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浩然 魏吉丽 周静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急诊的床旁超声检查是作为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上的一个补充,在当今的临床诊断当中已逐渐的成为紧急的心脏疾病相关突发事件的协助诊断手段[1]。以往对急诊的收治重症患者因院设备及医疗环境的限制,多是需要靠临床医生的经验结合进行患者抢救以及治疗,往往需要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实现之后再进行检查[2]。这种模式造成了过去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了解往往不够及时,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3]。但随超声的设备更新以及相关医疗技术发展。便携式床旁超声的出现也逐渐的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极大的帮助。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10例疑似心脏疾病患者的资料展开分析,探讨床旁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及具体应用价值,现作报告如下文。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110例疑似心脏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临床怀疑或是排除心脏疾病的要求进行检查。患者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结构为19~77岁,平均年龄41.28±8.72岁。患者主要的所属科室中,64例为心内科收治患者,13例为ICU收治患者,11例为急诊科收治患者,8例为呼吸内科收治患者,14例为其他科室收治患者。其中58例患者为突发胸闷、胸痛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明确或者排除为其他的诊断的疑似心脏疾病而进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52例患者为怀疑心脏疾病但其他诊断结果不明确,而进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存在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应用便携式的彩色超声诊断仪(GELogiq-book),其中超声探头频率设置1.8~3.4MHz。在进行检查时,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其具体的检查体位。超声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各个心房、心室腔的大小,心室壁厚度,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心室运动情况,心脏瓣膜以及其血流的动力学情况、各大动脉的位置关系及动脉内径情况等。进行床旁超声检查之前,仔细的了解患者的具体病史,在进行床旁超声检查结束之后,及时的将超声获得的具体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临床医师。
记录具体超声诊断结果,诊断类型及诊断阳性率等。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计数的资料如诊断阳性率、各疾病比例等采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研究采用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急诊床旁超声检出的阳性患者107例,床旁超声诊断的阳性率97.27%,当中93例患者超声诊断心血管异常,9例患者超声诊断胸腔积液,5例超声检测未见有异常。结合临床的诊断结果,超声诊断相符心脏疾病79例,诊断符合率为74.3%,其余31例患者均经过修正或者改变临床的诊断决策结果。见表1。
表1 床旁超声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
临床上,急诊床旁超声检查通常被作为是常规超声检查的一种拓展方式,该检查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因床旁超声检查能够及时、便捷地对诊断的结果进行相对准确的提供诊断以及鉴别,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本次研究中应用床旁超声检查的患者主要来自急诊室、CCU、ICU以及手术室等重点科室。床旁超声检查在进行明确诊断、心脏功能评估、心室壁运动探析等方面都能方便、准确且快捷的提供信息。同时,床旁超声检查在手术室以及抢救室当中都能随时应用,因此其也不会影响到手术进程或者抢救的过程,其常是用以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的必需手段。
本次研究中,对110例疑似心脏疾病患者展开床旁超声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检出的阳性患者107例,床旁超声诊断的阳性率97.27%,其中93例患者超声诊断心血管异常,9例患者超声诊断胸腔积液,5例超声检测未见有异常。结合临床的诊断结果,超声诊断相符心脏疾病79例,诊断符合率为74.3%。结合临床诊断结果分析,有8例肥厚性心肌病与8例先天性心脏病,1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以及5例夹层动脉瘤未被床旁超声检出。探究发现临床应用床旁超声对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以及夹层动脉瘤较难进行检出。同时,研究进行床旁超声主要误诊的类型是急性心肌梗死、胸腔积液、风湿性心脏病等,在此类疾病上仍相对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在进行应用的过程更需要结合实际诊断结果进行判断,以实现精确诊断,尽量避免误诊。但是床旁超声的高阳性率也提示了床旁超声在诊断检测当中具备一定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急诊床旁超声在急诊疑似心脏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以及鉴别中提供了相对快捷、安全且可靠的资料,急诊床旁超声具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1]杨靓,张向阳,吴春波,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中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3):284-285.
[2]曹耀辉,邹梅,汪学琴,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兵团医学,2016,49(3):16-17.
[3]鞠萍,孙红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7):8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