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金子友
碗窑,一个藏在大山里的传统古村落。
碗窑,没有远扬的名气,但是来到这里,
你会惊讶,会诧异在温州竟然还有如此古朴、完整、原生态的古村落,
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回到了明清时期。
也许正因为没有为盛名所累,碗窑才能以其古朴幽静秀气独处于青山秀水之间。
① 镜头中的碗窑村
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距县城约20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的碗窑古村落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300余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古村因其保护完整,以及独特的村庄结构,村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誉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碗窑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保存着十分完整的原生态的古村落形态,由于地处偏僻山区,这里空气清新,无比幽静,就连大声讲话都怕惊扰到整个村子。这也正如碗窑的性格,不张扬却低调奢华有内涵。碗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AAA景区。
碗窑像是一座山城,整个村落依山坡逐级而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碗窑在选址、规划、布局中十分注重风水。其选址遵从我国古代传统的“枕山、环水、面屏”的思想,依山傍水,沿山势山涧而筑,绿水环绕,形成“山·水·村”的聚落格局和藏风聚水的独立空间,完全符合中国建筑风水美学。
② 村落居中的古戏台
③ 沿坡而筑的古山村
▲ 碗窑的制瓷手工艺
▲ 碗窑三折瀑
碗窑是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中唯一一座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村落。以一种制瓷手工艺而支撑了一座村落300余年的繁荣,这在国内十分罕见。该村清代青花窑址保存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村周围山脚及下垟一带,烧制产品有碗、盆、盏、杯、瓶等,窑床设施和产品烧制、装饰等颇具瓯窑特色。其烧制作坊等原始设施,如水碓、瓷土漂洗池、沉淀池及窑床等遗址、遗物,尚能较完整地保存。陶瓷加工制作的厂房矮小,工具简陋,以水碓舂土,车盘以原木板制成,用手拽引。窑以砖土拱就,沿坡而立,层层叠叠,共有八九级。每件成品从舂土至出窑,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全凭手工操作。现尚存厂房十几间、龙窑一座。龙窑是碗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村内仅存的一条窑,同时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烧制青花瓷的窑。龙窑沿山坡而建,系砖土结构,全长约50米,宽约7米,因形状像一条长龙,俗称“龙窑”,由于依坡而筑,形成阶梯,也称“阶级窑”。
作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的碗窑也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地旅游局正积极地处理着开发与保护问题,虽然相对城市而言,碗窑古村环境有些闭塞,但是这里水源丰沛、土壤肥沃,想来符合古人地域偏僻、安居乐业的建村思想。从现代看来,这里依旧是个优美的居住地。碗窑,它并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将会在未来悄然绽放,承载着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