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霞
摘 要:通过对苏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现状调查发现:苏州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苏州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单一,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苏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更加标准化,智能化。建议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建设加大社会资本融入,逐步实施PPP投资运营模式,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运营新模式。
关键词:苏州市 体育场馆 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TU2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69-02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是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将破解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难题作为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通过深入分析苏州市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对苏州市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提供借鉴。
1 国内外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现状
1.1 国外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现状
国外大型体育场馆的前期投资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它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较难收到社会和个人资金。现在发展成大型体育场馆投资结构多元化趋势。社会资本以及私人资本积极参与到场馆投资中。比如悉尼奥运会主会场,总投资6.12亿澳元的预算中,政府1.2亿,企业2.1亿,个人2.8亿。因为政府有限的投入不能满足公民增长迅速的大众体育和体育竞赛表演的需求。西方政府调动了社团、企业和个人对体育场馆建设的积极性,分别在建议资金补贴、贷款、税收和土地利用等提供优惠。如,西班牙给予20%投资额的资助、德国提供给优惠的土地价格、意大利对私人建馆赋予土地无偿使用权等。
1.2 国内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现状
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前期基本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如,广东省政府投资12.3亿元建立广东省奥林匹克中心,武汉市政府投资兴建武汉体育中航信体育中心,上海全运会场馆建设,中央政府只给6000万元,而总投资12.9亿元,资金来源银行贷款7亿元,市计委贴息3.5亿元。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结构单一,多元化投资现象较少。这样会造成弊端体现在:(1)管理单一,缺乏经营之道,经费不足,活动少,维修不及时等。(2)体育场馆总量不足,对外开放能力不够。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m2。加上2014年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贡献(0.08m2),以及2015年体育总局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的转移支付投入,至2015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m2,完成《计划》提出的“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的目标。(3)使用率不高。由于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场馆、学校系统场馆、企业系统场馆和民营场馆4部分组成,各个系统无法协调,统筹规划,导致体育场馆使用没有统一的管理。题为系统场馆主要用于训练、比赛、表演,不完全对外开放,而训练比赛利用率为27.5%和47.5%。学校系统场馆占全国场馆总量70%,教学使用率6d/周,8学时/d计算。仅从时间分析为77.53%,有60%的场馆使用率低于83%。据统计,1995年日本学校运动场对外开放程度为86.9%,学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率达91.7%。企业系统场馆主要用于职工体育的开展,对外开放程度很低,而民营企业主要以经营为目的,不可能免费对外开放,使得很大部分人参与到体育活动的程度受到限制。(4)对外开放场馆收费偏高,工薪阶层难以承受据资料统计,目前从我国社会各阶层人口总体上与国外相比体育支出的人口还较低,而收费高是影响参加活动人数的一个重要原因。(5)体育场馆缺乏体育指导员。据统计,希望有人进行体育活动指导的人口率为45.81%,实际配有体育指导员的约占28.73%,无人指导场馆占71.2%。与日本每个体育场馆有2~6名体育指导员相比,仍有差距。且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知道率不高59.11%,远远低于日本98%的指导率。
2 苏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研究
2.1 苏州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现状研究
从表1统计看出,2012年底,苏州共有116个体育场馆,总面积为1496109m2,2013年底,全市新增公共體育设施面积139.21万m2,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3.05m2,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92.9%。2014年底年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856.44万m2,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7m2。2015年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面积3352万m2,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3.16m2。达到了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打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以上”的要求。与苏州市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m2还有一点差距。2015年底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建成开放,全市建成健身步道1118km,累计建成健身步道1796km。建筑面积为17000m2的五卅路市民健身中心的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和保龄球馆相继对外开放。
2.2 苏州公共体育场馆管理的现状研究
(1)公共体育场馆投资渠道单一。目前,苏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2002年苏州市体育中心,占地面积21万m2,总建筑面积11.4万m2,市政府投机7.1亿多人民币;2017年建成的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占地47.25公顷,总建筑面积35.8万m2,主要由市级和区级政府合建,总投资65.8亿元人民币。但,昆山体育中心,占地近百亩,总建筑面积27680m2,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构建了一条具体由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公司借贷建设场馆、土地出让偿还贷款多元化经营体育中心的新型运作模式。社会资本的融入为以后苏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政府—社会合作投资建设即PPP运营新模式宝贵经验。
(2)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多样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管理服务更加标准化,智能化。苏州体育中心于2010年成立了苏州市体育实业投资发展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体育场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奥体篮球俱乐部负责管理体育中心自筹资金建设的部分室内篮球场,而乒乓羽毛球馆、综合健身馆则采用租赁方式的经营模式,管理上采用“一卡通”会员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逐步实现“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运营管理新模式”。
3 结论与建议
苏州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单一,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多样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管理服务更加标准化,智能化。
建议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建设加大社会资本融入逐步实现PPP运营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昆,刘英.《“互联网+体育场馆”》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1-162,164.
[2] 张森木.我国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35(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