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矞 涂丹丹
【摘 要】赣南客家灯彩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客家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本文从赣南客家灯彩文化的现实出发,梳理了它的民俗功能和数字化现状;重点以数字技术角度对客家灯彩的数字化方式进行了技术、应用及意义探讨,并指出赣南客家灯彩文化数字化保护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当前的VR、AR及MR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非遗文化数字化方式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数字技术;客家灯彩;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18-02
赣南客家灯彩既有独特的舞蹈与灯饰艺术风格,又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现今值得学界去探究和学习的对象。然而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诸多非遗文化正在日益消逝,这需要多方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当前,非遗文化传统的保护方式主要是以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这类方式进行开展,显得不够全面和直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类前沿的技术手段将为客家灯彩保护与传承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方式。本文以数字技術为视角,在赣南客家灯彩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中做数字化探析。
一、赣南客家灯彩文化资源
赣南客家灯彩起源于南唐时期客家人的南迀。“从汉明帝开始,中原就有‘元宵燃灯之俗。客家人在南迀过程中把灯彩习俗带至赣南,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形成的一种集灯具、音乐、舞蹈、美术、剪纸、竹木工艺于一体的民间客家灯彩艺术[1]。古谚云:“中原灯形客家神,舞灯敬神祭祖恩,身背宗牌闯天下,千年做客灯伴行。”从中可以看出,灯彩作为赣南客家人重要的传统民俗事项,已经与客家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更是中华文化中的民间艺术。灯彩作为农耕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晶,对于客家人而言具有特殊的意愿,一方面灯彩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移风易俗的风俗民情文化。它是融合歌舞、技艺于一体的民俗活动,有着其独特的展示形式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作为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恶等情感的方式。除此之外,客家灯彩还有着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的社会功能,即具有表达功能、教育功能、礼俗功能和娱乐功能等社会价值。如塞万提斯所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赣南客家灯彩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实际需要的同时也美化了生活环境,更满足了客家人寄托情感的精神需要,更是美与用合二为一的完美体现。
然而,随着社会习俗的变迁和需求功能的改变,赣南客家灯彩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当中,现今还在坚守传承客家灯彩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客家人能够接受并继承这门手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如何面对赣南客家灯彩习俗的断代和传承问题?或许这将是一个比较常谈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非遗文化数字化方式的出现给客家灯彩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如今比较常见的数字化手段仅仅为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形式。这类单一的保存方式传达给人们的有一种只窥一斑不见全豹的既视感,难以表现细节,而且这样的文化传递没有环境的烘托必然会缺失很多信息。
二、赣南客家灯彩文化数字化技术
在赣南客家灯彩数字化方式当中, 21世纪所发展的很多先进数字技术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并形成有效的数字方式来进行保存与传播。其中,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当中的介入更是把传统文化的数字保护推进到一个新的高潮,如现代化博物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把历史从静态到动态、从虚拟到现实一一展示在人们眼前,这种把信息横向、纵向多维连接的展示方法使得博物馆不再是传统沉闷的静态博物馆,而是一个能够与人们交流互动的博物馆。当然,数字技术所呈现的视听体验将与文化在传统传播方式中有所不同。因而,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客家灯彩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中,不仅能够强化信息与文化的交流,更加能为观众带来多层次、全方位的体验。
当前,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主要包含硬件数字化采集和软件数字化再现等两个方面。在硬件数字化采集方面主要是指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非遗文化进行影像媒介、三维扫描、数据采集等方法,常适用于较为稳定、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2]。而对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多采用软件数字化等形式进行数字还原与再现,如大型传统节日及仪式形式、非遗传统生产与生活技艺等是无法使用仪器来进行数字分析、扫描并成像。因而,赣南客家灯彩数字化技术的实现需依托于当前各类数字软件技术,如大数据和软件优势,运用系列数字技术对赣南客家灯彩进行再现与还原,采用Photoshop、Maya、3dmax、C4D、Zbrush等数字表现软件,对客家灯彩文化进行实际形态及环境模拟还原,恢复和再现客家灯彩现象、场景、事件及过程,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实现客家灯彩可视化,实现与原事物完全相同的恢复和再现。同时,在赣南客家灯彩民俗活动的数字化再现中,数字技术可以运用3D建模、场景搭建、动作绑定、人机交互等方式,快速生成客家灯彩中的情景和行为,实现客家灯彩的虚拟再现、知识可视化及互动操作。而在灯彩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构建中,现实生活当中的数字“微平台”是主要的存在方式,它是不依赖于当前流行的单一互联网媒介,而是由PC电脑网络资源与移动网络资源两部分组成[3]。交互式“微平台”数字演示与存储是当前非遗数字化常用的选择,将客观、严谨地把赣南客家灯彩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地道及生动的内容以全面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眼前。
另外,通过VR技术,在电脑模拟所产生的一个三维虚拟世界,可以给体验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且能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赣南客家灯彩数字形式也将随VR、AR及MR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而创新。因而,虚拟现实技术在灯彩文化具体的运用中可以借助这种虚拟展示集虚拟现实、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手段于一体,将赣南客家灯彩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进行展示,以平面显示、全景显示或立体空间成像的方式,将声、光、电产生的效果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大众展示。
此外,赣南客家灯彩数字化的技术方式还可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上传到网络共享,借助网络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将客家灯彩文化通过网络推向社会,扩大传播范围。进而实现更为广泛的客家灯彩信息传播和交流,让更多的人对我们的客家灯彩增加了解,增强艺术兴趣,激发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
三、赣南客家灯彩文化数字化意义
数字化技术在赣南客家灯彩的保护与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灯彩文化资源的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等提供技术现实,并将灯彩无形的资源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下,为灯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平台,利用数字交互展示平台及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数字技术方式来积极解决传承的诸多难题。这种难题既体现在社会新媒体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冲击,又体现在非遗文化需要受到社会文化进程的洗涤与进化淘汰原则,即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对传统非遗文化中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的存在是某种意义上时代倒退的表现。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非遗文化生存的冲突关系与其说是社会条件的改变,不如说是背离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面对非遗文化的日益萎缩,而所幸庆的是现代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等数字复原和再现技术以及设备的日趋成熟,对如赣南客家灯彩文化般的非遗文化提供了先进保存与传播方法。对客家灯彩在数字化领域中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将传统的客家灯彩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制作成可视化虚拟产品,使人们可以在客家灯彩知识方面进行学习、交流与创新。
因此,数字技术对赣南客家灯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一方面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赣南客家灯彩的完整性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客家灯彩的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客家灯彩的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客家灯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客家灯彩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多与时俱进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进而跟上时代的潮流,继承和发展客家灯彩文化。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客家灯彩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保護手段,通过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客家灯彩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现代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不但可以把一些客家灯彩的档案资料如手工技艺、实物、照片、影像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使它们完整有序、便于检索,还能够整体地提升对客家灯彩保护的水平 [4]。
四、结语
数字技术对赣南客家灯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一幅宏图的前景,为非遗文化的真实将再次绚丽地重现在我们眼前。但是数字技术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是非遗数字技术的实现需要历经很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学术和技术的支持,对艺术设计方面也需要很高的造诣。其次是先进的数字技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从图像、建模、流程规划、形式设计及运行维护等多个流程,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运用数字技术对客家灯彩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遵循虚拟与客观同心的原则,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适度原则;同时还要有充分可靠的学术依据,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等方面。相信在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赣南客家灯彩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上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将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陈春梅.赣南石城灯彩的发展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3):68-70.
[2]龚进.VR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跃[J].信息技术,2015(12):49-50.
[3]王志强,王犹建,姚佩.“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双向驱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4):70-74.
[4]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