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农村委:推动解决瓶颈问题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06-07 09:50:36曾德云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房调研农民

曾德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近,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将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点调研项目,深入田间地头、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休闲农业经营项目开展调研。

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推手

《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本市在全国率先制定的第一部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条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农业与农村委先后赴松江、闵行、浦东、宝山、崇明等区调研座谈,听取意见建议。1月12日,召开徐汇、长宁、静安、普陀、杨浦等中心城区有农村集体资产的“五区六镇”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市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重点环节、重点内容,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登记等,制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增强可操作性;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加社会的知晓度;要制定好经济合作社的《示范章程》,区里希望市农委对制定《示范章程》提出指导意见,各区级主管部门细化完善,提供给各经济合作社;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地位不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要推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如免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相关的契税和印花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探索区镇两级人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方式等。大家普遍呼吁,要通过开放共享、产业融合等方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下一步,调研组建议召开本市条例贯彻实施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督促区镇两级政府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在下半年开展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督促和推动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上海纯农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加快都市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3月15日,农业与农村委赴金山区廊下镇开展调研,与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及农业与农村工委联合开展调研。调研小组一行实地察看了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海国荣果业专业合作社(天母果园)以及江南莲湘、金廊马术农庄、星空度假营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并与光明村村委会、蟠桃种植农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金石公路果林带的现状和果农的意见建议,还听取了廊下镇党委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情况的汇报。

调研组了解到现代农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廊下镇光明村村委会和果农代表迫切希望,上级对金石路经济果林产业带加大扶持力度,对基础设施加以改造,增加经济果林补贴标准。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建设双孢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隧道与菌种厂,总投资达1.1亿元,尚有2000万元资金缺口,因合作社基地属于农业用地,无固定资产抵押,无法获得贷款融资。“江南莲湘”民宿原为生产队集体仓库,因土地性质问题,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证,该民宿如何合法经营、规范发展,值得思考。金廊马术农庄和星空度假营是廊下农业旅游的特色项目,因建设用地指标限制,旅游集散中心、餐饮、住宿、马舍等建设用地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调研结束后,农业与农村委积极沟通联系,推动瓶颈问题的解决。关于金石路经济果林产业带果农呼吁的补贴政策建议,金山区农委拟修改区出台的政策文件,调高相关补贴标准;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金山区拟通过中小企业担保的方式予以解决;金廊马术农庄的建设用地已纳入规划,有望得到解决。同时,农业与农村委将持续关注,推动有关部门将现代农业建设用地指标真正落地,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与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动发展,在不破坏农田的前提下开展特色农业经营。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2月8日、3月1日、3月8日、3月15日、3月21日,农业与农村委以“生态宜居”为主题,将农民建房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分赴松江区新浜镇,浦东新区航头镇、惠南镇、祝桥镇,金山区廊下镇,嘉定区华亭镇等地开展大调研。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联合参与了调研。调研小组察看了新浜镇胡家埭村,航头镇牌楼村、惠南镇陆楼村、祝桥镇星火村,廊下镇光明村,华亭镇毛桥村、华亭村等,并与相关部门、镇村干部以及农户代表进行了座谈。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本市郊区农民住房大部分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当时工程标准低,房屋质量不高,现已经十分破旧,急需改造。有的农民反映:房屋不能安装空调,因为墙体一动就成窟窿,空调机无处安放。情况严重的房屋主体已经倾斜,靠安装支撑勉强维持,已经成为危房,许多农民希望以旧翻新改善住房条件。有的农民子女长大结婚生子,居住十分拥挤,希望能分户新建住房。有的三峡移民子女长大成家,要求增加住房得不到满足就上访不断。虽然农民建房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大部分地方已经十多年没有批准农民建房或翻建住房,许多农民群众对此颇有怨言。

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部分地区村庄规划滞后,土地、房屋管理部門无法根据规划批准农民建房;村庄规划水平普遍不高;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对农民建房的建筑面积标准控制较严,与农民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各级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开展农村道路、乡村河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高标准制定农村村庄规划;尽快制定农民建房的管理办法,适当增加农民建房的面积;积极引导农民建房需求,比如,可由政府免费提供农村建房的设计图纸,对选用设计图纸、符合规划的农民建房予以适当奖励,从而引导农民按照规划建房,逐步形成一个地方特色村容村貌,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月29日,农业与农村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赴青浦区练塘镇开展大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徐练村、东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万亩高标准设施良田,并与相关部门、镇村干部和农副业公司人员等进行了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练塘镇属于纯农地区,是上海市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经济发展面临“一产只能种、二产不能动、三产空对空”的局面。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随着粮食价格下调,农业产值连年下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深、附加值不高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田间道路不能适应粮食不落地的运输要求,道路通行能力不够,部分村存在公交盲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现有22个经济薄弱村的综合帮扶造血项目,投资回报率不明显;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不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等一线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镇社区公共服务等平台功能设施相对滞后;农民建房、改造需求突出,但得不到满足。

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加大对纯农地区支持力度,返还每年税收中市级的部分用于生态建设,增强青西地区造血能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安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解决用地指标问题,在公共服务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乡村休闲旅游设施等方面的用地指标给予支持解决;尽快制定完善农民建房管理办法,允许保护、保留地区的农民建房和改造住房,改变农村住房散落陈旧现象;加快推进交通路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练塘镇对外交通不便的现状。

猜你喜欢
建房调研农民
蜂房的建造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为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农村建房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山西摸排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50余万个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帮人建房丧命 引发赔偿之争
公民与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10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