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川燕 边丽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眼耳鼻喉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是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所引起的相应并发症。同时也是在眼科中导致患者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而推行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强当前的预见性护理工作,当前此种疾病的患者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所以我科为了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大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我科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如下所示。
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80,其中男患者的人数有101例,女患者的人数有79例,男性占总患者人数的56.1%。180例患者中的年龄大致分布在5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9±3.53岁。现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90人,两组患者的血型、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预见性护理干预。现将具体步骤如下报告:
1.2.1 对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正常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经过权威学者证明,在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前及时对患者实施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从而将患者的致盲率降到最低[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之前,对患者的身体应当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同时结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健康行为的护理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2.2 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卫生宣教:护理人员为了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还应当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浓化宣传氛围,提高患者主动了解病情的意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早期宣教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习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让护理体现出整体的人文性,此外还要创新护理的形式,可以开展讲座进行演讲,可以举办活动让患者进行交流,可以进行家庭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等,总之,通过宣讲让患者更加了解病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1.2.3 避免诱发因素:通过宣讲或者其他普及渠道,让患者了解病情产生的诱发因素,让患者在生活中提高注意力,避免诱发因素加重病情。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和全身护理,有效预防病情的发生或加重。
1.2.4 整体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对全科护士进行素质教育培训,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更深入的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起因、发展、治疗、转归以及专科疾病的常规护理,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关于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技能,协助护理人员制定关于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方案。(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营养状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健康的针对性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多食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材,建议患者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确保患者饮用足够的水分。确保病情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忌食含糖丰富的食物和油炸型食物。(3)运动指导:护理人员也应建议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协助患者制定慢跑、散步等运动计划,这对患者充分发挥药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4)血压控制: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高出现急性出血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患者的血压应保持在140/90mmHg以下。(5)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以及空气的流通,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门护理,定期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对于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护理工作,避免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导致视网膜脱落。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空腹血糖值以及DR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评价采取评分制。
用SPSS10.0对所得数据纳入表格,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空腹血糖值以及DR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此种疾病主要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近年来此种疾病的增长率逐年加大,具有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医疗费用逐年递增的原因,对社会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3]。若此种疾病不能及时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会对患者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持续性损害[4],为此我科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上防止或减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我科的整体护理治疗水平。综上所述,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并在医院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和鼓励。
[1]阳桥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J].医学综述,2017,15(5)428.
[2]李兰兰,巴日格其,张天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3(6):62-66.
[3]刘卫,张勇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华护理杂志,2017,29(5):352-357.
[4]李玉娟。李桂荣,魏颖,等.糖尿病患者眼部首诊视网膜病变程度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7,23(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