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研发:究竟哪款逃生产品适合你?

2018-06-11 10:00素材提供36safety微信公众平台编辑整理于萍萍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绳梯减速器高楼

(素材提供 36safety微信公众平台 / 编辑整理 于萍萍)

火灾逃生产品是与生命安全紧紧相关的救生产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大意。如果你决定要采购和推广这类产品时,就需要对相关逃生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有清楚的了解。逃生产品是否需要逃生者的操控?对此要作出正确的评估,才不会在推广中犯错误。在高楼火灾中,滚滚有毒的浓烟不仅会刺激逃生者的双眼,也会造成其呼吸困难,而瞬间即可杀人的高温更是随时在威胁使用者的生命……这一切都会影响使用者的行动,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对于逃生产品的操作必须要有简单、快捷的特性。另外,逃生产品在使用中会受到高温、喷淋水、浓烟中粉尘的影响,所以质量过关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火灾逃生产品不同于毒奶粉、地沟油等有毒产品,吃错后对身体的伤害一时间显现不出来,高楼火灾逃生产品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其在使用或训练中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可能会随时给使用者造成轻则至残,重则致命的危害。

1.逃生绳(消防绳)

逃生绳一般用于三层楼以内,需要逃生者抓握绳索进行操控使用。由于逃生绳较细,如果没有专用手套很难抓握,所以老、弱、妇、幼、病、残、孕人士就用不了。在消防演习中,逃生绳未见民众试用,若受过训练的人,使用八字环配合,可在更高楼层使用。所以向民众推广该产品时就要考虑它的诸多局限性。

2.逃生绳梯(软梯)

逃生绳梯在国外多用于三层以下家庭小楼的火灾逃生,逃生过程需全程人力操控。该绳梯传入国内后经过改进,其上增加了很多根支撑杆,用于绳梯与墙面撑开一段距离,便于蹬脚,也利用墙面解决了绳梯变形不好攀登等难题。不足之处:遇上阳台与阳台间的悬空,绳梯就很难攀爬,由于绳梯的柔软性,使用绳梯逃生的人必须经过训练才能使用,老、弱、妇、幼、病、残、孕人士很难使用该绳梯逃生。消防逃生演练中,不见民众试用。由于使用绳梯逃生的速度非常缓慢,逃生过程中也容易受到窗口突然窜出的浓烟、高温影响,使用者失控而坠落,也会给推广者、生产厂留下法律纠纷的隐患。因此该产品不适合在高楼火灾逃生中推广。

3.缓降器

缓降器由国外传入国内已有十多年的时间,速控机构采用摩擦阻尼原理控制逃生者身体缓降。该产品在国外基本上仅用于25米以内高度逃生,国内仿制的缓降器用于15-30米以内。在使用该产品逃生过程中,无需操控,所有人群均可使用,但该产品在固定安装时,悬挂的缓降器必需与墙面垂直,以便机芯内离心摩擦块呈理想工作状态来保证离心力的稳定,产生稳定的摩擦阻力。该产品最大缺点是:若长时间长距离工作,人体重力势能转换成的摩擦热使摩擦系数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失控状况,酿成人员伤亡事故。另外,该产品如果有水和油的进入,会瞬间打滑失控,为此生产厂家怕出事,不敢对机芯加注润滑油,造成润滑不好,结果可能会使机芯发热严重而失控,这使其可靠性指标变低,也因为这类缓降器下降过程中速度波动大,造成缓降人员旋转、摇摆,让人提心吊胆,担心出现失控事故。由于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其存放安全周期一般在二至三年左右,过期后必须更换摩擦材料。

4.恒速式缓降器

在央视十套《我爱发明》的第99期,《发明梦工场》20130919期等,展示了一种新型恒速式缓降器(速度误差±2.5%)。由国内航空救生工程师研制,该新型缓降器全部采用合金钢制造,也是国内唯一通过欧洲一百米高度,载重一百公斤检测的逃生缓降产品,它可直接浸泡在水、油中工作,因产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展示,使得欧美进口缓降器2016年从中国市场全面退出。从《我爱发明》中展示的多人从七十多米的高度缓降的视频来看,恒速式缓降器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逃生缓降产品,它解决了老式离心摩擦阻尼缓降器中存在的缺点,安装简便,使用灵活,所有人群均可使用,并可超载使用(可两成年人一同逃生)。由于采用全合金钢结构,产品存放三十年不存在安全问题。是一款可以放心推广的产品。

5.逃生背包

逃生背包是近几年由国外流传至国内的,见《我爱发明》20170217期,是为解决老式离心摩擦阻尼缓降器的垂直挂立安装问题而做的一种改进。在火灾蔓延的高楼内寻找缓降器的挂点,非常占用宝贵的逃生时间,且缓降器在使用中不允许摇晃,不得与墙面碰撞,以免碰撞产生冲击力影响缓降器中离心块的离心力而失控,为此,国外工程师采取将缓降器背在身上的方式,让机芯呈垂直状态,承载绳一端改成环状,这样寻找人体承载固定点就快捷很多。另外,房顶喷水及消防水枪的喷水也难对防水背包中的缓降器造成影响。不足之处:改进后,每个逃生背包只能使用一次,即只能救一人。使用背包逃生的人存在穿戴时间过长、在空中的姿态角度不对的问题,缓降的人体在空中是头朝墙,可承载冲击力的双脚却远离墙,缓降过程中,双手要不停地推墙,不然头部就会不断碰墙,造成冲击碰撞伤害,尤其是给昏迷的人使用,会造成极大碰伤。

6.尼龙管滑道

该产品早在十年前就流入国内,逃生过程中需要全程操控。滑道的逃生方法起源于航天发射塔的逃生方案,航天员在发射塔上等待进入航空舱时,若发射塔突发火灾,航天员可快速跳进身边尼龙管滑道降至地面逃生。由于航天员身着宇航服根本不在乎摩擦产生的高温,并且经过多次训练,逃生时不需要寻找管口,也不存在操控的技术问题。但这种滑道式火灾逃生方式给普通民众用来逃生,就存在摩擦热量产生的高温等很多问题。尼龙管在国外使用仅限在30米高度以内,在国内却宣传可至60米高度,不知道这个高度知否经过专业测试。尼龙管滑道另一缺点,安装点即逃生固定点,若被下方火焰封锁也不能使用。所以在高楼火灾中不建议推广该产品。

7.高楼火灾链式群体逃生器

该产品由中国航空救生工程师研制,在央视《我爱发明》第99期,《发明梦工场》20130919期中进行了演示,产品本身不怕油、水、泥浆浸泡,也不怕高温的特性,是一种令人放心的轻型高楼火灾群体逃生产品。

该产品的设计理念很超前,产品由承载人体重量的承载链和多个单人缓降用的减速器两部分组成,承载链起到建筑物外逃生通道的作用,该链能快速的固定在云梯车或大型吊车的吊钩上,给火灾大楼建立一条逃生通道,也可采用多种方式固定在楼房上方,也可灵活采用链推车固定,以便在楼顶灵活固定;多个减速器收放在不同楼层,当突发火灾时,承载链由楼上方放下,不同楼层的逃生人群只要扣上减速器,即可逃生,缓降过程无需操控,男、女、老、少均可使用,与链同时下放的安全绳可供逃生者抓握,提供二重保障,也能用于降至地面的减速器回收,再次使用。该产品非常适用人员密集的场所,性价比高,使用高度为60米,安全保质期30年。该产品不足之处:逃生者必须用几分钟就学会减速器与承载链的扣合。售价则根据减速器的配备数量不同而不同。

8.楼道升降机

近几年笔者见到一种通过楼梯通道逃生的火灾逃生方式,该方案通过对楼梯扶手改进解决逃生人群的体重承载。这种方案需要对楼内扶手进行改造,但在高楼火灾中,高温浓烟充满楼梯通道的情况下,此类逃生方案尚不清楚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9.高楼火灾救生舱

高楼火灾救生舱是一种建筑物外的舱式救生方法,在国际高楼火灾救生方案中,是一种公认正确的群体逃生方法,国外曾展现过几种方案,因为需要电力驱动,未见推广。2018年以前,国内也出现过火灾救生舱的方案,救生舱的承载人数一般在5人,并需要另一空舱做配重,救生舱安置在楼房顶部,需对楼房上方进行改造。火灾救生舱缺点:逃生人群必须逃至楼顶方可进舱逃生。救生舱在下降过程中不能暂停载人,且怕超载失控,使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另外,这种逃生方法需要逃生人群跑到楼顶再进舱逃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2018年1月19号,央视十套《我爱发明》展现了一种救生舱,由航空救生工程师发明,是一种安装快捷、安全可靠的实用方案。该救生舱采用专用速控机械对救生舱的缓降速度进行控制,每次可供十人进舱逃生,可超载百分之五十使用,该舱下降过程中可随机暂停如同电梯一样,带上不同楼层的逃生人群,救生舱的速控机还有失速保险功能,超速时会自动进行速控缓降,该救生舱无需电力驱动。其售价在三十万左右。

10.云梯车

云梯车有小型云梯车和大型云梯车,都属于救援设备。小型云梯车反应快,灵活,在美国被大量使用;大型云梯车目前国内最高可达101米,车重六十多吨,虽然大型云梯车在演习中和电视里时常可见,但是在真实高楼火灾救援现场中却比较少见,因为大多的楼房周边没有供云梯车支架的平地,即使云梯车赶过来,支架起来也要二十多分钟,这时火灾已处在猛烈燃烧阶段(10-20分钟),所以,大型云梯车好看而威风,行动起来却不方便。

11.无人直升机

在消防展会上,出现众多各种各样的无人直升机,大多数用来监控,若把无人直升机和恒速缓降器结合起来可解决不少高楼火灾逃生难题,是一个值得推广、研究的方法。

12.火灾避难舱

央视《我爱发明》20170826期展示了另一种避难逃生方案,避难舱采用钢板及防火隔垫材料制成,舱内安装有供氧设备等,在高楼火灾中,无处可逃生的情况下,躲进该舱,等待救援,避难舱可抵御舱外一千多度高温烘烤,由于该舱大而重,会给搬运安装带来困难,难以推广,其避难设计思想不如高楼中避难层实用而方便。

猜你喜欢
绳梯减速器高楼
劈木头,盖高楼
高楼万丈平地起
涨潮的时候
绳梯训练法在小学体育课的运用及效果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提高车辆减速器缓解可靠性方案探讨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绳梯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高楼逃生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ATB260 减速器箱体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