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园共育策略,促进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提升

2018-06-06 02:27苏艳生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苏艳生

大多数处于城中村的幼儿园,其环境较为特殊。在幼儿教育上,由于村民的自身素质所限,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够重视,有些家长完全放手,让幼儿园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渐进式的积累学习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城中村幼儿园中家园共育的策略

1. 转变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使其变成主动参与者

我园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就交给了幼儿园。家长的角色定位是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做法。个别家长对幼儿园的某些做法有意见,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提出解决方法,无法与幼儿园形成有效互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一起重新制定了家委会工作方案。比如,幼儿园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重大活动、班级日常活动等都邀请家长参与,以增加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家委会队伍的建设,让家长去管理家长,家长不再觉得他们是被动接受者,逐渐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2. 家长培训的模式由灌输式变成体验式

以往我们对家长的培训主要是让家长听,听教师或者园长讲述本学期的工作重点,讲授教育观念。这样的培训模式下,家长的状态是被动的,记忆不深刻。鉴于此,我们在培训中加入了体验游戏,或展示幼儿在园活动的照片、视频,注重家长的真实体验。如为了改变孩子在家“被穿衣服”的现象,在家长培训中,我们通过游戏让家长尝试当小朋友“被穿衣服”,游戏后请家长陈述感受。这时,我们就可以提出在家可以让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应该学会放手。

以往我园的家长助教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是大型活动或者节日时邀请家长过来协助教师。现在我们重新定位了家长助教,家长可以参与的幼儿园工作包括家长日常助教、家长义工活动、快乐活动日的亲子游戏、体育运动会、环境创设等。通过家长的适当实时参与,从而促进家园沟通,达到家园共育。

3. 沟通方式由传统模式变成借助多媒体工具沟通

我园的幼儿大都由爷爷奶奶接送,教师需要和孩子父母沟通时,我们以往采用的方式是面谈和电话。现在,我们利用微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动态,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指出不足,一起找到解决方法。

4. 坚持做幼儿个案追踪

想要做好家园共育,首先要了解幼儿。幼儿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行为,不断地记录下来,结合他的家庭背景,挖掘他形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而与家长沟通,一起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使幼儿进步更快。我们需要做好持续的长期的个案跟踪,这也需要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提高教师家长工作能力的方法

要提高家长工作能力,首先离不开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师培训课程,我们选择适宜的课程,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反思自己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家长工作时,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结合实际进行沟通,大胆地进行实践。平时的公开活动,我们不仅仅做教学活动的公开,还可以选择家长会或者亲子活动的公开。同课可以异构,同一个主题的家长会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同一个内容的亲子活动也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我们开展家長会公开活动,让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可以从别的教师中学习到不同的沟通方式。

其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有帮扶计划,在开展家长工作上也可以有帮扶计划。有些新教师往往不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时候遇到比较难沟通的家长,甚至选择不沟通或者逃避。教师与家庭的桥梁没有搭好,接下来的家长工作也不会顺利。因此,我们请有经验的教师带着新教师,通过一对一帮扶,让新教师迅速提高家长工作能力。新教师带着师傅传授的经验,再进行内化、反思,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外人帮扶和自我反思共同促进了教师的能力提升。

最后,从激励角度来看,定期考核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期末给家长发放一份关于教师家长工作能力的调查表,通过家长的反馈,找到优点和不足。奖励是对教师的直接肯定。当发现教师的家长工作开展得很好时,我们需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是激励教师的一种有效方式。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城中村幼儿园,我们更需要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不断促进教师家长工作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