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华
推进分级诊疗,难就难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所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破解此难题的良方。
4月1日起,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彻底取消普通门诊,全面实现门诊专科化,意在使初诊下放到基层医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诊疗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上。惠州推进分级诊疗的动作,引发各界关注。
分级诊疗,通常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现实生活中,一些三甲医院看病就医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即使如此,很多普通患者也不愿意去基层医院、社会诊所就诊。推进分级诊疗究竟难在哪儿?
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固然是原因之一,疑难杂症增多也是一个因素,但主要还是大医院优越的医疗条件、高超的医疗水平和全面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更信任、更放心。如果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也能够提供更让人放心的诊断和治疗,相信许多患者不会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去排队就诊了。由此可见,推进分级诊疗,难就难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所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破解此难题的良方。
配置先进医疗设备。一些基层医院医疗设备落后陈旧,诊治手段单一,一些类似感冒发烧常见病的轻微症状,尚可凭借传统的“望闻问切”和简单的设备诊断治疗,面对一些疑难杂症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只能凭借经验“碰运气”,缺乏科学诊断依据。所以,配备相应先进诊疗设备,并有充足经费保障,通过系列检查能够得出科学结论,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药到病除。
提升医疗水平。先进诊疗设备需要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定期选派大医院“精兵强将”到基层医院挂职锻炼,搞好“传帮带”,有计划选送基层医护人员到大医院学习培训,以及疑难杂症的远程会诊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完善激励机制。破解推进分级诊疗的难题,也需要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特别是在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基层医护人员以政策倾斜,激发扎根基层工作热情,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建立一支思想坚定、医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医疗骨干队伍,确保既能留得住,还能干得好。
加快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信息有效互通,逐步推广“互联网+医疗”等技术手段在基层医療机构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科学安排三甲医院著名专家教授轮流到基层医院坐诊时间。尽可能坚持每天都有专家坐诊,做到预约、缴费、取号、检诊一体化,分时段就诊,分时段检查,进一步提高就诊效率,让普通群众都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从而有效缓解“看病难”。
基层医院配置先进的“硬件”和一流的“软件”,既能够治疗常见病,又能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对患者的病情不仅“看得准”,而且“治得好”。对于患者而言,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省时省钱又省力,谁还会跑几百里去大医院排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