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曲翔宇
据法新社4日报道,约旦首相穆尔基当天向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递交辞呈,而此前约旦民众已经连续5天游行反对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也是导致穆尔基辞职的导火索。
约旦政府近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建议,推动国会通过一项新税法,旨在打击逃税行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约旦财政大臣介绍说,新法通过后需要缴纳所得税的约旦人比例将由4.5%提升至10%,政府将增加约4亿美元的收入。除税收之外,约旦政府还计划将油价提高5.5%、电价上涨两成,同时缩减政府的公共支出。这些措施引发民众不满,爆发游行示威。
约旦之所以根据IMF的建议通过立法,是因为该国2016年与IMF签署协议,作为获得7亿美元扩展基金的条件之一,约方承诺将采取若干财政改革措施,减少公共债务和预算赤字。
约旦面临的问题,在接受IMF援助的其他中东国家同样存在。IMF在提供贷款时往往要求受援国实施一系列财政紧缩政策,通过提高商品税率以及减少基本物资补贴而达到缩减政府公共开支的目的。这一苛刻的贷款条件往往引起受援国中下层民众的普遍不满。埃及也是IMF受援国,每隔一段时间该国就会传出涨价谣言,每次都能在舆论场激起反对声浪。
“强制实施紧缩政策弊大于利”,IMF自己的经济学家也在一份报告中承认,为达到要求、顺利获援,受援国一般的做法是砍掉教育、养老、民生等补贴,而非采取结构性经济改革,这与IMF设计政策的初衷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