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勤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和李雪芮比赛的得分手段和失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李雪芮主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抢网下压和中场、后场的杀球进攻得分。在前场技术的使用中,挑球、搓球的失分率较高,网前失分多于得分。(2)王适娴前场技术精湛,但抢网意识不足。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快挡技术,后场得分主要来自高质量的高球和吊球,但主动进攻意识不足,杀球得分较少。
关键词:羽毛球 女子单打 最后一拍技术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a)-0226-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李雪芮比赛中的最后一拍技术的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2—2014年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王适娴和李雪芮国际比赛的各20场比赛录像对其得失分进行研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后一拍技术分析
2.1.1 得失分技术分析
通过对李雪芮和王适娴全场各技术得失分及得失分率的数据可以看出李雪芮在前场善于利用搓球、推球制造得分。在中场得分方面,李雪芮运用杀球得分明显高于挡和抽。在中场主要利用身高优势通过积极主动的拦截、杀球来制造得分。
李雪芮的得分主要通过抢网搓球、扑球和中后场的杀球。主动进攻较多。相比于李雪芮而言,王适娴在网前得分技术上主要通过挑球来和推球、勾对角等技术调动对方跑动范围而得分。在搓球和扑球得分较少,抢网意识较弱。中后场的杀球得分较少。
从录像和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前场的失分程度对比赛的胜负有很大的影响。搓放技术在力度、方向、过网弧度等方面要求都很高,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下网或出界,同时李雪芮在前场搓放球技术使用的比例也很大。总体看来李雪芮在前场的失分还是比较多。
王适娴在前场挑球的使用率较高,其中被动球和过渡球较多,击球时对落点要求较高,造成挑球出界较多。在中场技术上,王适娴在处理中场球时不够主动,争取主动进攻的意识不够强,防守挡网技术运用频繁,被动情况下失误较多。王适娴后场技术失分中高远球失分比率最高,为13.0%,从视频可以看出王适娴其后场技术较多运用高球多拍技战术打法,其目的是利用高远球来进行调整和过渡,消耗对手的体力。同时自身的失误也较多。
2.1.2 各技术得失分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李雪芮全场各技术得失分对比分析。李雪芮在网前主要靠搓球,上网扑球和推远角得分。但对搓球旋转、力度、角度质量的高要求同时也造成的较多的搓球失误。通过视频观察可知李雪芮的网前挑球主要是在被动条件下的挑球,容易造成挑球出界或挑球不过网而造成失分。其接杀能力有待提高。后场技术,从视频上看,李雪芮擅长简单粗暴的后场杀球,力量足、速度快、落点刁钻。但李雪芮全场各技术得失分对比数据表明,后场突击杀球是李雪芮的得分利器,但同时较多的杀球下网,杀球出边线,也造成了较多的失分。
通过王适娴全场各技术得失对比分析。王适娴网前主要运用挑球、推球和搓球,将球击至远角得分。挑球使用最多,但失分也最多,这与李雪芮相似。扑球使用并不多,但得分率高达72.2%。王适娴网前进攻意识不强,但只要抓住机会,得分的概率很高。中场技术中,王适娴主要运用平抽快挡技术,挡、抽得分率仅为28.9%和23.8%。后场技术上,王适娴运用高远球和吊球较多。其中后场吊球得分率为70.4%,高质量的劈吊对角是王适娴的拿手绝招。后场杀球得分较少,可见后场杀球不是王适娴的主要得分手段。
2.2 最后一拍主被动得失分对比分析
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李雪芮和王适娴的主动得分分别为28.8%和30.9%,差别不是很大。两位选手的得分都有一大部分是依赖于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送分。王适娴该项得分占总得分的49.4%,相比之下,要高于李雪芮的40.3%。王适娴在比赛中更善于与对方拉锯,等待对方主动失误送分。迫使对手受迫性失误而得分方面,李雪芮的30.8%要高于王适娴的19.7%。李雪芮在比赛中的主动性要高于王适娴,通过主动进攻而直接得分或造成对方受迫性失误而得分的能力要强于王适娴。
在失分方面,李雪芮的非受迫性失分占总失分的52.1%,高于王适娴的42.9%近10个百分点。比赛中李雪芮击球的稳定性要逊于王适娴,击球下网或出界的概率较高。王适娴受迫性失误失分占总失分的28.0%,远高于李雪芮的17.2%。王适娴的主动进攻能力较弱,就会给对方更多的进攻机会,被动情况下的击球次数也随之上涨,受迫性失分也就增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李雪芮网前击球主动,快推和下扑果断。搓放和挑球的使用率高但失误率也较高,网前失分多于网前得分。后场得分主要以杀球为主,观察视频可以发现李雪芮的杀球突然、凶猛有力,落点刁钻,但杀球下网和出界的失误也较多。
(2)王适嫻在网前技术细腻,搓、勾、挑使用较多,善于调动对手制造得分,但抢网下压扑球的技术使用不多,抢网意识较弱。失分率最高的是中场的抽挡和接杀球,主要原因是因为主动进攻意识不高,造成对方主动进攻较多,被动情况下进行抽挡和接杀。在后场技术上,王适娴善于使用吊球来制造得分,主动杀球相对较少,杀球不是王适娴的主要得分手段。
(3)总的来说李雪芮的主动得分能力高于王适娴,李雪芮在身高、体重和力量上都优于王适娴,后场球具有力量大、速度快、攻击力强等特点。李雪芮得分主要通过上网搓球、下压,以及中后场的高球拉开后进行吊、杀积极下压,其打法积极主动极具进攻性,但失误送分比较高。与李雪芮不同,王适娴防守稳健,反击犀利。常常利用防守反击直接得分。细腻的网前技术是王适娴优于李雪芮之处,常常抓住对手空挡,推球到对方中场或者后场,利用这种进攻技术直接得分。但抢网意识不足,网前下压杀伤力没有得到体现。王适娴的后场得分上更多依赖于精准的高远球和吊球,杀球使用较少。
3.2 建议
(1)李雪芮应该在技术全面的同时李雪芮应该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加强网球技术的训练,减少搓球和挑球的失误,稳固提高搓、放、扑的技术。
(2)王适娴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加强争夺网前意识和后场主动进攻意识,要注重后场积极主动抢点进攻,来提高自己的主动得分能力。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减少中场的被动接杀球失分。
参考文献
[1] 林慧.中国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技术运用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1.
[2] 高静怡.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3] 盛怡,陈凤,陈斌.对中国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王仪涵的技战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