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成
“心中有景象,出言有形象,连说带比划,带着观众去想象”,“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全凭一张口”。“设景布位”,山东快书演员食指一指,告诉观众“景”就在那里。曲艺表演分一内一外两部分,一是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二是演员的内心感受部分。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可以口传,深藏在心灵深处的感受只能靠心授。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心授”上,这里说的心授不是学生用心接受,“心授”是指怎样把内心的感受教授给学生。“心授”这一概念即使在业内也使一部分人心存疑惑。曲艺表演也是一种思考现象,心授需要解释思考,而解释思考则需要把心灵深处的感受作出精准的专业标记,这个标记称之为专业学术术语。学术术语解释思考最有力量,这种力量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笔者试图将以往研究过程中曾作过的标记罗列几则,请方家指正。
一、心象速递
“呵,好大的山林啊!”演唱这句唱词的时候,演员要调动阅历、情绪等记忆,在心中树立起一处“好大山林”的景象,演员心中的景象称之为“心象”。调动艺术手段,将心中的景象瞬间传递给观众,使观众产生想象的过程称为“心象速递”。
在这里心象是思考的成果,速递是将思考成果传达给受众的能力。“心象速递”从概念上解释了艺术的灵魂和手段。但必須清楚,心象不单指心中的景物,它还包括所讲述故事的时代背景、叙述的基本情绪、人物性格等等,这些都需要以饱满的心理形象作为支撑。由于曲艺“一人多角”叙述表演特性,曲艺演员“心象”的饱满程度相比戏剧描述的“心理依据”更加细腻多变。
“心象速递”的概念如果成为被普遍认可掌握的学术术语,对解释内省引发顿悟有积极的帮助。落实运用到各个曲种教学中时,曲种的不同特色又会演变出意想不到的标记,产生新的阐释。如山东快书和快板书是否也可阐释为“心象快递”?快,不但有节奏和速度含义,还涵盖了喜感的艺术情绪,“将心中的景象快乐地传递”等内涵。
二、情颤点
“心中有活人,出言人才活”,“言险而惊,言寒而栗”,“不温、不火”,“感觉到位”……这些说法都在试图描述表演中情绪的准确程度,可又总让人觉得云里雾里找不到具体。描述的高境界应该是让人瞬间找到具体感。这要感谢山东快书大师高元钧,他把情绪具体概括为“酸、辣、苦、甜、咸、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进行教学,并指出练习不同的情绪要把对应的字眼“在心里咬结实”。高元钧大师的直觉,让我们隐约察觉到了情绪表达研究的底层岩面。大师为我们抽丝剥茧的深入研究理出了一个头绪,掐住这条线索深入,果然惊喜地发现情绪的根部就在高元钧大师具体到的这几个汉语音节深处。
悉心体会“酸、辣、苦、甜、咸”的读音,可以惊喜地发现,这几个字的正确发音部位都和舌上的味蕾分区高度重合(如图所示)。读准这几个字音适度延伸并带动面部表情出现的形态,与相应味觉刺激后的表情高度一致。继而又对“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进行深入观察,结果屡试不爽。按照这个逻辑,表演训练可首先拼读字音做表情,再按照发声到吐字的顺序找到相应情绪波动的气息位置。在训练中,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声韵调,顺势找到表情包,感受气息波动点,表演声情才并茂”。如演唱“老虎一见武老二啊,打心眼里边喜得慌”一句时,整体情绪都在“喜”情绪的气息位置上,顿时让演员的表演有了欢喜的感觉。表演时找到适度舒适的情绪对观众才有感染力。有情绪倾向的字是以情为结合逻辑的,情绪波动时气息是有具体位置的,这个位置就是“情颤点”。
三、心距时差感知力
曲艺演出场地中有“三人”。一句带有调侃性质的台词“我想死你们了”,是第一人称的言语;山东快书“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是第三人称的言语。曲艺演出面对的人群是观众,就是真真切切坐在场内欣赏曲艺的一方。以第一人称说话常出现在知名的演员身上,演员一张口观众就已经把耳朵递过来了。仿佛箭未离弓弦,靶心就迎着箭顶上去了,演员和观众早已建立的关系使得说和听之间几乎零距离。通常演员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是有距离的。一个生面孔的演员登台后,无论是用第一人称说话,还是用第三人称说话,假如能让观众秒懂、接受,那么就已经相当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曲艺表演中,演员准确掌握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这个距离上做到精准地适时表达很关键。曲艺演员要有把握距离并适时表达的能力,这个能力称为心距时差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