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精神统领社区自治共治

2018-06-07 09:50:36静安区大宁路街道人大工委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宁共治人大代表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人大工委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辖区面积6.24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居住、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多元社区。在“国际静安 圆梦福地”总目标的指引下,以法治精神统领社区自治共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成为大宁路街道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有形式和鲜活实践。

一、实践与成就

大宁路街道作为社区基层组织是民生工作的第一线。为助促“法治静安”建设,打造社区“共同体”,大宁路街道以法治精神统领社区自治共治,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经验。

一是创新街区治理形式,组建“邻里中心”“睦邻点”“公共客厅”,实现社区居民的合作互助,打造“社区共同体”。二是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的综合服务和协调作用,成立具有示范意义的“人大代表之家”,建立涵盖辖区的“人大代表联系点”,组建人大代表“智囊团”——“民生事务顾问单位”,搭建形式多元的代表展示平台,为市、区人大代表充分履职和社区居民广泛深入参与日常政治生活提供了坚实平台。三是科学配置和优化社区自治共治资源,充分发挥居民区“1+3+X”的自治共治模式,积极调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广大居民等多元利益相关者更深地参与社区治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充分实现了民主协商,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合作体。

二、面临的新挑战

全面提升社区共治水平,促進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社区各利益相关者的联动机制仍不能较好地满足社区自治共治诉求,如社区公共用地的使用、停车位的规划、老旧公房电梯的安装等,现有机制在及时沟通、有效协调、尽速解决等方面尚存不足。

二是社区自治共治措施的创新仍显不够:绿化面积、公共用地使用等出现争议时在解决方法选择上仍局限于借助政府部门力量进行调解和处理;社区自治共治主体较少采取《居民公约》《社区公约》等民间规范;社区自治共治主体还不能时刻从法治角度处理解决问题。

三是社区自治共治的信息公开、程序透明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有关社区基础设施改造、物业公司经费使用、各种专项经费支出等信息和程序亟需进一步公开、透明。

三、发展的新征程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和创新举措,以法治精神统领社区自治共治并推向更高发展阶段。

一是创新社区治理理念。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社区治理突出短板补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共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服务设施、物业服务管理等短板,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要开展法治宣传,通过人大代表下社区的契机,向选民开展普法讲座,提升社区居民法治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代表视察督查,聚焦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继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组织牵头、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作用,不但使人大代表能够紧密联系群众,更要发挥好沟通桥梁的作用,使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得到回应。要推广“邻里中心” “睦邻点” “公共客厅”治理模式,制订社区公约与行为规范,积极调动社区各相关利益者参与社区共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共治信息公开与程序透明。充分利用大宁社区报纸、宣传栏、“大宁人大代表之家”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及时更新信息。信息内容不仅要有民生问题,还要有代表建议意见及其解决情况。让社区自治共治的信息与程序展现在阳光里、公众下,接受社区的监督。积极培育社区居民、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思维、法律途径、法律规范解决棘手问题,要依法、依规则办事,依法、依规则参与。

猜你喜欢
大宁共治人大代表
“多元共治”乐融融
这你都不知道
思维与智慧(2022年4期)2022-04-02 12:44:14
这你都不知道
这就是我的家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50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1-18 04:58:14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4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6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