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毕业生职业素质成为用人单位聘用员工最为重视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高职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有助于锻炼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所以可以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以事业单位人事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得知需要基于CBE理论加强对高职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设置相关专业,以满足培养学生职业素素质的需求,减少由单一劳动导致学生消极怠工情绪的产生,旨在促使在校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CBE理论 高职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78-03
1 高职大学体育CBE理论教学模式的提出
1.1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如基础设施建设者、输送生产者、管理者、服务人员等。由于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定位和职业教育功能,所以这就决定其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
1.2 企业需要职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将职业素质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职业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自我素养,基于生理、心理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逐渐形成,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其进行反映,通常也表现在劳动者适应能力和职业了解程度方面,对于劳动来说属于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由此可见,生理和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三种素质的有效融合可以充分体现出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情况和职业个性等。就目前而言,职业素质不仅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产生决定作用,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1.3 高职体育的双重任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伟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格言,并且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才是实学”。由此可见,实践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教育产生的教学效果较之理论教学更为明显。众所周知,实践性较强是高职体育的主要特征,所以高职体育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完成双重任务。第一,培养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运动技能,掌握体育运动不低于一项;第二,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相对应的职业身心素质。所以高职体育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运动项目的载体作用,发挥体育活动的媒介作用,设计出融合多种培养任务的实用性职业体育课程,如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等,以CBE理论为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2 高职大学体育CBE理论教学模式的依据
2.1 现代教学观
整体、系统的看待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思想。换言之,需要将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特定功能要素、链条组成。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应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社会性,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充分掌握、应用实践。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让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的知识、智能和情感的有机结合,然后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
2.2 高职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开展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越挫越勇的体育精神,锻炼健康强壮的体魄,掌握1~2项有益身心的运动项目锻炼技能,养成合作协调的团队意识,提升与专业对口的职业身心素质,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提前做好常见职业病的预防,让学生保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奠定日后任职岗位的综合基础。
3 高职大学体育CBE理论教学模式剖析
3.1 内涵
CBE理论教学模式是在职业本位能力培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主要以体育技能学习为方法,通过开展体育活动,立足于职业情境,加强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平衡性、耐力、力量、柔韧性等是職业身体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而情绪、情商、认知能力、气质和意志品格等是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3.2 特征
CBE理论教学模式属于体验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在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的多种要素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然后通过体育活动再现,将教学内容进行还原,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将该理论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且借助职业教育,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拥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基于组织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导演作用,学生发挥演员作用;基于知识呈现进行分析,教师是引导者和信息提供者,学生是求知、求能者;基于知识建构进行分析,教师为助产士,而学生是知识的孕育者;基于借鉴问题思路进行分析,教师是策划者和观众,学士是实施者和演员;基于反思总结进行分析,教师是点评者,学生是获得者。
4 高职大学体育CBE理论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4.1 发展性原则
随着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劳动者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但是对于一些劳动者来说仍然需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工作。现阶段,劳动内容被从时间、空间两方面进行精细分割,小份量的力量运动逐渐替代巨大的力量运动,但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总和并未减少,并且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大面积应用,同时还需要劳动者具有敏捷的反映能力和精准的操控能力。例如,对遥控装置进行操纵时,不仅需要劳动者付出巨大劳动,同时还需要精准把握大量小运动,其实现代工作对于劳动者来说并未减少力量的耗损,而是对力量使用和运用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现代劳动者仍然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此外,现代劳动也需要劳动者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所以CBE理论教学模式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发展性原则。
4.2 补偿性原则
劳动分工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分工细化导致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只是使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果分工规则较为狭隘,则会造成对身体某部位的依赖加深。长期以往的工作,劳动者可能会出现身体畸形的情况。单一的劳动方式容易导致劳动者某一项劳动能力丧失而推动某些运动能力的发展。这种工作方式在短期内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长远来看,将会成为阻碍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影响因素。无论是畸形发展,还是片面发展都难以让劳动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而且还会导致劳动者患上严重的职业病。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这种职业状况,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体育教学,可以让劳动者提前完成身体素质的锻炼,进而更好地从事于日后的工作中,并且减少工作带来的相应伤害,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现代劳动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CBE理论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补偿性原则,需要开展对后期工作具有补偿性的体育教学。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5.1 语言传递法
以传统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串”,通过提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并且不断思考,进而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另外,在问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2 直接感知法
真人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浅到深对体育运动的表象、顺序和动作技巧等进行了解;加强对教具的应用,通过多媒体、图片和战术板等对一些技术技能、战术进行示范,让学生感性认知体育运动,增强自身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开展一些纠错课程,让学生互相发现对方动作不到位或动作错误的情况,然后共同改正,掌握更多正确的运动技能。
5.3 竞赛活动法
发挥运动游戏的教学作用,让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并且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锻炼。此外,运動比赛具有一定的竞技性,所以通过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
5.4 探究活动法
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探究活动法,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自我检查和讨论,进而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通过自我思考和体验,领悟体育运动蕴涵的体育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5 分组教学法
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对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展开小组学习活动和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进而不断探究、研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平等性和创造性尽情的发挥。
5.6 任务驱动法
该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共同教学活动为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展探索性、互动式的学习活动,在既定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任务驱动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创建教学情境,同时还需要按照目标要求完成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任务学习知识和技能。逐个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刺激学生不断探索真知,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的探索能力、进取精神不断增强。
6 高职大学体育CBE理论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实施后完成所有教学活动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展开评价的活动。教学模式不同,教学目标和任务也有所不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的流程和使用的资源也具有差异,所以最后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相同。
CBE理论教学模式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立体的评价方法,即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同时依据模块考核评价标准,对选拔功能和甄别功能进行弱化,强调激励和发展作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表现、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体制健康达标测试等。在评价过程中以教师评定为主,自评和互评为辅,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6.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参与性进行强调,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此外,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CBE理论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表现力、积极性、出勤率和提升度等。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如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保证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实现学习的真正提升和进步。
6.2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侧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以学年和学期为单位,展开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结论性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某个时间段的学习成绩,对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进行检验,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表现形式为结业考试,期末考试等。
CBE理论教学模式评价的内容较多,评价形式多种多样,如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展开对学生单项技能的测试、多项技能的测试等,可以采用量化和定性两种方式进行测试。
7 结语
现阶段,构成CBE理论下的高职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创新模式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教学方法、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创建等,保证创新模式的不断完善,突出CBE理论体育教学模式具有的独特优势,即针对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田英玲.CBE课程模式评价[J].职教通讯,2012(25):31-34.
[2] 李巧平.基于CBE模式的高职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培养探析——以金融专业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94-97.
[3] 周务农,张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67-71.
[4] 陈捷.高职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9(4):127-128.
[5]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4-128.
[6] 宁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2):26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