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婷
(黄石人福医院儿科 湖北 黄石 435005)
感染性心肌炎有真菌、立克次体、病毒、寄生虫、螺旋体和细菌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儿童患病后,病情通常轻重不一,病情较轻的患儿,其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一般需要发展至慢性期产生扩张型心肌病才能够被发现,而严重的患儿极易因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力衰竭而发生死亡。本研究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本次选取的58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心肌炎患儿,其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有关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并已将对本次治疗药物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具有肝肾功能异常、癌症或脑血管疾病的患儿排除,此次58例患儿的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其中,参照组:男女患儿分别有16、13例;年龄在1.5~11.5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45±1.17)岁;病程在5~28d之间,病程平均(13.14±2.36)d。研究组:男女患儿分别有15、14例;年龄在1.5~1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49±1.13)岁;病程在5~29d之间,病程平均(13.21±2.30)d。对上述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有关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组患儿的差异不明显(P>0.05)。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下开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辅酶A、利巴韦林、辅酶Q、青霉素抗感染等,并按照患儿的具体状况,采取电解质调节、抗心律不齐等药物。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磷酸肌酸钠:0.5mg/k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99),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成效予以对比和分析,临床成效分为:患儿治疗后,其在心电图以及心肌酶指标方面均无显著改变为无效;患儿治疗后,其在心电图以及心肌酶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改变为有效;患儿治疗后,其在心电图以及心肌酶指标方面均恢复正常为显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和显效率之和。
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成效进行对比。当检验结果(P<0.05)时,则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75.86%<96.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成效[n(%)]
心肌炎在小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是因为小儿具有较为旺盛的代谢,其对于病毒和细菌较为敏感。小儿心肌炎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患儿产生呼吸困难、气短、血压降低、心慌、胸闷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患儿的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该疾病治疗上,临床通常注重患儿心肌损伤的减轻和心肌的保护,往往利用常规综合治疗来对患儿的心肌功能进行改善,但无法取得满意的整体疗效[2]。
刘秀芹等人[3]在研究中指出,对于小儿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可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研究中,治疗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75.86%<96.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了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疾病中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磷酸肌酸钠是一种可以保护心肌缺血的高效供能物质,能够促使心肌细胞膜达到完整以及稳定,并降低细胞膜磷酸酯的降解速率,可以对心肌细胞中高能磷酸盐的含量进行提升,以此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持机体内磷酸水平,使患儿的心肌代谢得到改善,并促进再灌注损伤的降低。同时,该药物还可以对缺血区域的传导能力进行提升,从而使得该区域产生的电生理紊乱情况得到纠正。此外,磷酸肌酸钠还可以发挥较好的抗心律失常效果,可以使得心肌得到收缩,以此发挥显著的抗血栓作用。林志波等人[4]在研究中称,当人体心肌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发生降低,就会阻碍人体心脏的舒张功能,而磷酸肌酸钠能够对人体冠状动脉的血管进行舒张,使得人体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得到提供,从而促进人体心肌供氧量的改善。
因此,在小儿心肌炎的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对于患儿疾病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可以取得显著和满意的治疗成效。
[1]赵晓红,罗广立,华祯.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110-111.
[2]张倩.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125-126.
[3]刘秀芹,葛敏.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6):131-132.
[4]林志波,朱文艳,邓国雄.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用于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