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奶奶”带领全家捡垃圾:只为给孩子们留下碧水蓝天

2018-06-05 12:31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5期
关键词:延庆老伴儿儿媳

田祥玉

在北京市延庆区,有一条古老、秀美又清澈的河流—妫河。它全长15公里,即便是春寒料峭的3月,河水也在缓缓流淌、清澈见底,而两岸丰茂的植被也在争先恐后地吐新绿。风光优美、环境清幽,宛若江南的妫河,是2019年“世园会”和2020年冬奥会的举办地。

妫河的美丽贵在天然纯净,没有任何污染和人工破坏的痕迹。如果有一个妫河的功劳簿,贺玉凤的名字一定会赫然在上。在过去的23年里,无论雪雨风霜,她每天都会来妫河捡垃圾。她是远近闻名的妫河“河长”,是延庆“环保奶奶”和“2017年北京榜样”,更让人敬佩的是,在她的影响下,老伴儿、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加入了环保行列,全家人身体力行保护这一方碧水蓝天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平常又扎实的幸福……

捡垃圾上瘾的妻子

2018年3月17日,北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早上8点钟,住在妫河岸边延庆农场家属院的贺玉凤准备出门了。她刚出门,老伴儿彭玉钟就追了出来,递给她一件蓝色棉背心,说:“下这么大的雪,你就别去捡垃圾了好不好?”他话还没说完,贺玉凤已经跨上了自行车。

现年60岁的贺玉凤,出生在妫河岸边一个普通农家。“我很小时,母亲就说:屋里打扫干净了,全家人都亮堂;把门外街道给拾掇利索了,路人也会心情舒畅。”贺玉凤说。小时候,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去妫河里玩儿。“那会儿,妫河里的水都能捧起来喝,我们把脚丫子放在水里,能看见成群的小鱼儿从脚背上游过。”说到儿时的光阴,贺玉凤谈得最多的,就是妫河两岸的风景。那时她最憧憬的事情,就是做了母亲后,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样坐在妫河岸边,把脚丫子放在水里玩儿。

21岁那年,贺玉凤嫁给同在延庆农场工作的彭玉钟,夫妻俩住在农场分配的家属院里,一栋土砖搭建,有院子、菜地的小平房。农场的工作并不轻松,收入也不高,尤其是随着两个儿子接连降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点儿紧张。也正因为如此,当1995年的某个夏日午后,37岁的賀玉凤走在妫河岸边的下班路上,捡起路边的第一个玻璃瓶时,就有人挤对她:“再穷,也不能捡垃圾啊。”

“从没想过捡垃圾挣钱,因为垃圾不值钱。我也没什么环保理念,就是觉得玻璃碴儿会伤人。我希望身边人都好好的。”多年以后,贺玉凤笑着解释为何一捡垃圾就上了瘾的原因。但彭玉钟并不理解她,尤其是某天,他突然发现自家小院儿堆了几座小山:玻璃瓶一堆、纸箱子一堆、塑料制品一堆……贺玉凤进行了细致的垃圾分类,彭玉钟还是很生气,忍不住威胁:“让你不要捡,你就是不听!你明天再捡,我就跟你离婚!”他能不急吗?彭玉钟是单位车间主任,总有人对他说:“你媳妇天天捡破烂儿,你不寒碜啊?”

因为捡垃圾而离婚?贺玉凤才不信呢!但是,她发现两个儿子好像也有点儿嫌弃自己了。所以当晚她答应丈夫,再也不捡垃圾了。第二天大雨滂沱,贺玉凤去上班,半路上被一块玻璃碴儿给扎了右脚。她忍着疼痛,把玻璃碴儿捡起来装进了口袋,然后弓着腰去找玻璃瓶。她隐隐觉得,丈夫不会真因为自己捡垃圾而跟她离婚,但从那以后,她还是“收敛”了很多。

担心被丈夫骂,她后来每天提前两小时起床去捡垃圾。捡完垃圾回家做早餐,早餐快做完时老伴儿和孩子们起床,贺玉凤心中竟然很窃喜。不过垃圾都要先堆在院子里,积累一段时间才拿去卖。彭玉钟当然知道妻子的“秘密”,但只要她不当着大伙儿的面捡,他就装作不知道。

2000年,贺玉凤的“活动地盘”从上下班必经的延农路延伸到妫河两岸。她发现,突然有很多人来妫河游玩了,一大家子开着车来,男人钓鱼,女人烧烤,孩子们在草丛里嬉戏。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都不强,习惯随手扔垃圾。装鱼食的塑料袋、瓶子、吃完烧烤的竹签子……岸上的垃圾好处理,河里的垃圾常常够不着,贺玉凤不得不用棍子捞,但这样会影响别人钓鱼,“装什么孙子!”“捣什么乱!”钓鱼的人冲着她嚷,她统统当耳边风。贺玉凤心想:“为了能让我的子孙后代回到家时呼吸新鲜空气,看到妫河里游来游去的鱼儿,我当当‘孙子也无妨!”

她的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有些与众不同

对于妻子的一意孤行,久而久之,彭玉钟也习惯了。他说,因为妻子爱捡垃圾,他很少与她同行。但后来,见院子里垃圾太多了,他也会帮她运出去卖掉。卖完垃圾后,彭玉钟把钱递给贺玉凤,话说得并不好听:“忙活了一个月,能割两斤肉不?”贺玉凤笑着说:“看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丽干净,看见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去妫河边上玩儿,我比吃了肉还美!”

为了捡更多垃圾,贺玉凤上下班选择走不同的路。8年前从延庆农场退休后,捡垃圾成了贺玉凤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她每天早上4点半就起床,骑着自行车先绕妫河一个来回,6点半再回家做早饭,吃完早饭去捡一次,晚饭后再捡一次,晚上7点半《新闻联播》结束,她马上就上床睡觉。“那些喜欢看电视、打麻将的人老失眠,我这个爱捡垃圾的老太婆沾床就着!”贺玉凤说。

2008年的一天,贺玉凤用手去够妫河里的垃圾,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彭玉钟看到浑身湿透的她,没好气地说:“活该!”贺玉凤忍不住哭了,想到自己掉进河里时,岸上的垂钓者无一人伸出援手,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无数次遭到同事、邻居的嘲笑,她第一次想到了放弃。

但是第二天早上起床,贺玉凤发现自行车上放了一把长长的抄子。“一看就是老伴儿做的,我马上拿着抄子去了妫河。好家伙,一抄子下去,瓶子、袋子都上来了,能捞好多垃圾呢!”贺玉凤兴奋不已。那一刻她也终于知道,只要她坚持的事情,老伴儿还是会支持的。

2010年,大儿子彭霏的儿子出生,提出希望贺玉凤来家里帮忙。她却为难了,大儿媳特别好,她当然想去照顾她坐月子。但自己离开了,垃圾怎么办?“捡垃圾比照顾儿媳和孙子还重要吗?你去,我帮你捡垃圾!”彭玉钟说。贺玉凤一连说了5个“谢谢”。

小儿子彭跃在中山公园工作,有一次他问贺玉凤:“您捡垃圾,一个月挣多少钱?”贺玉凤说三四十元吧。儿子说:“我每个月给您300元,别捡垃圾了。”贺玉凤生气了,说:“别说一个月300元,你就是给我3千、3万我都不干!”她有些激动,说:“你没发现这几年,北京城里老是雾霾天儿,但咱延庆的天却越来越蓝了?我捡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

见小儿子不说话,贺玉凤说:“嫌我捡垃圾丢人吧?好的,我明天就去你工作的中山公园里捡!”小儿子无奈地笑了:“环保需要所有人参与,您一个人做很辛苦,也没太大意义。”

贺玉凤却不这么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能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至少她家门口的延农路就能干净而平整,而不远处的妫河岸边,就会少几处青草被垃圾捂死,少几条鱼儿被塑料袋噎死。“跳广场舞太吵,打麻将输钱,看电视、玩儿电脑费电,捡垃圾最健康!”贺玉凤说。

2013年底,一位去妫河游玩的延庆电视台记者向贺玉凤举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别拍!够寒碜的!”贺玉凤本能地挡住自己的脸。记者说:“您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点儿不寒碜,相反特别伟大!”贺玉凤愣了,说:“那我得回家跟老伴儿商量。”记者跟她一起回到家,彭玉钟说:“拍吧!挺光荣的事儿!”几天后,贺玉凤的事迹在电视台播出,她成了当地的名人。

贺玉凤的老伴儿、儿子儿媳们都慢慢地接受了她捡垃圾,但其他人还是不太接受。有一次,贺玉凤受邀参加同学聚会。饭桌上,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上学那会儿当的是班长,怎么现在捡起垃圾来了?”她笑了:“我没房没车,但你们带着家人来延庆玩儿,头顶的蓝天白云,有我的一份功劳!”一个当大老板的同学问贺玉凤,需要什么尽管告诉他。贺玉凤说什么都不要,因为政府刚在妫河两岸建了好几处大型垃圾处理池,很多不能回收的垃圾能就地处理。“再说,捡垃圾用的抄子,就我老伴儿做得最好使,儿媳妇们给我买的皮手套结实得很,捡啥都不伤手!”

贺玉凤说,她不会因为自己是个“捡垃圾的”就觉得丢人,相反,她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很富有。当然,她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现在老伴儿成了她的得力助手,而儿子、儿媳甚至是孙子也以她为傲。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但其实无论年老还是年轻,真正的“乐”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造福于子孙后代甚至社会,真正的“为”,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身体力行。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那么爷爷奶奶就是孙子的一面湖水

2016年5月1日,两个儿子带着妻子、孩子回家过节,这么多年来沉迷于保护妫河两岸环境的贺玉凤突然感叹道:“住在长城脚下,但从没去过长城。”大儿媳马上决定,第二天一家人去爬八达岭长城。5月2日早上,一家人启程前,贺玉凤笑了,原来和她一样,所有人都往口袋里塞了个塑料袋,6岁的大孙子甚至还让爷爷做了一把小抄子。一家人到达长城脚下的停车场,第一件事就是捡垃圾。那一刻,贺玉凤觉得特别骄傲。

那天晚上,大儿媳给贺玉凤注册了微信,贺玉凤想了想取名“幸福”,因为她真的很幸福。她在朋友圈发的第一条微信:“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停车场有很多垃圾,明天谁跟我一起去捡?”陆续有朋友发来信息,说愿意跟她去长城脚下捡垃圾。第二天早上9点钟,贺玉凤到达八达岭长城停车场时,天下起了大雨,但她很感动,因为昨天联系的6个人都来了。这6个人都是贺玉凤的朋友转发她的信息后慕名而来的,所以她都不认识。因为天降大雨,地上到处是一次性雨衣。没带任何雨具的贺玉凤,马上号召大家捡垃圾。这时,旁边一家商铺的店员给他们送来了一次性雨衣,另外一家商铺的小姑娘给他们端来了热水,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还提供了免费午餐。贺玉凤说,那一刻她真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2017年3月,贺玉凤成立了“夕阳传递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每逢节假日去延庆各大风景区,每年5月2日去八达岭长城。服务队成立之初有28个人,不到一年已經发展到200余人。年纪最大的队员70岁,最小的是贺玉凤4岁的小孙子。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那么爷爷奶奶就是孙子的一面湖水。”这是一直坚持写环保日记的贺玉凤记在本子里的一句话。她的两个儿子都上过大学,都在北京城里工作,两个儿媳都是城里人。“我曾担心儿媳、孙子们会嫌弃我,但是他们没有。用小儿媳的话说就是:‘尽管院子里堆满了垃圾,但因为妈妈仔细分类,看起来就很整洁干净;水泥地面总是一尘不染,窗户玻璃总是闪闪发光。这样的家,不想回的人才是大傻瓜。”

“儿媳和孙子比儿子还懂我!”贺玉凤说,逢年过节,他们两家人都会回来,一大家子挤在并不宽敞的平房里,却也总是欢声笑语。两个孙子一进门,就争先恐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拽着贺玉凤说:“奶奶,捡垃圾去吧!”两个儿媳拉开孩子,说:“让奶奶做饭,我们替她捡垃圾吧!”

现在,贺玉凤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大孙子是学校的“环保小卫士”,走到哪里都喜欢捡垃圾,号召别人爱护环境。有一次,小儿子带着贺玉凤和4岁的儿子在中山公园划船,小家伙突然让爸爸把船划回去捡一个塑料瓶,贺玉凤随口说了句:“有点儿远了”,小孙子就反问她:“您不是‘环保奶奶吗?”贺玉凤笑了。

是的,已经在妫河两岸捡了23年垃圾、被评为“2017年北京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成百上千人的贺玉凤,是当之无愧的“环保奶奶”。到了这个年纪,她常会被人问:“你都给子女们留下了什么?”至今依然住在平房里、手头也没什么存款的贺玉凤说 :“不洗也可以吃的绿色蔬菜,永远一尘不染的家,还有因为我和志愿队员们的努力,越来越美的这一片碧水蓝天!”

猜你喜欢
延庆老伴儿儿媳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延庆“文旅力量”护航冬奥盛会
“儿子儿媳秀恩爱”等十二则
小孙和小于
婆婆应该明白
回娘家
中关村延庆园八达岭片区被确定为北京市生态工业园区
老伴儿学艺
延庆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