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认同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国家间政治关系的重要因素。文化认同是国家间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纽带,文化观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个人层面文化体现为对外决策中对决策者和民众的内在吸引和制约在国家层面文化被认为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和国家家制定对外政策的背景在国际层面文化可能形成国际合作也可能引发国际冲突且文化已经被作为工具和手段来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
关键词:文化;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依据
一、文化的概念
在国际关系研究环境中的文化概念,将国际关系环境中的文化认定为作为社会群体的人類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精神产品。这种概念强调人类本身的群体性,因此更加适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必须注意到,文化本身是无形的,但是其存在于国家各个方面的态度、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因此必须承认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渗透作用。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代表的是人类群体,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同一性,国际关系受到不同国家行为和认知的影响,而各个国家行为和认知的方式,则会受到本国或者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只有将文化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定义进行很好的诠释,并且将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恰当的定位,才能使文化发挥其积极的价值和功能,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文化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二、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中的“软力量”,在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中,特别是在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现代国家中,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很重要,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群体文化意识和价值参照系统,也要让一个国家的公民,找准自己的文化,认同本国的文化。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力量凝聚力需要的不仅是资源,体制和权利的保障,而且还需要将国家的精神进行整合。作为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文化对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实力的增强,以及实现该国国际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软权力的抗衡,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竞争的发展趋势。纵观历史与现实,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必须利用政治信仰,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等来提高国家的决心和战斗精神,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这样才能发展文化的内聚力并因此得到增强和整合,以此来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第二、文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
不同的国家、人民及其领导人都受其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反映在价值观、利益、习惯及愿望的不同。因此各国家的文化必然会影响本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人把文化比作是国家领导人决策的“导航仪”,领导人对国际关系的判断和决策都受着文化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体系与国际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伊恩约翰斯顿指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战略重点,而战略重点来自该国早期的或已经形成的经验,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国家或精英们的哲学、政治、文化和认识特性的影响。”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国家领导人对时事政策的看法,无论是个人或领导集体,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将文化作为参照。
第三、文化对国际冲突和合作的影响由于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构成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异质文化的挑战,不同文化的比较优势必然能做出回应。一方面,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已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作为文化核心层次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宗教和其他因素的排他性,一直是影响国际冲突的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积淀的同质文化更容易使文化的载体——民族和国家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并通过其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功能和亲和功能,建正联盟或加强合作关系。因此,同质或同源文化更容易促成国际合作。但同质文化的国家之间也会因为存在着文化差异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某些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并非在那些拥有同质文化的国家间就能轻易解决。当然,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既不能简单的说同质文化就会促进国际合作,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异质文化就会导致国际冲突。只能说,同质的文化有助于促成国际合作,而异质文化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并且这种冲突一旦发生就很难解决。
三、中国外交战略上的文化考虑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扬长避短积极吸收其他先进文明成果,为重新崛起的中华文明寻找准确定位。我们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价值,为现有的中国对外政策服务。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的价值观念。儒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推行以“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化》)的态度与他国和睦相处即使强盛的汉唐也未曾强行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国际社会,这种思想对抵制文化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推动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依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中华文化中推崇依靠“礼”“乐”以推动天下大同。这种观念认为道德手段可以突现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播,也有助于以交流和沟通为手段来达到融洽国际关系的目的。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历来主张“天人合一”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的和谐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破坏、资源保护等全球问题越来越多,中国的和谐民统一思想底蕴为国际社会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皆好的价值基础。
总之,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的潜能优势,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求同存异,力求国际交往中双赢系乃至多赢的局面是大有可为的。此外,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此外,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在吸收异质文化优良养分的同时注意防止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蚀有效保护自身的文化利益。
参考文献:
[1] 李荣静.浅析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的作用[A]理论与现代化,2004.
[2] 朱马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博弈[A]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
[3] 杨阳.浅析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
[4] 吴晓春文化外交:内涵、发展与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隐性的力量—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思考十堰职业指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作者简介:
柴喆,男,1988年2月出生,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