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春娥 执教 王米仙 点评
《请帮我一下吧》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2课。这个单元主题是“我们在一起”,单元的核心价值观是“共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本课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前,在对学生访谈和家长调查中发现,在求助问题上,一年级学生常常有以下表现:一是过度依赖,凡事都要别人帮助;二是好面子,不愿意向别人求助;三是顾虑担心,不敢向别人求助。基于此学情,《请帮我一下吧》预设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可安排两个栏目,第一个栏目“大家都会有困难”,教材上出示的四种情境,分别呈现了学生在学习、生活、游戏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旨在引导学生知道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心态;第二个栏目“我要求助吗”,旨在通过儿歌和讨论,让学生明辨需要求助的情境。
1.明白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要慌,要积极地面对。
2.明白求助是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3.学会分辨碰到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哪些事情应该自理。
向人求助是必要的,要学会辨析需要求助的情境。
1.谈话导入,唤醒体验意识。
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的一些困难。
2.借助图例,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例(①哎呀,水彩笔没水了;②这个字我不认识;③鞋带总是系不好;④皮球掉进水里了),让学生说说图中人物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还遇到过哪些困难,如忘带作业本或者课本。
3.课前调查,引起共情反应。
教师呈现对学生课前进行“我遇到的困难”调查的结果(见表1),让学生说说,从调查表中发现了什么。引出生活中、学习中有困难是正常的,人人都会遇到困难的共情反应。
表1“我遇到的困难”调查表
(教学意图:儿童的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课堂应注重儿童的生活本真,让儿童的生活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的课前调查、联系生活的案例可以还原学生的生活,更能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困难。)
1.联系生活,产生共鸣。
根据教材的情境图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如“哎呀,水彩笔没水了”,会很着急甚至哭鼻子;“这个字我不认识”会紧张、会害怕……
2.小组讨论,积极面对。
针对学生反馈的常见情绪,教师提出“遇到这些困难时,紧张、着急、害怕甚至哭闹能解决困难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追问该用什么办法解决。学生进一步明白,不良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应该不要慌,积极想办法应对,比如自己想办法解决或求助他人等。
3.诵读儿歌,揭示课题。
诵读教材第54页的儿歌,揭示课题《请帮我一下吧》。
(教学意图:一年级学生面对困难时,常常会用一些不良情绪去面对。教师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不良情绪无法解决困难,破解了学生因“好面子”“顾虑担心”不愿求助、不敢求助的心理障碍,从而鼓励学生采取“遇到困难不慌张,积极面对想办法”的正确做法。)
1.读读儿歌,发现困难。
出示教材第55页的儿歌,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找出小咕噜遇到的困难。教师根据回答,一一罗列在黑板上(①丢了衣服;②不会跳绳;③迷了路;④毽球上了树;⑤屋子起浓烟,巨响在近处)。
2.引导思考,选择办法。
人人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可以求助别人,是不是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要求帮助呢?小咕噜碰到的困难,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要求助他人?
3.小组讨论,尝试辨析。
教师出示表格(见下表),进行小组讨论,将困难对应的序号填写在表格中。
要求助②③④⑤选择方法我的建议我能行①②③④
4.集体交流,辨析方法。
学生用“我能行卡”或“求助卡”表明自己的态度并阐述理由。
(1)“屋子起浓烟,巨响在近处”必须求助别人。教师引导学生碰到危险要逃离现场,要树立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意识,要学会自我保护。
(2)“丢了衣服”“不会跳绳”一般是需要自己解决的。当然,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经过自身努力后依然无法解决,可适度请求帮助。
(3)“迷了路”“毽球上了树”则需要因人而异,只要学生的理由合理即可。例如晴天在自己家小区周围迷路,可以借此熟悉环境,观察建筑,自己想办法回家;但如果是雨天,在街道上迷路,离家较远,就要求助于商场的营业员、保安、警察等。
(教学意图: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对小咕噜遇到的困难的探讨,联系实际做出选择,唤起了学生直面困难的积极态度,让课程根植于儿童的生活,这样才会对儿童的成长有意义。)
1.辨析明理,表明态度。
讨论:为什么不能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求帮助?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小困难自己解决,不要总是依赖别人;大困难必须求助于人,以避免危险发生(板书出示)。
2.再现调查,学以致用。
(1)教师重新出示课前调查表,学生思考并选择哪些困难可以自己解决,哪些困难需要求助。
(2)请学生针对表格,大胆说出自己选择“我能行”或“要求助”的理由。
(3)重点交流:哪些困难你原来是需要向人求助的,但现在能自己解决了?
3.板书呈现,儿歌总结。
图片呈现儿歌,教师示范后指导学生伴着音乐,边拍手边朗诵儿歌,在轻快的儿歌声和小组奖励中结束本节课。
(教学意图:再次运用课前调查表,引导儿童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自身的困难,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辨性和判断性。拍手朗诵儿歌,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又是对本课进行总结,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提升,懂得了不能事事都依赖,也不能事事都逞强。)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品德学习源于生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因此本课设计紧扣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习目标,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情境创设并将学习结果内化于学生的生活,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回归生活,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课前调查,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从而制定本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做到让课堂真实地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本课以唤起学生的个体经验为起点导入新课,让儿童的生活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前调查,还原学生生活,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课中,教师出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化场景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入情景交融的学习空间,巧妙地将教材与生活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紧密结合。
儿童的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更是儿童参与体验的源泉。儿童只有在主动积极参与中,才能让情感得到熏陶,让品德得到培养,价值判断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升。在活动三“小咕噜该求助吗”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选择结果及原因,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活动四中,教师引导学生直指真实的生活,思辨性地看待问题,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真实的困难。这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