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明内蒙古 打造亮丽风景线

2018-06-08 02:27■文/文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蒙古文明建设

■文/文 喻

建设文明内蒙古,就是要在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价值认同上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指南、为实现梦想插上翅膀,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夯实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建设文明内蒙古,筑牢全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认识建设文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文明内蒙古着眼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落脚点放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因此,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建设文明内蒙古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文明内蒙古,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既包括物质富裕,也需要精神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把经济的质和量持续推高做强,同样还应把精神文明推高做强。建设文明内蒙古,就是要在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价值认同上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指南、为实现梦想插上翅膀,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夯实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文明内蒙古,对于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嘱托。内蒙古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缺位。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失信失范现象,教育引导人们诚实守信,同时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服务精准扶贫,必须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补齐“精神短板”,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志气和斗志;服务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从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具体事情做起。可以说,在有效实施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文明内蒙古,就是要进一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贯彻到位,把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落实到位。精神文明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全区的中心工作,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多做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疏导情绪、温润心灵的工作,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更好促进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

建设文明内蒙古,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人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从一开始,就把落脚点放在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精神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市场经济存在利己性的一面,多元经济催生出多元多样的思想价值:有的人信奉金钱至上,认为金钱可以办成一切事情;有的人崇尚极端个人主义,置社会公德、公利以及社会责任于不顾;有的人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也有发展不平衡以及分配不公、干部贪腐等问题,引发了人们情绪焦虑、心理失衡等问题;网上网下更有不少是非不清、美丑不分的现象。建设文明内蒙古,就是要抓住突出现象、倾向性问题,开展有的放矢的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新风正气。着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真抓实干 切实推动文明内蒙古建设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征程,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干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在贴近实际、融入融合、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进步、弘扬文明新风、培养时代新人的有力抓手。一要增强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见事见物,更要见思想见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始终,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筑牢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有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等载体,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要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更好地疏导情绪、温润心灵,培育健康理性的社会心态。二要强化实践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平常、贵在入心、要在践行。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鼓励人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和各行各业的规章规范中,用法治的力量引领价值判断、维护公平正义。要管好用好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等道德实践基地,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三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坚持知行合一、持之以恒,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内容,努力形成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要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行动,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文明新风。要加强诚信教育,在便民服务中倡导诚信、检验诚信,引导人们感知诚信、领悟诚信。要抓好《志愿服务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四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学校做起、从孩子抓起。要适应未成年人的年龄和特点,精心设计载体,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未成年人熟记熟背24字,从小做起、心有榜样、学有目标。要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活动、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向。要着眼于分层次、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艺作品滋养人格魅力,用文化生活塑造精神气质。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一手抓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专业性文化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和农村牧区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提高利用效率和服务效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二要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作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写人民、演人民、为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责任担当,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和引导本地作家、乡土诗人、草根明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有骨气的文艺作品。组织好优秀文艺作品在区内外的展演、巡演、调演,创新办好草原文化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三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草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缅怀先贤、阖家团圆、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四要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推动更多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扎根沃土,服务基层群众。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化,引导人们养成阅读习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要扎实做好“戏曲进校园”“送欢乐下基层”“三下乡”等活动,把精美的文化食粮送到群众身边。

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功不可没。要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持续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要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根治破坏城市环境面貌的“顽症”和“痼疾”。坚持全域创建,推动创建工作从盟市延伸到旗县(市区),从县城覆盖到农村牧区,形成以市带县、以县带乡、以乡带村梯次发展的创建格局。要坚持依靠人民,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到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同时,让群众来评判,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使人民群众长期受益。二要抓好文明单位创建。要按照“巩固、深化、拓展、提升”的功能定位,以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行业新风为目的,在各单位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创建目标。要推动文明单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三要抓好文明村镇创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把创建文明村镇与实现农牧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乡镇(苏木)村(嘎查)社一起创。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提升工程”,破除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厚植乡愁记忆。四要抓好文明校园创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着力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高尚的师德师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五要抓好文明家庭创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庭。在持续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的基础上,评选一批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文明家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表率作用。道德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先进典型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一要选树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为主题,持续深化道德模范、北疆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选树一批先进人物。注重平常、注重日常,培育和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信可复制的示范点位、亮点工作和特色品牌。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多层面呈现典型事迹,多角度展示地方风采。要用好先进典型这一“精神富矿”,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用示范点位立体展现,让感人事迹广为传颂,让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二要学习典型,践行时代精神。要学习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学习典型经验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内涵,自觉以更高的标准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把崇尚先进、学习典型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开展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激励人们修身律己、锤炼品格,把良好的道德操守体现到日常工作与学习之中。通过典型宣传,引导各族群众讲述凡人善举、聆听好人故事、共话道德之美、共商发展之计,把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三要关爱典型,强化价值导向。尊重道德模范、礼遇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要健全完善对各类先进典型的嘉许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同时,要落实具体礼遇措施,在全社会切实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和礼遇先进典型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捍卫英雄模范,坚决有力批驳诋毁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的错误言论,共同维护先进人物的荣誉和形象。

猜你喜欢
内蒙古文明建设
《自由》
请文明演绎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漫说文明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