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军, 石 磊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2.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41]
综合管廊(简称管廊)监控系统对管廊廊体状况进行监控,保障入廊管线(简称管线)“宜居”空间;管线监测系统对各管线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综合管廊群”一般由同一规划片区内的若干个管廊组成,各管廊沿片区内各主干道路分布,并设片区控制中心,负责对片区内各管廊进行集中监控管理[1]。“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即各管廊监控信息及各管线监测信息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按需共享给管廊运维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综合管廊群”信息融合展示,即各管廊监控信息及各管线监测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并将报警信息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按需向管廊运维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进行推送。“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及融合展示有利于加强管廊运维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的联合应急处理,提高管廊及管线风险应对能力。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主要包括彩虹西路管廊、习友路管廊、柏堰湾路管廊、明珠大道管廊、将军岭路管廊、鸡鸣山路管廊及火龙地路管廊共7条管廊,总长约为20.29 km,为干线管廊[2],呈“东西向四横、南北向三纵”分布,并在鸡鸣山路与柏堰湾路交口设置片区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高新区7条管廊的集中监控管理。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分布图如图1所示。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主要为三舱或四舱,典型四舱断面如图2所示。入廊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讯、给水、中水、热力、燃气、污水等,各管廊概况及纳入管线种类如表1所示。
管廊监控信息由管廊监控系统负责采集、传输及存储。管廊监控系统作为管廊的附属系统随管廊建设而同步建设,对管廊廊体状态进行监控,保障入廊管线“宜居”空间。
图1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分布图
管廊监控系统一般可分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及通信服务系统等,监控信息主要包括环境监控信息、设备监控信息、火灾监控信息、安防监控信息及通信监控信息等。管廊监控信息如表2所示。
管线监测信息一般由管线监测系统负责采集、传输及存储。管线监测系统作为管线的附属系统,随管线入廊而开展建设,主要为各管线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
图2 典型四舱断面图
根据管廊分布特点及便于运维管理,分为三大监控片区,分别为北部监控片区、西南监控片区及东南监控片区、各监控片区概况如表4所示。
每个监控片区通过主干光缆与管廊控制中心建立通信,实现管廊控制中心与各监控片区信息交互。管廊监控系统与“城市生命线工程”(管线监测系统)前端感知系统各自独立,分别建设;中间传输系统利用主干光缆不同芯光纤分别实现信息传输;后端在管廊控制中心通过接口设备实现信息共享。管廊监控信息由管廊监控系统负责采集,并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按需共享给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管线监测信息由“城市生命线工程”负责采集,并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按需共享给管线权属单位、管廊运维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管廊监控信息及管线监测信息在管廊光纤局域网络覆盖范围之外均通过“城市生命线工程”专网与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实现信息交互。
表1 各管廊概况及纳入管线种类
表2 管廊监控信息
表3 各管线主要监测信息
图3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网络架构
监控片区监控范围长度/m北部监控片区彩虹西路管廊将军岭路~鸡鸣山路684鸡鸣山路~方兴大道1 299火龙地路管廊彩虹西路~望江西路1 119鸡鸣山路管廊彩虹西路~望江西路1 150将军岭路管廊长江西路~望江西路2 193西南监控片区鸡鸣山路管廊望江西路~明珠大道2 780柏堰湾路管廊将军岭路~孔雀台路1 800孔雀台路~方兴大道875将军岭路管廊望江西路~柏堰湾路2 204东南监控片区习友路管廊将军岭路~方兴大道2 177火龙地路管廊习友路~明珠大道1 894明珠大道~铭传路924明珠大道管廊鸡鸣山路~方兴大道1 204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信息融合展示架构如图4所示,从下至上共分5层,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及展示终端层。
感知层主要为各类传感设备,布置于管廊现场,用于采集管廊及管线运行状态信息。传输层主要为光纤局域网络,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信息上传控制中心,并实现控制中心与管廊现场的信息交互。数据层主要实现数据的分类处理与存储,为综合应用及融合展示做准备。应用层主要为与运维管理及应急处理相关的各类应用软件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应用层软件模块规划概况如表5所示。
展示终端层主要由综合显示大屏、工作站及手持式智能终端等展示终端设备组成,可实现控制中心“固定展示”及手持式智能终端“移动展示”。“固定展示”方式展示信息量大,“移动展示”方式拓宽展示的应用空间,二者结合,有效提高“综合管廊群”运维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
图4 融合展示系统架构
应用软件模块一期建设二期建设三期建设软件基础平台 系统配置、权限管理、数据库系统 — 数据传输加密管理、数据库加密管理数据接口模块 环境监测系统数据接口、通风系统数据接口、排水系统数据接口、照明系统数据接口、消防系统数据接口、安防系统数据接口、通信系统数据接口 数据上报接口 定制接口监控监测模块 监控大屏、环境与设备监控、消防监控、安防监控、通信状态监控、通信记录、测点实时/历史分析 — —运维管理模块 工程管理、管线入廊管理、人员出入管廊流程管理、维修管理、维护管理、巡检管理 维修/维护/巡检效率分析及流程优化、信息看板 维护机器人、设备运维成本核算、设备运维成本分析、运营成本分析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监控总览、设备档案、物资管理、设备变更记录、设备台账 设备质量统计分析、设备风险统计分析 —安全管理模块 安全总览、安全防范、人员定位、出入管廊安全 基建安全、管线安全、安全隐患分析 人脸识别人员管理模块 人员档案、人员资质管理、人员考核 — 人员成本核算、人员成本分析能源管理模块 — 能源总览、实时/历史查询、能耗统计分析 能源成本分析空间管理模块 GIS 空间信息录入、空间信息查询、3D —应急指挥模块 廊内应急指挥、应急流程、应急通知管理、应急事故分析 廊外应急指挥、应急专家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站点及其人员管理、应急演练 —辅助决策模块 — — 大数据应用分析BIM模块 — 基础建模、渲染处理、数据交互、场景分析 —移动端模块 基础平台、基础功能、运维管理 安全管理、运营管理、应急管理 其他
“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与融合展示,可以实现管廊及入廊管线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管廊运维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联合应急处理,提高管廊及入廊管线风险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