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清 350300)
据调查,近年来部分院校给大学英语必修课所分配的学分明显减少〔1〕,由二学年压缩至一学年或由每周四学时缩减到每周二学时,或是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甚至四级的情况下,就可以免修大学英语学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近年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直逼CET4水平〔2〕,即“学生进校已经达到相应层次公外目标水平”〔2〕,这使得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没有挑战,进而对英语学习懈怠〔3〕,认为再无必要修读大学英语课程。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甚至造成大学英语教师即将成为无课可上的“剩余”教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校已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了一些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盲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对需求的准确分析,甚至根本不做分析”〔4〕。因此,准确的需求分析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也是解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危机的必由之路。
需求在心理学上为人体生理所需的某种基本物质(食物等),亦可是一些社会和个人的因素以及来自复杂学习的东西(知识、技能、成就、声望等)。它常体现为一种“缺乏感”,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5〕。在外语界,需求的准确含义尚未被界定,不同语言学家基于不同视角、研究对象和背景,对需求的内涵有不同表述和不同分类。Berwick、Brindley、Hutchinson、Waters以及Dudley-Evans都对外语需求做了分类。其中Hutchinson和Waters将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分为三类,即需要(necessity)、愿望(wants)和差距(lacks)。需要是指“学生为在目标情景中有效使用目标语言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称为“必学知识”;愿望是指“学生面对特定情景而想要学习并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叫做“想学知识”;差距是指“学生语言学习的目标水平和他们现有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学习者认为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叫做“欠缺知识”〔6〕。
国内学界对外语需求分析研究始于余卫华,许多学者随后陆续开展研究,至今已有较多成果。这些研究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综述,如余卫华〔7〕、倪传斌〔8〕、陈冰冰〔5〕等。二是对某一特定水平层次学生英语需求的调查,如蔡基刚调查了部分重点高校学术英语的需求状况〔9〕;刘颖、李佐文调查了90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需求〔10〕;杨小彬调查了湖北省某省属重点高校学生英语需求〔11〕。三是针对某一特定专业学生进行英语需求分析,如黄萍、郭峰调查了国际物流专业学生英语需求〔12〕;刘艳梅、朱慧敏调查了财经类高校学生英语需求〔13〕。四是某些学者提出了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需求分析模型,如陈冰冰〔14〕。这些研究也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1)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不太满意;(2)当今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培养;(3)不同层次学生对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需求不一样——211及985院校的学生对EAP需求较高〔9~10〕,而二本及以下水平的高校学生对EAP需求较低〔13〕。
目前国内学界流行一种观点:EAP应逐渐取代EGP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15~16〕。而这种观点也引起一些争议,有研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主流应该是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EAP只能在985和211层次的高校实行〔17~18〕。《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通用英语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19〕。通用英语属于学生的必学知识,即Hutchinson和Waters所说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指南》进一步指出:“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应以使用为指向,增强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包括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English)两类课程”;“各校应以基于需求分析,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求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19〕。Hutchinson和Waters也认为ESP课程应该建立在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6〕。因此,应用型高校ESP课程如何设置归根到底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EAP是否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调查研究后下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以福建省两所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为例,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看法;
(2)学生对于各英语技能的愿望和差距情况;
(3)学生对EAP和EOP的需求状况。
之所以选择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为被试,原因有二:一是国务院2014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全国多达650余所高校转向应用型,涉及高校众多;二是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口的就业岗位对英语的要求较高。搞清楚应用型高校学生国贸专业英语需求,对探索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方向有着积极意义。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学号、性别、四六级分数等。第二部分为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该问卷参考李娜及钱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中调查研究生及本科生英语需求的问卷〔20~21〕改编而成,共有32题,由五个维度组成,包括“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态度”、“在实习的各场景中使用英语的频率”、“愿望”(即学生想提高的英语技能)、“差距”(即学生欠缺的英语技能)以及“我认为专业英语有如下用途”。采用1~5级的李克特量表评分方法,1表示“几乎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表示“比较不符合我的情况”、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我的情况”、5表示“完全符合我的情况”,其中部分题目为反向问题。
本研究涉及的被试为福建省两所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2013级本科生,共168人,通过整理问卷得出被试基本情况如下:男生70人,女生98人;有56人通过CET6,80人通过CET4,32人未通过CET4;所有学生均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到学校合作的企业从事过与专业相关的实习。
问卷于2016年9月至10月在福建某高校进行试点测试,并加以完善,最终各项目coefficient α系数介于0.6024到0.7122之间,KMO=0.7312,各维度中每个项目负荷值均大于0.3的可接受值,方差累计解释率为53.22%,其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于正式测试。
正式调研于2017年1月在各班“商务英语口语”课堂上经过任课教师解释后让学生填写。为让受试密切配合,问卷以礼貌的方式告知学生数据结果只会在研究中使用且严格保密。共发出问卷168份,回收共获得有效问卷164份,有效问卷率为97.6%。
数据由专业人员统一录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作为通用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学生的必学知识,即Hutchinson和Waters需求分析模型中的“需要”。为探究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通过描述性统计计算出第一个维度中列举的五个问题的平均得分。这五个问题分别为:Q1=“我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课程”、Q2=“《大学英语》教学以应试为导向”、Q3=“教师教学手段单一”、Q4=“学生参与度低且缺乏互动”、Q5=“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符合我的期望”。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态度
表1表明,被试五个问题的得分依次为4.012、3.981、3.888、3.911和2.001。这表明《大学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较大,但该课程也存在不少问题。
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这一结论与冯燕、蔡基刚、巫丹的研究结论不同。冯燕和蔡基刚的研究认为,随着中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毕业生已经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英语水平,因此《大学英语》似乎变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3~4〕。巫丹等的研究也指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英语对职业发展用处不大。”〔22〕然而,冯燕和蔡基刚的研究对象都是省市重点大学甚至是985高校的学生,而巫丹的研究对象为高职高专学生,不同教学层次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学习策略与动机以及毕业后的就业走向均与本研究的被试有很大差异,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尽相同。再者,本研究被试的专业为国际贸易,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本专业工作,英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而这部分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又较低,因此,他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认为《大学英语》有必要开设。
尽管被试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但是该课程也存在问题。由Q2的平均得分为3.981可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是以应试为导向的。虽然被试所就读的学校已经将四六级分数与学位证脱钩,但是招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都将通过英语四六级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使得通过四六级至关重要,因此他们纷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讲解四六级的应试技巧,于是教师难免将这些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的内容甚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造成了英语课堂以应试为导向。
表1显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三个问题分别是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且缺乏互动以及《大学英语》课程不符合他们的期望。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根据对近五年以来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情况的观察发现,每年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科研立项只有一到两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项)分配给每个应用型高校的名额只有一至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对于应用型高校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由于难以获得项目及经费资助,教师很难将精力放到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科研上。第二,教师评价机制不尽合理。被试所在学校制定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中,对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多以课题和论文作要求,对教学能力的要求形同虚设。在这种评价机制下,部分教师认为提高科研水平远比提高教学水平“实惠”,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疏于提高教学能力。第三,有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不重视与教学有关的科研。有研究表明,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在观念上对于教学相关的科研不重视,他们认为“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人可以不从事外语教学研究,可以没有二语习得背景”“英语功底好就能教好英语”〔3〕,这种观念所造成的后果是“很多老师白天讲授读和写,晚上研究的是乔姆斯基和莎士比亚”〔3〕。以上三点造成《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滞后,只能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样传统单一的方法来教学,造成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兴趣降低,该课程自然难以符合他们的期望。
为探究被试在各个工作场合使用英语的频率,列举了九种可能使用英语的场景,编号从Q1~Q9,分别为:Q1=“阅读文献和技术资料”、Q2=“收发电子邮件和传真”、Q3=“参加讲座和接受培训”、Q4=“向客户介绍产品和会议发言”、Q5=“翻译技术资料和文件”、Q6=“接待国外来访客户”、Q7=“商务会议谈判和技术交流”、Q8=“为公司招聘新员工”、Q9=“出国学习技术和考察”。要求被试根据他们在企业实习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计算了各问题的平均得分,结果见表2。
表2 被试在实习中各场景使用英语频率的得分
表2显示,得分高的项目为Q2和Q1,分别为3.926和3.990,属于经常使用英语的场景;其次为Q7、Q4和Q5,得分为3.128、3.026和3.001,属于有时使用英语的场景;其他场景均得分均在3以下,属于较少使用英语的场景。由此可见,被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阅读技能的机会多于使用翻译和听说技能的机会。
为探究被试各英语技能的愿望与差距的状况,计算了被试在这些项目的平均分与标准差,结果见表3。
表3 被试各英语技能的愿望与差距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3可知,被试最希望提高的技能是阅读,其平均分为3.688;其次为翻译,平均分为3.122;接下来是口语,平均分为3.008;最后是听力,平均分为2.688。被试最欠缺的技能是翻译,平均分为3.988;其次为口语和听力,平均分依次为3.248和3.189;被试最不欠缺的技能是阅读,平均分为2.268。这个结果与钱铭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即学生希望提高的技能与他们自身所欠缺的技能不完全一致〔21〕。但结合表2的数据也有一些新发现,即被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某技能越多,他们就越希望提高该技能。
被试最不欠缺的技能是阅读,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目前各类英语考试的题型和被试未来工作需要有关。国内各类英语考试中考察阅读能力的题型占比较重,为让学生获取高分,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训练一直都很充分,因此阅读技能不是学生欠缺的技能。被试最希望提高阅读技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该技能对实际工作至关重要。由表2可知,被试在企业实习时,使用英语最多的场景是“阅读文献和技术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和传真”,做好这两项工作都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不难理解被试即使不缺乏阅读能力,但仍然想进一步提高它。
翻译技能在被试愿望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排名第二,而在差距上的平均得分排名第一。这说明被试尽管缺乏翻译技能,但提高该技能的意愿不如提高阅读技能那么强烈。学生欠缺翻译技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他们缺乏系统的翻译训练。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无论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三个版本,还是《体验大学英语》,亦或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都没有将词性转换,句子的拆分、合并等翻译技巧以及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纳入其中,使得被试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训练,翻译技能自然而然成为他们最欠缺的技能。
尽管翻译是被试最欠缺的技能,但相对于阅读技能,他们并不是很愿意提高翻译技能。表3显示,翻译技能愿望的标准差是所有标准差中最大的,换句话说,被试对是否愿意提高翻译技能的分歧最大,部分被试愿意提高该技能,另一部分被试的意愿正好相反。一部分被试愿意提高该技能,这是因为他们正在积极准备英语四六级或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考察翻译的题型在这些考试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由于被试认为自身缺乏翻译技能,而这类题型是考试中的难点,因此他们愿意积极提高该技能,以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不愿意提高翻译技能的被试,在本研究调研时都没有做好四六级或考研的准备工作,因此缺乏提高翻译技能的动机。由表2也可知,“翻译技术资料”这项的平均得分为3.001,说明被试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有时使用翻译技能而不是经常使用。没有考试的压力,加上工作中使用该技能的频率不高,造成了这部分被试不太愿意提高该技能。
被试的听力技能差距平均分为3.189,尽管排第三,但还是比阅读技能的差距平均分高0.921。而听力在愿望上的得分为2.688,排名最末。这表明被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听力技能,却不愿意提高该技能。
被试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听力技能,其原因如下:第一,近年来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不少高校减少了《大学英语》的课时量,英语听说课程的课时量更是被进一步压缩。就本研究涉及的两所高校而言,一所平均每两周只有一次听说课,这意味着平均每周只有短短45分钟时间既训练听力又训练口语,课堂上给学生训练听力的时间之少可想而知。另一所没有专门的听力课程,只是在读写课程尚有多余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外放设备给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第二,听力不是被试所在学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考察内容,学生自然对听力练习不重视。
尽管被试一定程度上缺乏听力技能,但是他们不愿意提高该技能,原因有二:第一,由于被试听力技能欠缺,造成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下降,他们认为在四六级备考时把精力放在提高阅读技能上更能有效地提高总成绩。第二,被试在实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接待国外来访客户并向客户介绍产品或进行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客户会尽量使用较为简单的词汇和句型以便让被试听懂。即便被试听不太懂,客户也愿意重复所说内容甚至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来交流,这样被试就能理解客户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造成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
被试的口语技能在差距上排名第二,在愿望上排名第三,该技能在愿望上的排名高于听力。由此可见,被试的口语技能较为欠缺,且他们愿意提高该技能。
被试之所以口语技能较为欠缺,原因如下:一方面,口语不属于中高考的考试范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直到2016年年底才取消425分以上才有资格报考口语考试的规定,被试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也没有对口语的考察。由于缺乏考试的压力,被试也就疏于口语练习。另一方面,前文已经提到,被试所在学校的听说课学时极少或者没有专门的听说课,造成教师疏于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以上两点既解释了本研究被试口语技能欠缺的原因,也解释了我国当前英语教学中出现“哑巴英语”的重要原因。
尽管被试口语技能较为缺乏,然而他们愿意提高口语技能:一方面,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能听懂客户说的英语,但是由于自身口语水平有限,很难向对方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造成交流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他们发现如果口语不好,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口语成了他们希望提高的技能。
问卷第五个维度“我认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有如下用途”旨在探究学生对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的需求情况,共八道题,其中第一到第四项涉及他们对EAP的态度,第五到第八项涉及他们对EOP的态度。为探究学生对EAP和EOP的需求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两类ESP的总平均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需求差异的独立样t检验
由表4可知,被试对EOP需求总平均得分为3.976,远高于对EAP需求总平均分1.241;独立样本t检验也显示被试对EOP的需求显著大于对EAP的需求(p=0.000),这与蔡基刚的研究结果相反。蔡基刚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应以EAP为主要内容〔15~16〕。造成研究结果相反的原因很可能是本研究的被试就读的高校与蔡基刚研究的被试就读的高校对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所致。蔡基刚研究的被试均来自于211、985工程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都重视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蔡基刚甚至提出重点大学在大二时就应开设EAP课程〔4〕。而本研究所调研的高校,自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都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旨在培养企业招之即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更注重职场技能的发展。就本研究的被试而言,通过相关企业的实习,他们明白了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多为向顾客介绍产品、进行商务谈判、翻译产品资料和与国际客户进行邮件往来,在工作中基本没有机会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阅读学术文章、聆听学术报告和熟悉学术词汇〔3〕。综上所述,不难理解为什么被试对于EOP的需求显著高于对EAP的需求。
由于被试在实际工作中对英语有较大需求,因此一味减少大学英语课时量是不可取的。就应用型高校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量不仅不能减少,反应适度增加,这是逐步解决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的先决条件之一。
针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以应试为导向这一问题,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一定程度上以应试为导向是合理的,因为被试普遍认为通过四六级考试对于他们的求职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过多地以应试为导向是不可取的,因为《指南》中列举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过于强调应试是与《指南》违背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应试导向与《指南》培养目标兼顾起来,不可偏废。
要解决教学手段单一及学生参与度低这一问题,首先,科研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学类科研项目资助的力度,使更多的大学英语教师能通过获得教研或教改课题来有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其次,学校应改进学术评价唯论文和课题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纳入其中。如果教师认为提高教学水平也能获得“实惠”,他们就会将精力放在钻研教学方法上;最后,部分教师应改变“英语好就能教好英语”这一观念,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解决教学手段单一和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让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能满足他们的期望。
前文指出,翻译技能之所以是被试最欠缺的技能,其原因可能是大学英语教材没有专门的内容讲解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被试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建议大学英语教材能将翻译技巧与策略纳入其中,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足够的素材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翻译技能,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
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听力技能欠缺这一现象,首先,应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课分设为听力课与口语课,这样可以适当增加听力课的学时量,强化学生的听力能力;其次,应将听力纳入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范围,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学生课下加强听力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针对学生口语技能的欠缺,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庆幸的是,本文撰写期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已经将笔试成绩425分作为口语报考资格线的规定取消了,也就是说,所有四六级考生都可以报考口语考试。相信四六级口语考试的全面实施,会促使学生加强口语练习,提高口语水平。此外,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应用型高校应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课分设为听力课与口语课,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做到以上几点,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能真正提高。
对表4的数据分析和讨论不难看出,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ESP课程应将EOP而不是EAP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首先,《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ESP课程分为EAP和EOP〔19〕。蔡基刚也多次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向EAP转型〔3~4,15~16〕,但是这样的转型是否适用于应用型高校还值得商榷。蔡基刚认为EAP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诸如使用英语听讲座、做笔记、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等〔15~16〕。而本研究发现,应用型高校学生对这些需求很小。学生在工作中更多使用英语来介绍产品、翻译产品资料、进行商务会议和谈判等,这些需求与EOP更为接近。所以本研究认为,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的ESP课程教学内容应以EOP为主。
其次,虽然蔡基刚指出“通用英语、学术英语不能完全只跟在学生需求后面”,因为学生的需求“有时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有较大差异”〔15〕。但是本文的被试都是有相关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这些工作经验让他们明白熟练地使用英语来介绍产品、翻译产品资料、进行商务会议和谈判是他们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他们对英语的需求,至少是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文秋芳也指出,我国外语教学用于实践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探索如何使外语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23〕。既然被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用英语介绍产品、翻译产品资料、进行商务会议和谈判等EOP技能更能让他们胜任工作,那么他们的ESP课程以EOP为主要内容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指南》也指出:“ESP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与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以及学术与职业素养,包括EAP和EOP”。需要强调的是,《指南》认为开设ESP要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19〕。本研究调查发现,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使用英语主要是为了胜任企业工作,而不是把英语作为学术研究的工具,这进一步证明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ESP课程设置的方向应为EOP而不是EAP。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英语需求,结论如下:(1)被试认为很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学以应试为导向、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且缺乏互动以及《大学英语》课程不符合他们的期望等;(2)被试最希望提高的英语技能依次为阅读、翻译、口语和听力,最欠缺的英语技能依次为翻译、口语、听力和阅读;(3)被试对职业英语的需求显著高于对学术英语的需求。
针对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英语需求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应把应试导向与《指南》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统筹兼顾;科研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大学英语科研资助的力度;学校应改变唯课题和论文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也应改变“英语好就能教好英语”的固有观念,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ESP课程应以EOP为主要讲授内容,这是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英语的客观状况决定的。
参考文献:
〔1〕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2〕蔡基刚.大学英语生存危机及学科地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10-14.
〔3〕冯 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0,(3):67-72.
〔4〕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3):47-50.
〔5〕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6〕Hutchinson,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26.
〔7〕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8〕倪传斌,刘 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1-24.
〔9〕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35.
〔10〕刘 颖,李佐文.“90后”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研究,2014,(3):47-51.
〔11〕杨小彬.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学生需求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9-132.
〔12〕黄 萍,郭 峰.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EGP还是ESP——国际物流服务话语能力的需求分析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11,(5):22-26.
〔13〕刘艳梅,朱慧敏.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3,(3):69-76.
〔14〕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15〕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2.
〔16〕蔡基刚.中国高校学术英语存在理论依据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6,(1):9-16.
〔17〕王守仁.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4-10.
〔18〕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19〕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EB/OL〕.(2017-02-02)〔2017-05-20〕.http://www.360doc.com/17/0203/14/413468_626210661.shtml.
〔20〕李 娜,胡伟华.“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SP口语教学设计研究〔J〕.外语教学,2014,(3):45-51.
〔21〕钱 铭.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学生需求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4,(2):60-65.
〔22〕巫 丹,曾 亚.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于各专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J〕.职业与教育,2013,(20):5-9.
〔2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