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春的希冀 摄影/丰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时代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如何看待一个国家的民生水平,不应光看城市发展,还应将目光放到更广袤的农村当中去。
如何在自然条件不同、资源条件迥异、发展基础千差万别的农村着墨,绘制一幅幸福小康的发展蓝图?如何能够越来越满足生活在农村中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发展需要?首先,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农村和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诉求也随之快速提升。因此,人们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绝不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人们对于修建农村公路的热切需求。
如今,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特色产业等争相发展,农民绝不仅仅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者的形象,更多的时候,已经开始成为了新的产业运营者形象,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农村公路+”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由于农村公路的修建完善,公路管护的规范运行,为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四好农村路”的指示,并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农村公路是一条通往民心的路。基础设施完善了,路通了,农村经济才能发展起来,特色产业也能连贯起来了,城乡差距也能进一步缩小了。可以说,农村公路不仅是乡亲们的致富路,也是一条通往农民心中的暖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