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火明
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科研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是省农业科学院的中心工作。我们在推进党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做到找准定位、体现价值,有的放矢、有所作为,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进一步拓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涵,发挥党建工作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党建工作
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来开展,保证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才能摆正位置,有所作为。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转变科研思路和目标。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科研提出的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三个面向”为统揽,不断调整优化全院科技创新方向。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我院对院立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立了种质资源创新和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公益性研究深化、高新领域拓展、特色产业培育、青年基金、优秀论文基金等专项,为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院在省内率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实现双轮驱动,推动我院“三农”智库建设,切实发挥好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谋作用。三是聚力全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我院围绕解决“川米不优”这一难题,加强从源头选育优质品种,成功培育出了川优6203,实现了在高产、抗病基础上的品质突破,解决了四川杂交水稻高产不优质的难题。同时,还育成了系列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和大宗农产品新品种,为我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品种保障。四是通过加强党建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人心,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精神阵地,大力培育践行“求实创新兴农利民”的农科院精神,认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职工读书活动,鼓励职工树立文化自信。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党建工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鍵环节。一是加强对成果转化的指导和谋划。农业科研院党委积极强化机制创新,不断探索有效的成果转化方式方法,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思路,着眼于为成果松绑和产出高质量的成果,着眼于打破单位内部束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开展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工作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使科技人员有更多获得感。二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转化工程。院党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院地合作为平台,遴选最新研发的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开展以川米优化、川油双增、川茶提质增效、川果转型升级、川菜出口创汇和优质安全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力争培育领军人才20人、国内外领先的成果转化平台10个、成果转化合作基地100个。实施“川米优化提升工程”,将形成的成果向全省适宜区示范推广,进一步扩大中高档优质稻面积,提升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川米品牌市场竞争力。三是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行动计划。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引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不同的农业生态区、经济区,遴选基础好、有代表性的15个现代农业示范县的重点乡村,实施“整村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行动计划”,融入现代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3S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及智慧农业与装备,整村(乡)推进建设一批农业现代化的科技示范基地,坚持走科技引领、产业振兴、效益优先之路。
围绕强化服务社会的能力开展党建工作
农业科研院所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社会,党建工作必须围绕服务社会这一目标来展开工作。一是服务社会的理念渗透于科研之中。院党委着力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全院广大党员职工树立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的理念,切实为农民的生产需求服务,为全省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由我院主研完成的《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年-2020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十大行动方案》由省委、省政府发文实施,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二是坚持服务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院党委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全院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加快推进我院农业科技进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聚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确定了“51133”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建设50个基地、创建10套新机制新模式、组织1000余名科技人员、直接帮扶3000户贫困户、带动3万户贫困户,依靠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助力我省贫困地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