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国
红柯英年遽逝,令世人扼腕叹息。有人感慨:生命最大,何必玩命写作?有人叹气:写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把命搭上划不来;也有人揶揄:为了个茅奖,不顾性命,太看重名利了!以笔者同红柯多年交往观察,红柯不是世俗之人,尤其不是名利之辈。他的钟情用命写作,出于天然本性。他曾说过,他心里的故事就像新疆的葡萄,一咕噜一咕噜的。他不是硬写硬挤,不是苦熬型作家。他是天才的讲故事能手,他能把故事讲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既实际又浪漫,既有人间烟火又有神境缥缈,既有中国文学传统手法又富域外文学魔幻形式,他综合了贾平凹和莫言。他的作品,渗透了边塞游牧少数民族文学、关中周秦汉唐传统文学、现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和域外魔幻浪漫文学等多种元素。就此而言,红柯在当世的作家中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因而引起了极大的惋惜和悲痛。在他去世之前,至少有一、两部长篇在其头脑中已构思多时,可惜天不假年,我们再也见不到了。写作是红柯的宿命,是他的全部人生價值。这就好像作茧的蚕和犁地的牛,作茧和犁地是其天职,虽然有定然的结局等着,他们也自然其然,毫不停顿和犹豫。对于得奖和各种名利,红柯看得很淡然。他不是世俗之人,但也生活在人世间,他不排斥获奖,也希望获大奖。但根本态度是积极参加,顺其自然。他四次入围茅奖,从不去北京活动,从不找人托关系。他是明白人,很清楚明的暗的各种规则。他多次表示,我是一个凭良心守规矩的作家,只是凭作品说话。我不会活动,更不屑活动,也没有资本活动。以我看,如果红柯像某些“聪明”作家一样,稍稍拉些关系,茅奖多年前就拿了。不仅茅奖,如果翻译推介工作能够跟上,获取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很可能的。至于其不知道爱惜身体,拼命写作,这是他的致命弱点。他曾说过他的父母都长寿,他有长寿基因,所以不大注意养生保健,不大会调节劳逸。同时他对自身的心脏病危险了解不多,有点麻痹大意,这也是最后逝世直接的导火索。总之,红柯其人,属于天才型作家,生来就是写作手,他背上了用命写作的十字架。命矣!运矣!抑或定数矣?世俗与他无关,名利与他无涉。丧礼之后,此时此刻,我们追思这位不知疲倦用命写作,过早西去的骑手,面对他留给世人的巨大文学财富和无限痛惜,只能仰天长叹,徒呼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