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夏童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高校体育赛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运作高校体育赛事、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高校体育赛事运作价值链进行分析,得出高校体育赛事的基本价值链系统。影响力与吸引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办好高校体育赛事成为赛事井喷环境下的重要问题。剖析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的价值链有助于提高運作效率。
关键词:体育赛事运作 高校体育赛事 运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171-02
1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体育赛事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赛事具有多样的开展形式和多元的赛事内容,为优秀运动人才的培养和良好运动氛围的创造提供平台,是体育赛事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近些年来,良好的高校体育氛围催生了更多的高校体育赛事,但其举办仍然面临资金短缺、组织混乱等问题,多数赛事规模较小,影响力与吸引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办好高校体育赛事成为赛事井喷环境下的重要问题。剖析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的价值链有助于提高运作效率,增加赢利能力,培育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市场开发与品牌建设展开。刘建刚提出高校体育品牌赛事有利于提高高校知名度、开拓高校体育市场、增强大学生凝聚力、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并针对当时的发展情况提出打造品牌赛事,提升市场热度的对策[1];赵见等首次提出高校体育赛事平台的概念,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角度论证了平台促进校企双赢的作用。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作规则,对校企合作的策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徐纪珂等论述了高校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内容,将无形资产开发与开创学校教育产业的新增长点联系起来,提出了高校赛事发展的新方向[3]。近些年来,随着市场与高校环境的变迁,更多的研究提出市场开发与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可行性分析。
2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即通过对关于国内外体育赛事运作及价值链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了解一般体育赛事运作的环节,并参考了价值链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赛事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了解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3 高校体育赛事运作价值链结构解析
刘清早将体育赛事运作管理定义为:一定的组织运用财力、物力、人力、信息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向社会提供体育赛事的全过程,其实质也是由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6]。这与一般意义上制造业中的运作管理是一致的。因此,运用于企业产品制造领域的价值链模型同样可以应用于体育赛事运作管理。
依据著作《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流程》的说明,体育赛事运作的流程如下:一是体育赛事的选择,主要研究不同的主办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二是体育赛事申办,包括体育赛事的申办步骤、主要任务,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申办途径及程序;三是体育赛事筹备,包括体育赛事的总体规划、成立运作机构、竞赛组织、宣传报道、市场开发、后勤保障等8个方面;四是体育赛事的举办,这一阶段是整个赛事运作是否成功的检验阶段,重点研究竞赛的组织实施、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的策划问题;五是体育赛事收尾,包括表彰、财物处置、财务报告及评估总结内容。
但赛事运作流程与产品制造流程仍然存在差异,不能将价值链模型全然套用。基于此,本研究参考了项目管理等研究中对价值链模型的引入和内化。
李军利提出:“项目价值链的成本包括项目内部以及外部价值链的成本。内部价值链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作业成本,外部价值链的成本主要指交易成本。”宋春艳认为,项目管理的价值活动同样分为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将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价值链按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划分,可以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收尾以及项目运营五个基本价值活动。”“可以将工程项目管理的辅助价值活动分为: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信息管理[8]。”钱圣与周春芳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认为项目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活动相互影响,构成项目的价值链,价值链中不同属性的价值活动构成了不同的价值流,并最终为项目提供了价值。就项目而言,项目价值的传递和增值是通过资金、政策、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知识4个方面进行。根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两两关系,构建了4条不同形式的价值链。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依据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从基础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两个层面建立高校体育赛事运作价值链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进行了高校体育赛事运作系统关键因素的识别,得出目前高校体育赛事中:
(1)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赛事策划、赛事宣传、赛事组织实施、赛事进度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些环节的缺失将导致赛事无法顺利举办,是赛事运作中的必要条件。因此赛事组织方对这些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
(2)其次重要的环节是组织机构建设、后勤管理与赛事风险管理。组织方在这些环节付出的努力能够保障赛事在特殊情况下的平稳运作,因此这些活动得到了较高的重视
(3)重要程度最低的环节是赛事申办、赛事市场开发、赛事成本管理与赛事收尾。对高校体育赛事而言,这些环节不具有必要性,因此不受重视。
4.2 建议
4.2.1 加大赛事市场开发
高校体育赛事赞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方应当寻找恰当的办赛时机,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营销需求;提高宣传能力,提升赛事知名度;重视赛事赞助开发,提升与赞助商接洽的能力,赢得企业的赞助。
对于商业体育赛事而言,门票收入是主要的盈利方式。但高校体育赛事的逐利性较弱,目前大部分赛事都不设置门票。高校方可以对门票对学生群体、校友群体和社会人士进行差别定价;瞄准关注高校赛事、同时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校友群体;也可以设定免票门槛;更加注重增加赛事观赏性,提升赛事“硬实力”。
4.2.2 重视赛事收尾
赛事收尾的工作包括对赛事进行评估,对人员进行表彰,对财、物进行归档等。赛事评估不仅有利于赛事组织者对自我进行经验获取与反思,也有利于提高赛事声誉,为下一届赛事获得支持提供依据。
高校方应当将赛事收尾制度化。例如选取合适的赛事评估模型,量化衡量人员工作绩效,建立严格的财物归档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刘建刚.打造高校体育品牌赛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49-50.
[2] 赵剑,余双立.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91-93.
[3] 徐纪珂,唐大鹏,贾建民.试析我国高校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J].内江科技,2006(4):10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