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18-06-11 08:45周莎莎赵磊磊王钰程玉周欢怡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大学生能力

周莎莎 赵磊磊 王钰 程玉 周欢怡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客观依据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对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与价值等方面进行判断的思维过程,一般由倾向和能力两个方面组成。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但批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现象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关。高校、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改革教学体制和学习方法,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能力

中图分类号:B8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5-0133-07

国内外学者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纷繁多歧,迄今为止,还未有一个明确的、无异议的定义。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客观依据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对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与价值等方面进行判断的思维过程。[1]其目的可以是解决一些问题、应对一些困难、了解一些情况或回答一些问题。[2] 2批判性思维一般由态度倾向(批判精神)和能力(智力技能)两个方面组成。[3]批判性思维倾向是一种谨慎判断的态度与创新精神,如勇于质疑、独立思考、充满自信、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理性分析等。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广视野、多角度的深刻透彻的分析技能。拥有倾向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基础。只有拥有理智判断的态度,人们才会产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意愿,进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能力是拥有倾向的直接目的。我们在进行系统学习之后会了解到许多批判性思维技能。我们在拥有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倾向与意愿后,就能运用这些技能,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目的是解决一些问题、应对一些困难、了解一些情况或回答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立足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以及其他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朋友圈、贴吧等加速了我们传递与获得信息的速度。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断给我们提供便利,也必然会将良莠不齐的信息带入我们的视野中。在当下,大学生如果只懂得被动接受信息而不加以辨别,那么这些信息只会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此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作为一个“领航者”为我们指点迷津,避免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中迷失自我。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心理的发展

有学生在访谈调查中提到“水课”这个概念。“水课”实际上是中国大学校园内普遍反响比较高的教育问题,指那些教学内容乏味,学生收获小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往往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注重的并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最终失去对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兴趣。

如前所言,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基础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倾向,是一种大胆质疑、谨慎判断、追求真理的态度。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习惯于被动接受和记忆教师所教授的统一的知识,而缺少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如此教授出来的学生是很难拥有独立的、善于创新的人格个性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要求课堂以學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与环境,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与多元个性。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绽放出个性的花朵。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思维分为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两大类。[4]17批判性思维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些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对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整合优化,再加上主体的特质因素,从而激发出主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了创新型人才,社会各行业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国家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我们主要以江苏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与访谈调查。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00份,回收165份。同时,随机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访谈。下面我们就问卷与访谈结果进行一一分析。

(一)问卷结果

问卷结果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2)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1.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以下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结果(见表1)。

总体上,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从平均分来看,在8个“个人倾向”题中,同学们的整体得分在2.5分以上,有5项在3分以上(含3分),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多数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倾向与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包括提出质疑、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追求真理等思维倾向。

以上的数据中,第一题、第三题和第四题平均分低于3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题与第四题的考查内容相似,都是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并用于提出质疑的能力。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很少会”或“从不”在课堂上或私底下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学生,占总数的33.94%;“很少会”或“从不”对理所当然的事提出质疑的学生,占总数的20.53%,这些数据都是不可小觑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现在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理性探究并分析问题,最终在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基础之上,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以是对现有观点的赞同,也可以是对教师或书本见解的质疑,或是对不解之处提出问题。总之,“提出质疑”是批判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证明学生在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代表着思维的活跃。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提出质疑、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校急需重视的问题。我们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高校

1.制定科学规划

我国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的能力。因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应该作为各大高校的教学战略受到重视。高校应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将批判性思维能力融入专业教学中,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2.开展教师培训

我国高校应该对各专业的教师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系统的、专业的培训,让教师们对于批判性思维有准确、完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倾向与精神态度,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技能。此外,各大高校可以联合举办批判性思维研讨会,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探讨批判性思维的理念、方法以及技能测试等问题,分享批判性思维理念运用于具体教学的经验。[9]

3.改善课程设置

(1)开设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与普通学科的课程不同:普通学科课程注重的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够用来从事或解决问题的思维态度与思维能力。所以,批判性思维课程并不重在教授程序性的知识,而是要强调学生养成一种批判精神与高层次的思维技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拥有组织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最终以此来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发现,逻辑学这门课程与批判性思维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逻辑教学以“逻辑精神”为基本宗旨,包括“求真、讲理、讲规则、讲条件、讲系统”五个原则。其中“讲理”为核心,就是“尊重合理推理与论证”,这是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内容相一致的。逻辑学教学若能够强化批判性思维的视角,专设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便能与专门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兴起形成联动互补效应。[10]

(2)将批判性思维理念融入思想政治通识课。思想政治通识课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改善原有的思想观念,并树立正确的能够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通识课程的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理论知识与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能否接受这些价值观并思考自身价值观的不足之处,最终克服错误的思想观念或偏激的思想情绪,批判性思维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

然而,如今这类通识课大多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教师管理起来比较难,课程内容也比较抽象难懂,此时,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之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不妨进行分组教学,并组织开展辩论或讨论,组织学生对于一个热门的政治议题进行开放性的辩论。在辩论中,论证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对方论点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过程。

(3)增设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是指根据某些学科的内在联系将这些学科融合而成的新学科。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不同学科的观点,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最后,将各种理念与知识融合成自身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跨学科学习是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STEM教育”是目前一种较新颖较典型的教育理念,具有跨学科的性质。“STEM”的四个字母分别表示“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数学)四门学科。通过“STEM教育”,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有一个STEM课程为“制作雨量器”,其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探索与学习了解如何观察天气并记录天气数据,了解天气数据的作用。通过实验“制作风向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测定风向,按照工程设计过程,学会雨量器的设计、制作与测量。[12]

4.优化评估体系和考试制度

这里的“优化”主要指“使多样化”。首先是评估体系多样化。高校可以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口头”测评与“书面”测评相结合、“量化性”评价与“指导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评价方式。例如:在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的课件实训课程中,授课教师就采取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口头”测评与“书面”测评、“量化性”评价与“指导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给出相关主题,要求同学在课后学习课件知识并制作课件,在课上一一交流,展示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发现。在每位同学演讲过后,教师都会对其进行指导性的评价,指出其演讲过程或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或不足之处。此外,教师要求写下每堂课的课堂笔记和交流心得。这样,学生的演讲展示能力、课件的制作学习能力以及总结性的写作能力都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最终的评价相结合。其次是考试制度多样化。高校根据各个学科的特征可以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等考试制度。例如:江苏理工学院逻辑学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的考试形式,这是一种有别于开卷与闭卷的考试形式,允许学生携带并参阅两张A4纸型的材料。逻辑学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半开卷”的考试形式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梳理课程的基本知识与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

1.提升教学能力

首先,各科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即批判精神,包括求真、开放思想、理性分析、大胆质疑和谨慎判断等。这种精神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魅力。拥有这种职业魅力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反之,教师若连批判性精神都不具备,何谈用这种教学方法教授自己的学生呢?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可以積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与研讨会,多阅读批判性思维的相关书籍,以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拥有熟练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

(1)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中“开放”有多种含义: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学生学习行为的开放和学生思想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教师以课程教材背景预先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并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最终在课堂展示自己的观点,要求有凭有据,鼓励观点创新。教学形式的开放是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辩论、实践、游戏、娱乐(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演讲和参观等多种形式。学生学习行为的开放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提出质疑和回答问题,可以任意组合小组进行讨论或辩论,也可以在演讲时充分运用教学工具,等等。学生思想的开放是指教师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去探究问题。

(2)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学科内容发现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得出探究的成果的一种探究活动。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事实和资料、辩证归纳分析、验证假设,最终综合概括分析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研究、探讨和分析问题。此外,无论是探究活动本身还是探究成果,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用任何合理途径进行探究(如实验、资料分析、讨论和计算演绎等)。探究成果并不唯一,只要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即可,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多的批判性成果与创新性的观点,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13]

(3)跨学科教学。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跨学科课程,增强专业课堂教学的跨学科性也是各专业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专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这种有意识的结合并不是无意义的“生搬硬套”,而是一种能将学科知识阐释得更加清楚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对知识背景的高度掌握和运用。例如:曹禺的《雷雨》一直以来是文学界的一个较为独特的作品,它的兼容性非常强。它的兼容性体现在对《雷雨》的阐述方法是多样化的,比如说,《雷雨》的背景中纳入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论述、荣格的原型论述、海德格尔《诗与思》中的诗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或视角。[14]

(三)学生方面

1.学会多元思维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许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批判性思维常常强调多元视角和多元思维,就是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事物的各个侧面进行考察,以从整体上系统地、深入地认识事物。

2.积极参与辩论

辩论赛要求参赛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准确、全面地辨析本方的论题,使自己的论据具有全面可靠的说服力,同时,还要知己知彼,分析对方论据的逻辑思路,找出其立场的逻辑盲点。[15]可以说,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强劲的辩手最应具备的能力,而辩论也是训练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最典型的方法之一。

3.有意识地进行批判性阅读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尤其是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我们每天的文本阅读时间大大增加。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刷新微信与微博的推送,查看各种新闻,可以用手机进行电子阅读。无论是通过纸张阅读还是电子阅读,我们大部分时间习惯于对文本进行粗略性地浏览,被动地接受或者记忆其中的内容,这并不是一种批判性阅读。大学生应该克服这种阅读习惯,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对文本有意识地进行批判性阅读,在分析作者论证过程的同时,判断其论证的科学性,即是否有理有据,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估,形成自己的见解。[16]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甄别良莠不齐的信息,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形成观点或策略以及自我纠正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丽,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教学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45-49.

[2] 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批判性思维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吴彦茹.混合式学习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8):83-88.

[4]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 江丽,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101-105.

[6] 陈韵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5):133-136+152.

[7] 江丽,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教学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45-49.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M].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9] 谷振诣,刘玉,朱素梅,等.第八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及培训班通知[J].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通讯,2018(41):28.

[10] 张建军.高阶认知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7):59-63+123.

[11] 刘汉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8(5):72-75.

[12] 李克东,李颖.STEM教育与跨学科课程整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7(10):3-10+13.

[13] 李正栓,李迎新.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实施的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49-56+95-96.

[14] 张一玮.跨学科视野中的文学概论教学[J].职业时空,2009,5(12):110-112.

[15] 盛新华.辩论与批判性思维[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4-18.

[16] 陈则航.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中国外语教育,2015,8(2):4-11+97.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大学生能力
大学生就业趋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