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音律,有着不同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的演奏方法,所以在小提琴的相关的演奏过程中,要综合使用不同的音乐,这也是本文所研究和总结的重点,希望能够为今后的一些演奏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音律;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216-01
前言
在小提琴演奏的过程中,要综合使用不同的音律,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小提琴演奏的效果,这是对于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层次,所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1、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音律
小提琴是从民间走来的,带着乡村田野的芬芳,平实无华的方言,纯朴善良的情感,而又经过思想、感情、艺术以及经济上的,甚至包括宗教政治的多种文化因素的锤炼,摆脱了早先的那種蒙昧的情怀,简陋的形态,初级的手法和朴素的语汇,至今上升为具有哲理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的艺术门类!小提琴的发展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音律的重要性音律的运用是一种声学现象。在小提琴演奏的过程中,以音阶为例,不同音律的音阶所具有的音高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也造成了小提琴音高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手指的按音位置进行调整,并以此获得不同的音高。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小提琴的音律为多种音律,并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1.1 不同的音律具有不同的特性
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人们发现和发明了各种音律。不同的音律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不能互相取代。由于小提琴上出现最多的是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因此,这里只讨论这三种音律的差异。
所谓音律即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音高和相互关系,这一乐音体系是以音阶的形式来体现的。不同的音律由于生律方式的不同而使得同样结构的音阶(如自然大调音阶等)于不同的音律中在音高上也有所不同。比如自然大调音阶中的三级音在五度相生律中是408音分,在十二平均律中是400音分,在纯律中是386音分等等。这种不同音律在音高上存在的差异,使得不同的音律具有了不同的特性。五度相生律由于是以纯五度的方式生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连接上显得特别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的方式生律的,因而在音的纵向结合上显得特别和谐,适用于多声部音乐。可是,无论是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都存在着转调不便的缺点,而十二平均律的最大优点就是转调方便灵活,在这一点上,刚好能够弥补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不足。
1.2 听觉的审美要求
音乐既然是艺术,艺术追求完美,因而听觉上当然希望这一艺术能够尽善尽美。对音准的要求同样如此。按照听觉习惯,欣赏单声部音乐和欣赏多声部音乐在音准上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欣赏单声部音乐时,希望半音靠得近一些,这样音乐的倾向性就强。而欣赏多声部音乐时,除了要求音乐横向进行的音准外,还要求不同声部在上下同时结合时达到最协和的程度,而遇到诸如半音阶似的乐句时,又需要半音非常平均,因为音程距离不平均的半音阶听起来是很不舒服的。要达到这些目的,任何单一的一种音律都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只有采用不同的音律才能满足听觉上不同的要求。这种听觉习惯,在欣赏小提琴音乐时当然也是一样的。所以,小提琴运用不同的音律演奏完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对音准的苛刻要求。
2、不同音律的运用与表现
实际上,小提琴演奏者从开始学琴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音律的问题。他们被教师告知在拉半音的时候,手指要靠紧,拉全音的时候,手指要分开得大一些,半音的位置并不取全音一半的位置,而是小于一半。这其实就是五度相生律的运用了。很多学生对小提琴上半音手指靠紧,全音手指分开得大一些这一点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所受的乐理知识教育是建立在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上的。在十二平均律中,全音之间只有一个半音,比如C和D之间的半音是升C或者降D,升C和降D是同样音高的一个音,其音高位置在C和D的二分之一处。可是五度相生律的半音位置是不同于十二平均律的。在五度相生律中,升C靠近D,而降D则靠近C,亦即升音靠近上方音,降音靠近下方音,因而,升C不等于降D,它们是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升C高于降D。升C到D为小半音,C到升C为大半音;反过来降D到C为小半音,D到降D为大半音。其它全音之间的半音情况也是如此。由于五度相生律中的大全音和小半音的音高结构适合于单音音乐,用这样的音高结构奏出的旋律自然协调,因此五度相生律的这种音高关系在小提琴上被广为运用,其明显的标志便是奏升音时靠近其上方音,奏降音时靠近其下方音。不过如果仅仅依据这一点就认为小提琴上用的五度相生律是完全的五度相生律,那就不确切了。请看例2,如果完全按照五度相生律,例2中的降C就要比还原B低,因为在五度相生律中,B比降C高一个最大音差(24音分)。而在实际演奏中,我们是把降C和还原B当作等音对待的,在音高上没有差别,用的是十二平均律的音高原理。其它一些五度相生律的音高规律,诸如增二度大于小三度,增四度大于减五度,增五度大于小六度,大六度大于减七度等等,在小提琴上也是不用的,演奏时把这些音程都看作是等音程,即增二度等于小三度,增四度等于减五度,增五度等于小六度,大六度等于减七度,用的也是十二平均律的音高原理。
小提琴运用纯律的情况和运用五度相生律的情况类似。一般认为小提琴在拉双音及和弦时要用纯律,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不确切的。我们知道,用纯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声部之间的声音协和,但是小提琴的双音中也有不协和音程,它们是:大小二度、增四度、大小七度。对于这些不协和的音程,应该怎样处理呢?由于不协和音程的不协和性,演奏时就无需寻找上下声部结合时的协和点,因为协和点是没有的。因此,遇到不协和音程时,是无所谓一定要用纯律的,用哪一种音律都可以。这时我们只要注意把不同声部的横向进行的音推准就行了。在协和音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
3、结束语
在小提琴的各个演奏环节,必须要注重更好地去运用音律,音律方面的准确的运用,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小提琴演奏的整体把握,所以这也是今后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非常要注意的一点。
参考文献
[1] 陈习.试论中国小提琴演奏技法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借鉴与吸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95-102.
作者简介
平秋卉,身份证号:340303199010301048。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