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2018-06-11 10:07晏骞
丝路视野 2018年35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晏骞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业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效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以湖北省某经济相对发达县级市为例,截止2017年12月底,该市国土面积1658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人,GDP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达35亿多元,各项存款余额391亿元,贷款余额227亿元,对涉农贷款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该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较完备

该市有27个乡镇(场)及开发区,632个村级单位,其中:村(大队)587个。该市有金融机构达11家,延伸乡镇网点78个,村级取款点2200个。金融机构服务重心不断下沉,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了机构保证。

(二)农村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截止2017年12月底,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65.3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到72.85%。县域金融部门逐年加大了涉农贷款投入。

(三)农村金融创新有新突破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有新突破,农村产业扶贫贷、个人扶贫贷(无抵押)、农户电商贷等小额贷款稳步推进。

(四)农村信用体制建设不断完善

积极推进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贫困户建档”评级活动,为支持乡村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存在的短板与困难

(一)农村金融服务配套政策不完善

一是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农业风险转移和保障能力欠佳。政策性担保缺乏、商业性担保门槛较高、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和由财政注资的担保公司不敢大胆涉入農村地区,对金融机构农村信贷风险难以有效分担。二是农村交易市场和中介组织缺乏。目前农村土地、财产流转所需的评估、登记、交易等配套中介服务尚不健全,农村土地、房屋、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等资产流转交易较难。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承贷主体实力偏弱。由于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起步较晚、规模偏小,经营实力偏弱,且生产设施、设备多为农业生产专用型,变现能力较差,加之设备老化等原因,可选择抵押物有限。二是农业保险保障能力不足。目前农业保险整体呈现覆盖率低、承保险种少,保障能力弱、限制条件多的特点,保险机构缺乏积极性,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形成农户保险保障与经营权抵押贷款无法匹配情况。三是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省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现有信用体系对农村人口覆盖率低,金融部门难以对经营主体进行有效授信。

(三)金融支持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即使能融到资,但存在贷款利率上浮的现象,从而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二是信贷产品较为单一。大型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期限短,品种少,额度低,难以满足“三农”贷款资金需求。

(四)金融部门内部追责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中国的经济“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加上企业盲目扩张和跨行业投资,导致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出现了亏损,金融业不良资产大量暴露,金融部门为了化解不良资产,采取了一系列重组、打包转让、核销等处置手段。同时对金融部门基层行客户经理和经营主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造成了大部分客户经理和经营主责人营销客户积极性不高。因此,金融部门尽快出台容错纠错机制,除信贷人员道德风险外,而形成的不良资产应尽量免责或从轻处罚。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提供合法的交易平台

现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房产、林权、小型农具设备等都无法进行公开、公平、合法交易,造成农民手中的资产均无法体现价值,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以县(乡)为主体的农村交易产权中心,构建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为一体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活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农村资产经营公司,打造农村各类资产评估,交易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真正使农村产权流动起来,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二)推进机制建设,强化政策支持扶持

加快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评估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支持重点、考核奖惩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制度体系。完善农村担保体系,推动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探索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可持续合作模式,大幅提高用于农村和农业经济资金的可获得性。同时,完善创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和分散能力。

(三)创新涉农金融服务,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

探索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开展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和生产订单融资,推出家庭农产及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产业链贷款、农村电商数据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打造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定价,提供不同需求的金融服务。围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并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研究水利设施、粮食仓储、晾晒烘干设施和农田道路项目的融资模式,集中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同时,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规划作整体部署,加大乡村重点项目金融支持力度。

(四)加快乡村征信体系建设,健全风险处置机制

制定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办法,调整完善信用建设评价指标,通过优先授信、优惠利率,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系统、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提高企业信用透明度。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完善信用平台建设和公共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三农”征信数据库建设,重点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基础信息收集、加工和评价工作。同时加强农村地区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

(五)强化金融支持涉农科技,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应用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化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农业及“三农”电子商务,实现“三农”发展与科技进步有机结合。把资金向涉农产业创新驱动方面倾斜,重点支持涉农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职业农民创业创新,科技产业扶贫脱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六)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支持效率

制定“三农”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以激励为导向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国有银行、地方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支持新型农村发展。围绕湖北省重点推动的扶贫项目,有效提高金融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匹配度和适应度,提升金融扶贫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及应用,积极推动金融知识和服务下乡,培养农民现代金融素养和意识。探索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模式,切实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乡村绿色振兴

完善农村绿色金融相关标准规则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与农村绿色金融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性中介服务体系和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在农村及涉农领域投放,重点支持绿色农业技术开发及应用、节水灌溉工程、农田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等领域。提升绿色债券对农村绿色发展贡献力,充分发挥绿色债券融资额度大、期限长的优势,探索绿色债券在生态农林业项目、农村污染防治项目、低碳产业项目的应用,提高绿色金融供给能力和效率。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