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耘
坐落在成都市南门的武侯祠,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宇。然而,大门牌匾上为何写着“汉昭烈庙”呢?其实,这是成都百姓和官府“千年暗战”后的一个奇妙结果。
三国历史追忆的圣地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魏蜀吴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虽然只有百余年,却是英雄辈出、革故鼎新的大时代。其间留下的大量历史遗迹,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人文风貌,而武侯祠正好承载了国人对三国历史的最好追忆。
历史上,纪念诸葛亮的祠庙数不胜数,尤其在有三国诸葛亮遗迹的地方,基本都有。据专家考证,历史上,仅成都就至少有过7座武侯祠。
位于成都市南门的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
刘备陵寝始建于公元223年,诸葛亮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蜀王朱椿将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形成了蜀汉君臣合庙。后毁于战火。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是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原址重建的。
百姓和皇权的“拉锯战”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死后,由于蜀汉人民对他的热爱,蜀汉国治下的许多地方便纷纷上书,请求为诸葛亮修建祠庙,但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如果顺应百姓心愿给诸葛亮建庙,但这不合礼制,在成都建,怕冲了祖庙。于是,成都百姓只能“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
29年后,景耀六年(263),中书郎向充、步兵校尉习隆等再次上表刘禅,请求为诸葛亮建祠立庙,刘禅迫不得已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即便如此,后世数百年,蜀中百姓更是不畏皇权,开始四处为诸葛亮建祠修庙,甚至在刘备墓葬旁也建起了武侯祠。
明朝初年,蜀王朱椿看到“武侯祠”与“昭烈庙”并立,且刘备坟茔“孤冢累然”,旁边的武侯祠却“丹碧岿然”、香火兴盛,很不是滋味。他在为刘备整修陵庙时,开创性地提出了“君臣宜一体”,把诸葛亮请进了昭烈庙,置于殿东,关羽、张飞置于殿西。这样,既可树立皇威,也能满足百姓的愿望,还能带动昭烈庙的香火。本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但朱椿打错了算盘,最终百姓反而将昭烈庙改叫成了武侯祠。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主持重建武侯祠时,提出以诸葛亮附祀昭烈庙,与历代“专祀主义”不合,乃于刘备殿后新建诸葛亮专殿,大体上奠定了今天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基本规模和布局。
不管历代统治者用尽办法来强调代表皇权的“汉昭烈庙”,但百姓却始终称其为“武侯祠”。民国时曾有人專门写过一首诗来咏叹这件千年奇事:“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功烈,丞相功高百代思。”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