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森曼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是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需,为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起到显著的榜样和引领作用。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需要创新联动式三促进的培育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共频共振”的育人主导机制、“选、退、补”的选人机制和资源优化整合机制。有了良好地机制保障,还需要探索立体化的培育路径,通过把搭建育人平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实践以及重视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增强培育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价值;机制;路径;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5-015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养。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强调:“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成效。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更多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缺乏对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理论素养不高,同时,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覆盖面极低,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缺乏针对性,取得的成效不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为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起到显著的榜样和引领作用。
一、建构价值: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需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源于人类对人的存在、生命意义和终极理想状态的追求和探索。”[1]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会同其客观环境产生认知,随着人类知识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认知水平也逐渐上升,人的理性、价值、理想、信念等都会投射到其精神世界中,可以说,信仰就是人在精神世界中的最高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是对人类信仰的一次重大突破。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定地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相信和信奉。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170年了,同时代或者其后也出现过很多的社会思潮和学说派别,但是大多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历经岁月打磨之后,反而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成为影响深远的科学理论体系。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在互联网上通过民意投票的方式进行“千年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荣登榜首。同时,英国路透社邀请了西方国家的34位专家名流,投票评选“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仅以一票之差落后于爱因斯坦,位居第二,可见,西方也承认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人标榜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突出马克思个人以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生搬硬套、断章取义马克思的一些话,来树立自己的所谓“形象”。比如,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法国的“马克思派”等。针对这类人,恩格斯曾经在给马克思的女婿、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保·拉法格的一封信中写道:“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他们属于10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2]显而易见,马克思本人其实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他只是把自己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而不愿意突出个人”。[3]最早开始以褒义的名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为了纪念马克思的伟大理论贡献而提出来的。“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4]。
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个任务更为艰巨。高职院校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学生理论功底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较欠缺,易受外界的干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学生觉得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在学习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兴趣不足甚至缺失,尤其是对理科生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没有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课时不积极、不主动,学生的这一行为又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理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学习行为方面,高出勤率的行为并不能对应课堂的高效率。有些学生来到教室,也不会认真听课,甚至不听课,他们来教室只是为了应付考勤。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更关注的是与职业发展有关的课程和内容。要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这样的状况,是不现实的。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思政理论的学生骨干,提高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自己在实践中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覆盖面极低,在选拔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时更多是选拔班干部,但班干部并不一定是热爱思政理论的学生,因此,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这需要探索合理的机制和路徑,把真正热爱思政理论的学生组织起来。
二、建构机制:联动式三促进
构建联动式三促进的机制,是培育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重要保障。联动式三促进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联动、校内与校外联动,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以活动促交流、以交流促学习、以学习促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共频共振”的育人主导机制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各系部为支持,以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导师,以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为主体,实现“共频共振”的机制,这是一种主导的育人机制。学校党委领导是培育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理论骨干的培养,必然会涉及到多部门和人。但是,长期以来,在一些高校却存在着党委领导弱化、协调不周、各职能部门各自独立的问题,因此,加强学校党委的领导,注重协调各系部的工作,积极配合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养,从而实现学校党委和各系部的“共频共振”。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导师是保证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当前,在高职院校也存在一些教师对于除了专业课以外漠不关心的现象,一些教师在公开场合提出要减少思政理论课的课时,以增加到专业课上,甚至一些教师的错误言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都产生了影响。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是主体力量,他们要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对他们培养的核心环节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一些错误思潮也会影响着大学生。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够拨开迷雾看清方向,认清错误思潮的本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以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导师,以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为主体,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频共振”。
在建立“共频共振”的育人主导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做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协调好其他系部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中的同心作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政理论上不断地学习,也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理论知识,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上才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再次,要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经费支持、场地保障等。而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更应该利用好有利条件,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甚至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做好自我管理,自律自强,发挥榜样力量,带动学生群体共同发展。
(二)建立“选、退、补”的选人机制
建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选人机制,是保证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如何选拔人?选拔什么样的人?这就需要建立选人、退出和增补的有效机制。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功底相对较弱,学生想成为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动机参差不齐,要特别关注。少数学生并不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而想成为学生思政理论骨干,而是抱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成为思政理论骨干以后在评先评优时能够加分,具有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甚至有极个别同学认为,成为思政理论骨干就可以由教师带着免费出去游玩,这些思想都会影响学生思政理论骨干这支队伍的纯洁性和凝聚力。因此,在选拔人才时,要注意学生的加入动机。
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选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理性认同原则。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成员,对他们的培育必须要以塑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认同是指对马克思主义所散发出来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光芒给予的相信或认同。在选人时,需要了解学生是否对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理性认同,当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够具有充分的内源性理性认同,但是至少他们在意识上能够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二是坚持学生的需要与自愿原则。任何一种理论和事件,只有在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之后,才能够产生自发的靠近和学习的意愿。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选拔必须坚持需要与自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培育价值。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选拔,应该放在大一下学期,因为只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够明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才能够更清楚自己是否有成为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意愿。三是坚持规模可控原则。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养,与资金、教师和成员等各种要素都有紧密联系。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要求,高职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落实好这项经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是由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导师,如果规模过大,就会大大分散教师的精力,在社会实践中也不利于学生的安全保障。对于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来说,如果人数太多,就难以实现深入交流和研讨。因此,要保证培养的效果,就必须使规模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三)建立资源优化整合机制
资源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参与、思考和践行的规定要素,没有资源的支撑,学习讨论和社会实践将无法开展。资源包含了校内外可用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要素推动了资源系统不断发展。因此,建立资源优化整合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培育的必然要求。
建立资源优化整合机制,需要做到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整合和完善可利用的资源。资源按照其性质来分,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包含了一切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的生产过程。人文资源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以人的知识、精神和行为为主要内容的非实物形态,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它包括知识、观念、信息、文化等。资源丰富,但是要能够有效运用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中,还需要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完善。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是对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组织能力的考验。在资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紧扣思政理论骨干培育价值来进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重点;在资源系统的运作上,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思政理论实践基地、与各级党校合作等方式来进行,把社会资源引入培育体系中,从而形成社会关注、效果良好、学生思政理論骨干活跃的良好局面。二是优化整合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更高。随着时代发展需要,高校里的青年教师也日益增多,他们年轻有为、思维活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然而,作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管理工作、社会参与等方面涉足不深,因此,要能够优化整合资源,需要更强的能力。一方面,需要他们能够具有创新性思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在优化整合资源时,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充分激发出资源中的活力因子;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活动意识,以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另一方面,需要他们勤奋努力、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学会提早思考、主动谋划。然而,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等、靠”领导的工作安排成为他们的常态,没有主动承担起作为导师的责任,这种工作态度不仅不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也不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建构路径:立体化
立体化的培育路径强调运用多种手段、平台、方式等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培育的有效性。搭建育人平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实践以及重视红色文化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培育的有效路径,只有把这几者结合起来,才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培育的整体效应。
(一)搭建育人平台
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培育的平台承载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并成为育人要素的物质或理念的展示,其功能在于充分发挥育人要素的独特魅力。
1.“思政沙龙”的建设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强调:“实施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作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思政沙龙”就是以培养学生思政理论骨干为目标的学生活动团体。这个团体是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为导师、以学生为主体、主题明确的学生组织。
“思政沙龙”必须要有严格的选拔和管理制度。首先,自愿报名。热爱思政理论在校学生均可向思政理论课任课教师直接报名,教师会对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成员规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不宜过大。第二,严格管理。“思政沙龙”成员毕业离校,自动退出沙龙。在校期间,如本人提出书面退出申请,经同意亦可退出沙龙。严重影响、损害“思政沙龙”名誉行为的成员,不服从“思政沙龙”安排、无故缺席“思政沙龙”活动的成员,经研究可取消“思政沙龙”资格;有违法、违纪者,经研究可取消“思政沙龙”资格。
2.加强与地方党校的合作
党校姓党,始终坚持姓“马”姓“共”。地方党校主要是以增强党性、开拓视野和提升能力为目标。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党的长期任务,党校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地方党校的优势,实际上也正是我们在培育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时所需要的,因此,加强与地方党校的合作,可以加速提升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修养。
加强与地方党校的合作,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实践活动的安排上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地方党校主要是以党员干部为对象,所开设的课程和安排的实践环节是基于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来设定的。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能够适应。因此,思政课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党校的沟通联系,告知对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程的设计。
3.运用网络媒介来增强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QQ、微博、微信、电子书报等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他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接收到不同的文化信息,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可以说,网络媒介是新时代增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吸引力的重要载体。
在运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现在,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每天都呈海量式的增长,不少负面信息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必须要积极弘扬主旋律,让正能量对学生产生更多的影响。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让网络话题更具吸引力,网络语言更具感染力,网络视觉更具冲击力,加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5]问题是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本质要求,也是激发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要求。
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培养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教师科学地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实地调研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加上教师对问题丰富地阐释,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教师设置问题要把握三个度,一是适度,二是热度,三是关联度。适度就是在设置题目的时候,要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能够让学生有研讨的空间,才能既有思想性又有理论性。热度就是要强调研讨的题目和当今社会的热点相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研讨的积极性。关联度是指研学讨论题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相当的关联性,才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
(三)深入开展实践
实践能够扩展和深化认识,也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基本途径之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號)中明确要求,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实践育人,可以激发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也能够调动学校、社会等外生动力,实现内外统一,形成推动学生发展的同向力。
深入开展实践,要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学生思政理论骨干是实践的主体,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可以使学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形式的丰富多样性。精心策划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党性教育学习班”,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鼓励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自觉地、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此外,要组织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参与社会调研、开展志愿活动等,使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更广层面来说,能够更好地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
(四)重视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中所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养必须重视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红色文化的活力,使之成为育人的重要资源。
红色文化具有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属性。红色文化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红色文化运用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培育过程中。首先,要发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史料馆,走访历史遗迹和革命先辈,组织学生开展服务老区等志愿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当时的历史温度,体会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锻炼品格,磨炼意志。其次,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要积极宣扬红色文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骨干在经过自我学习和提升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进入课堂给其他同学进行宣讲,通过朋辈群体的效应,可以极大提高宣讲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政理论骨干的理论水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问题[J].理论与改革,2014(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3] 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责任编辑 晓 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