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新杰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作为促进小学阶段儿童成长的重要教育形式,有着其独特的教育性。本文从家庭教育的内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多角度剖析了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以期为我国父亲参与教养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父亲参与;教养;小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44;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8-0196-002
The Influence of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Paren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pils
——Taking Weifang as an Example
GONG Xin-jie
(Weifang College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261000, China)
【Abstract】Primary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education industry.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s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all types of talent at all leve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 family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childrens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powerful reference for our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Key words】Father participation;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fluence
0 引言
家庭和父母在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完整的家庭由父母子女组成,完整的家庭教育也不能缺少任何一员。家庭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也使得人们在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得不把自光投向更为宽广的教育生态,投向每一个影响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因素。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女性角色的转变与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不得不发生质的转变,无形中推动了人们对父亲参与孩子教养话题的关注,基于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用和当前现实中父亲参与的相对缺失以及孩子成长对父亲的迫切需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在潍坊地区展开为期一年的考察调研。结果表明:父亲们参与教养的认同度高,但实际参与情况较低,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受家庭、社会影响比重较大。
1 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1.1 对小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性别角色发展是性别化的一个方面。指个体不断理解和获得性别角色标准的过程。在社会和成年人的要求与期望下逐渐发展起来。具體包括三个阶段:(1)性别角色的萌芽及其基本形成阶段。(2)性别角色的扩大和发展阶段。(3)性别角色的重新形成阶段。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有着重要的影响。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雏形,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能够使儿童获得较多的性别角色行为。研究表明,如果男核在家庭中得不到父亲足够的指导与关爱,就会山现女性化的表现。同样,缺少同父亲交流和接触,对女孩的影响也是 巨大的。一般说来,女孩在性格形成时期需要父亲的陪伴 指导,以使她们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进而为她们的社 会化做好充分准备。其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在家庭中占据支配性地位,那么,对所在家庭男孩的性别角色以及性别同一性的发展会造成直接影响,他们可能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表现出更多女性化特征。研究表明,孩子在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更多以父母的性别化行为作为自己的榜样示范,进而发展出对性别角色及自我统一性的自我觉知。
1.2 对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影响
父亲自身的独特性使其有着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 而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导致儿童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母亲采取的方式更温和,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对儿童的活动范围限制较多;而父亲则更多地鼓励成就、鼓励独立,采取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通过身体运动与儿童互动,例如把孩子高高举起、爬攀登架、踢 球等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孩子勇敢、自 信、独立、进取、意志坚强等个性品质。 因此,父亲在儿童 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一个玩伴, 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 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孤独、抑郁、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 将其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1.3 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影響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儿童的陌生环境适应性。例如,在与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与父亲接触多的儿童相较于与父亲接触少的儿童而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要好,他们能够更快的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对陌生人的交流接触也会有更多的回应。Spivack(2001)的研究 中也证实了父亲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影响。他发现,父亲缺失家庭中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李丹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于克服困难宽容等个性特征,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被孩子作为榜样示范进行效仿,进而推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2 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网络版问卷后台数据显示,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父亲的教育程度和他对个性发展的支持程度做一个交叉分析,发现在各个文化程度阶段中父亲都是认真对待孩子的教养的。从问卷(附件1)中选择4,6,13题,其中第4题来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第6题来观察家长对教育教养的认识程度,第13题来观察家长对教育教养的支持程度。然后我们根据父亲的文化程度,来给其打分,小学1分,初中2分,中专、职高、高中、技校3分,大专、高职4分,本科5分,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6分。认识程度中非常重要5分,较为重要4分,一般3分,不太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支持程度中强烈要求4分,鼓励3分,无所谓2分,反对1分。
用SPSS来分析数据,得出:
从相关系数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跟支持程度相关程度较高,文化程度与认识程度的相关程度较低。
在KMO and Bartletts Test中,其KMO值达到了0.514,表示可以做因子分析.
数据调查分析显示,影响父亲参与教养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父亲自身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素养)、家庭因素(家庭收入、家人对待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社会因素(传统观念、辅导支持)。调查数据显示,就父亲自身方面因素而言,父亲的文化水平越高、职业越稳定,参与孩子教养的频率越高;家庭方面,家庭收入稳定居中,家人支持并鼓励积极,参与孩子教养的积极性越高;社会方面,所处生活环境现代化程度高,社区、学校、政府及有关部门辅导支持力度越高,父亲参与教养的时间投入度、认识程度高,反之,则偏低。
3 促进父亲参与教养的对策建议
3.1 父亲自身方面
3.1.1 改变观念,重视参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
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现实中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相对缺失。基于这种情况,作为父亲,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改变传统观念,真正肩负起教育培养孩子的重任,调整态度,树立正确观念,认识到参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儿童的教养中来。
3.1.2 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技能
就目前想现状而言,父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经验性与认识性欠缺,导致父亲在参与儿童教养过程中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去对待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自身技能有待提高。基于这种情况,作为父亲,应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有科学、严谨的心态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运用,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导向作用。
3.1.3 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良好榜样
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父亲是孩子通行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基于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用,作为父亲,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树立良好榜样。
3.2 家庭方面
3.2.1 创造和谐夫妻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这些说法都生动地体现了家庭和父母在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
3.2.2 夫妻双方注意意见一致性,提高教养质量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作为直接参与者,应注意在参与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及时、有意义的交流与反馈,合理交换意见,冷静分析,注意意见的一致性,提高教养质量。
3.2.3 家庭成员支持并鼓励父亲参与教养,不侵犯父亲参与教养的职责
父亲作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陪伴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应支持并鼓励父亲直接参与孩子教养,不侵犯父亲参与教养的职责,在必要时候提供恰当的帮助,为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护航。
3.3 国家、社会方面
3.4.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父亲参与教养提供政策性支持
在家庭教养方面,特别是父亲参与教养方面,没有任何政策性意见支持并鼓励引导父亲参与教养,这足以说明宏观大环境下,对父亲参与教养的不重视,甚至缺失。国家相关部门应跟随时代步伐与科研成果,提倡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教养,充分认识到父亲参与教养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父亲参与教养,给父亲更多的“假期”与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教养中来。
3.4.2 增加完善父职教育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父亲参与教养能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善用网络、大众传媒对社会的辐射与影响,通过开设电视专栏、期刊、线下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增加完善父职教育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父亲参与教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16(11).
[2]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 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3]周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及现状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李丹,崔丽莹等.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4(4).
[5]Michael E.Lamb.The role of the father[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Hoboken,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