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不懈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开了雄伟壮丽的新画卷,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踐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经验和现实的要求告诉我们,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必须将党的领导贯彻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发挥政治优势,遵循法治规律,与时俱进提升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好整体谋划、衔接配套,及时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让各级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依法治国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我们要深刻认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二、必须始终坚持并落实法治为民的理念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厉行法治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非法侵害,是为了保护合法的私权,有效限制公权。必须立良法求善治,确保所有立法必须体现宪法原则,维护宪法权威,坚决纠正、制止一切没有宪法依据对公民权利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立法活动。始终坚持执法为民,严格控制公权力的行使,严防公权力的滥用造成对私权利的侵害。坚持公平正义是最高的法治理念,坚决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社会反响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及时、公平公正解决,让人民群众从依法治国实践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建设获得感。
三、必须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加速推进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权威和生命力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承担了法律实施的主要责任,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厘清政府的权责边界,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确保行政行为从源头上合法合规。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确保法律落地生威。加强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既要做法律的严格执行者,更要做法律的模范遵守者,政府要为全社会遵法、守法作出榜样。要培养、造就一支法治信仰坚定、法律素养合格的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必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日益高涨,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有序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刑事证据规范体系。落实立案登记制,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防止人民群众“告状无门”。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完善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提高审判效率。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司法鉴定规则与侦查、审判工作的衔接机制。完善以“员额制”为中心的法官、检察官制度改革,尽快完成未入额人员的身份转换、确认,提高司法从业人员的保障标准,切实提高法官、检察官的职业荣誉感。有序推进立案公开、办案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加大生效判决的执行,积极参与构造全国统一的法院执行平台建设,严惩“老赖”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加快构建公民诚信体系建设,让“守法者处处得利,违法者处处受限”的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五、必须创新全面依法治国的方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精髓在全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核心就是强调法治建设一定要坚持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突出综合治理,综合施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规治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实践中要坚持整体部署、联动推进。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相应立法权,应把有限立法权解决好本地最突出的制度缺失问题。针对执法、司法、守法中的突出矛盾和焦点,在简政放权、综合执法、司法改革、共建共治等方面,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等治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推进现代科技在法治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邓迎春,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