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从相对单一的教育向个性化、多样化教育发展,让家长和孩子有更多选择,这才有可能从最根本上减负。
近年来,每年教育部门都会发文“减负”。但在一道道“减负”令下,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却丝毫不见减轻。
到底是谁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是学校吗?学校3点半就放学了。是课外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觉得自己在“背锅”。是家长吗?家长更无奈,谁不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矛头指向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行多年,还是迈不过考试这一道关。声声减负令下,中小学如何从应试教育中突围?
培训行业大整顿
“最近一段时间,培训行业都觉得灰头土脸。”龙门教育董事、总经理黄森磊感叹,“社会高度关注,而且这次关注不像以前,以前更多是媒体或者地方教育部门关注,这次直接是教育部。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这么高规格的关注。”
不只是关注,教育部的整顿行动也在进行。自2月份教育部联合有关部委部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已有27个省份出台详细的专项治理方案,全国范围的专项治理工作正在推进。
5月9日至15日,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出7个督查组,赴各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
“我们这个行业是要反思的,毕竟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黄森磊说。这次整顿主要针对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纲超前培训等六大类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认为,现在需要出台一些行业规定,引导和规范市场,否则培训机构首先考虑的就是赚钱。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培训需求是出于利益需要被制造出来的,而且这个需求一旦被制造出来就会形成一种恐慌。
“整顿也好,减负也好,叫暴风骤雨,在短期里对培训行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有更长远影响的是高考改革。我们现在更多时间不是研究怎样接受整顿,怎么减负,而是研究教育部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黄森磊说。
他发现,这次高考改革之前,培训机构多数做学科培训。改革之后,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非常好的方向。
寻找正确的办学之道
虽然这次减负行动将板子打在培训机构身上,但其实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学校也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基层办学者来说,在减负方面应该保持清醒,和社会庸俗的应试教育体制据理抗争。”
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中学校长陈连林说,“学校要认识到学生的幸福支撑点在哪儿,认识到学校真正的价值在哪儿,认识到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核心支撑价值在哪儿,有了这个之后,才能寻找到学校正确的办学之道,而不至于偏离。”
今年,北京中考首次实施“3+3”选考模式。
陈连林认为,中考选科是从一个良好的愿望出发,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希望减轻学生的全科学习负担。但事实上,只要中考的考试录取方式没改变,对于减负的前景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
在北京市昌平教委发展规划科科长孟春雨看来,减负要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入手。现在在帮助学生发展方面,教师的能力水平相对薄弱。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怎么抓取知识,哪些是核心知识,哪些是核心技能,怎么教授,大部分教师的能力还不足。
“学校不光是简简单单的基础性教育,更多的是个学习中心、研究中心、文化发展中心,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学校不光教育孩子,也要教育老师、家长,要社区共同参与。”孟春雨说。
培养孩子做什么样的人
在学生负担重的背后,家长是重要推手。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送孩子参加各类竞赛,为了让孩子在升学中胜出,家长给孩子加上一个又一个筹码。
家长的理性在减负中被反复提及。“现在很多家长是以教育为名在控制,以爱为名在伤害。”张爽指出。
然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也无可厚非。在孩子的培养上,家长如何保持理性?
“每天问自己3遍,到底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张爽提出,她现在也是一名家长,对此有很深的体会,“这是所有人都要投入的事情,不能把责任放在别人身上,不能自己不改变。”
孟春雨认为,在幼儿阶段就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有些负担不叫负担,叫兴趣爱好,再延伸,再深入,再发展。“我觉得要抓住这个魂,然后从家长的认知入手。首先要明白减负不光是学校的问题,不光是老师的问题,更多是家长的问题。”
完善基础教育生态
多年来,中小学生减负从课内减到课外,要求学校3点半放学,禁办各类学科竞赛等措施似乎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看似是家长给孩子自主增负的主观原因,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及其在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失衡配置才是根本原因,而單一的应试选拔则是关键原因。
到底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人都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肯定不行,但联动起来很困难,往往是治了这块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所以需要系统治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晓鹏认为,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合适的教育,既适合孩子当下的发展阶段,也适合学生的个人条件,但这不是家长想要就能有的,反过来要求教育系统给家长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选择。
孟春雨提出,从教育的管理入手,一个是改革评价和考试,另一个是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完善基础教育生态。从相对单一的教育向个性化、多样化教育发展,让家长和孩子有更多选择,这才有可能从最根本上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