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农村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用情、用功夫。本期刊发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叶学龄同志回忆当年在农村工作的往事,以飨读者。
“先栽禾后让路”
1974年4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正是栽插早稻的大忙季节。我像往常一樣,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推着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出了家门。
我是要到距县城十多公里远的秋溪公社去出席公社三级干部会议。一路上,看见公路两旁新栽的秧苗横平竖直,疏密得当,规格合理,心里十分高兴。但又想,公路两旁的禾苗栽得好,偏远的地方又怎么样呢?
当我骑车路过连城公社大兴大队时,看见离公路不远处的田野里有一群男女社员正在插秧,便将自行车龙头一扭,离开公路,拐上田埂,朝前骑去。谁知,车到社员插秧的田头,田埂上堆放着10多担秧苗,我便下车,笑着对迎面挑秧过来的小青年说:“小伙子,请你帮个忙,把田埂上的秧苗挪一下,让我过去。”
“帮你挪一下,你是什么人?”
“我是一个过路人,要到秋溪去。”
“大路不走走小路,你吃了没事,游手好闲的吧?”
此时我不想解释,更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微笑着与他商量。
正在插秧的另一个青年直言不讳:“牛作田,马吃谷,乡下人辛苦,城里人享福。不能让他过去。”
“哪有不让人过路的道理?”
“除非你帮我们栽一畦禾才能让你过去。”
我想,这小伙显然是在刁难人,但栽禾绝对难不倒我。于是问:“说话算数不?”
“当然算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放好自行车,脱掉草鞋,卷起裤筒就下田。社员们都停下手中的活来观看,只见我栽得又快又直,随着两脚交替移动,六行禾苗均匀地向后延伸,于是不断爆发出“啧啧”的称赞声,他们与我这个陌生人感情上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
那个刁难我的年轻人心里一惊,后悔刚才自己的鲁莽,也由衷地说:“这个人还真是个作田的行家!”
这里的生产队长扛着锄头从秧田那边走过来,老远望见田里多了个戴草帽的人,近前一看,认得是我,连忙喊:“叶书记,你怎么在这里?快上来!快上来!”
我抬起头笑了笑:“不行,我还没有栽完这畦禾呢!”
听到生产队长和我的对话,社员们都惊呆了。那挑秧青年悄悄地问队长:“他是县委叶书记?你怎么认识的?”
队长说:“我参加过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听过叶书记作报告。”
当我栽完一畦禾洗脚上田塍时,小伙子早已把拦路的秧苗搬开了。
队长一边同我握手,一边大声呵斥怯生生站在一旁的小伙子:“还不快向叶书记赔礼道歉!”
我笑着说:“不要怪他。大家都上来休息一下,我们开个简短的田头座谈会。”我想,正好借此机会,与农民兄弟交流一下,既了解情况,又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
社员们在田角处稍稍聚拢,有的站着,有的用斗笠垫地坐着,几个男的还拿下挂在腰间的竹壳烟袋抽起烟来。我也摘下草帽垫地而坐,先叫队长谈了一下春插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尔后征求大家对县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说:“我栽了一畦禾,你们每个社员给我们县委提一条意见或建议。这也叫等价交换吧!”几句幽默的开场白把大家逗笑了,社员们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了,场面也顿时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扁担不离肩,一天还赚不到一包烟;国家干部一份报纸看半天,一个月工资得我们干半年。”“作田人靠的是一双肩头两只手,一天不做就冇有。”
看到大家发牢骚,吐怨气,队长站在一旁急了:“叶书记,他们口无遮拦乱说,你莫见怪。”我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大家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吧!”在我的鼓励下,社员们又心平气和地讲了很多心里话,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打铁看火候,穿衣看气候,谈话看时候。我看到大家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觉得是自己该讲话的时候了。于是,我首先表扬大家的劳动干劲,感谢大家把自己当朋友,讲了那么多心里话。然后,话锋一转:“工人做工,农民作田,医生看病,老师教书,机关干部为群众办事,就像在马路上,有开汽车的、骑自行车的、拉板车的、推独轮车的,也有步行的,但大家都是走同一条路,叫社会主义道路,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不论哪个行业的人,都是在干社会主义,不能认为只有种田的人是搞社会主义,其他人就是光享福。比如:我今天是去秋溪公社参加他们的三级干部会,去作报告,你们栽禾,这也是社会分工不同。现在我栽了一畦禾,挑秧的小伙子你给我到秋溪去作个报告。”我的话音一落,社员们就对着那个小伙子起哄:“快去作报告!”“快去呀!”小伙子腼腆地低下了头。接着我又说:“刚才有人讲到机关干部养尊处优的现象,那只是极少数人,县委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情况:“县委常委除了两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其余都深入基层蹲点,要求蹲好一个点,抓好一个队,带好一个片,管好一条线,劳动60天。机关干部三分之一的人在单位处理日常事务,三分之二的人下到农业第一线,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话音刚落,大家热烈鼓掌。
一畦禾苗,成了社员与我亲密联系的纽带。一个座谈会,在我与社员间架起了信任的桥梁。临走前我交代生产队长,不要责怪那个小伙子。当我推着自行车挥手与大家告别时,社员们异口同声高喊:“叶书记,欢迎您再来!”
一路上我想,群众虽然有些怨气,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情况,因势利导,就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穿草鞋引起的误会
在临川工作期间,我下乡调查研究时通常都是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背一个内装笔记本的挎包,骑一辆自行车。这“四件宝”既实用又方便,天晴下雨都不怕,大路小路都可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有时,将草鞋一脱,就可以下田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当然,由于这身穿戴,也曾引起一些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