峰。2017年6月12号和14号经过两天精彩激烈的比赛日,第十九届CUBA男篮四强名单尘埃落定,第一名为北京大学,其次按排名分别是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现对第十九届CUBA全国四强队伍中锋球员的临场攻防数据(包括得分、篮板、抢断、封盖等)的比较分析得出其优劣势,找出存在的差异并给予建议,推动高校篮球比赛向更加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使比赛能够因其的高强度、高对抗、更激烈而广受社会关注。
1 结果与分析
1.1进攻能力分析
中锋在篮球比赛中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由队内最高的球员出任中锋位置,传统的中锋球员强调在篮下的防守,和抢篮板球。具有进攻天赋的中锋运动员一般会成为队中攻击禁区取分的主要进攻方式。因为中锋多在禁区内活动,所以中锋在攻防两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术地位[1]。
得分能力展现的是一名球员的进攻能力与侵略性,得分能力强的运动员不仅会给防守运动员带来压力和体能的消耗,还会给对方球队的整体防守造成牵扯,从而为队友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2]。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八名球员的场均得分排名为中南大学黎璋霖13分、北京大学赵柏清12.6分、王少杰12.1分、中南大学彭炜8.9分、清华大学王可8.5分、郭健8.2分、浙江大学曹畅8.1分、陆晓龙5.7分。回看录像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的赵柏清和王少杰,中南大学的黎璋霖在进攻端技术手段丰富,脚步灵活,在对位体重比自己大的对手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灵活脚步寻找出手空间,并且在转换中可以配合球队快攻得分。由于中锋球员的三分出手比较少不计入统计,但是北京大学的中锋球员赵柏清有着很好的外线手感,其三分球命中率为(7/16)43.75%投射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内线。而其他学校的中锋球员得分手段有限,自主进攻能力较差。
1.2 防守能力分析
抢篮板球是中锋必要的防守要求,是指当投篮不中后,双方球员判断球的落点、积极卡位、争抢、得球的一系列动作。结合数据可知在14场比赛中篮板球抢的最多的是北京大学王少杰115个,第二名是中南大学彭炜110个,第三名为中南大学黎璋霖95个。观看录像后发现中南大学彭炜和北京大学王少杰风格一样,凭借出色的篮球落点判断和积极的冲抢。在前场篮板的数据中八名球员的数据差距不大,而后场篮板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的四名球员明显强于其他四名球员。
抢断是指在篮球运动中合理运用抢、打、断的抢断技术来帮助己方获得球权形成转换进攻[3]。数据中中南大学彭炜的抢断次数最多为30次,北京大学王少杰以23次排在第二,北京大学赵柏清和中南大学黎璋霖都为18次排在第三,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四名球员的抢断次数都在十次以下。
当运动员投篮时,球未出手或刚出手或当球在上升且没有下降时,防守者将球破坏掉被称为封盖。封盖是篮球场上除扣篮外最让观众喜爱的一种防守方式,一名中锋如果拥有出色的封盖技术,不但能够鼓舞本方士气,同时还能打击对方的士气[4]。结合数据得出北京大学的两名中锋有明显的优势,王少杰更是以23次遥遥领先。中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六名球员的差距不太明显。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1)从得分来看,北京大学两名中锋王少杰和赵柏清、中南大学黎璋霖的得分相对稳定在12.0分以上,进攻效率较高,而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中锋球员进攻效率相对较低。
(2)从篮板球的方面来看北京大学的两名中锋和中南大学的两名中锋所抢的总篮板数差距不大,中南大学的前场篮板相对较强;而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首发中锋的篮板球数与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有明显差距,揭示出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的球员在抢篮板球技术的运用上更加合理。
(3)从抢断方面来看,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球员的抢断能力和意识明显优于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球员,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球员在防守时的站位和选位以及对传球路线的判断缺乏经验,另外就是脚步移动较慢。
(4)从封盖方面来看,北京大学两名中锋的封盖次数明显高于其它三强,说明北京大学两名中锋的封盖技术运用更准确合理。球员在个人防守或者协防时会出现移动不到位,封盖时机判断不准确的情况。
2.2 建议
(1)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的四名中锋球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快速的脚步移动速度和优秀的投射得分能力,很大程度提升了球队的整体进攻和防守能力。所以在训练中要丰富中锋球员的自主进攻技巧,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增强球员大负荷后的投篮稳定性以及加大球员运动智能的练习。
(2)北京大学中锋球员出色的篮板球能力成为了北京大学夺冠的关键,因此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强调篮板球的重要性,训练中锋球员的抢篮板球意识和技术;此外还要培养中锋球员的强硬作风。
参考文献
[1] 孙民智.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8-46.
[2] 梁嘉迪.高校篮球队中锋运动员进攻技术特征与训练分析[J].竞技体育-技战术分析,2015(15):15-16.
[3] 杨艳,杨成,罗孝成.雏议篮球运动抢断技术应用齐效成[J].四川体育科学,1999(2):23-24.
[4] 张欣瑞.盖帽的学问[J].篮球,199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