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荣蓉 张 静 陈 炎 张建华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最初也正是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火花的图案包罗万象,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或是人民大众的内心呼吁,或是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时尚潮流。
火花虽是方寸之幅,但每一幅火花在创造、设计之时都经过精心的概括和提炼,其所蕴含的意韵和时代特色是海派文化的其他表现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不同时期的火花,虽然构成的直观图像是相同的,但是火花随着时代的每一次变迁,已然成为海派文化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的直接体现,火花本身所具备的时代感、文化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性是无法磨灭和忽略的,其展现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更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一段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兴衰。
民国时代的火花,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展示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心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感情色彩,更是展现着海派文化的内涵之美。它不仅仅成为一种生活日用品上的图案,更是增添生活的美感,陶冶审美情趣,发生愉悦之情,迅速被人们接受并传播,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时尚文化元素之一。
同时民国的火花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发生变迁,它随着海上历史的推进而不断更新。这正是海派文化具有强大兼容性和发展性的体现,有选择性的求同存异,既不排斥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又不缺乏自己的风格,也不妨碍多元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之柔性可以通过文化所展示出的色彩文字以及图案等方式来诠释,而其中的吴越文化诞生于山与海之间,透着轻灵典雅的特色,生活习俗质朴而单纯,自然中富有情趣,带着一种绚丽归于平淡的境界的文化柔性,吴越的火花更是体现这一柔性的载体。
笔者通过列举民国时期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的火花来展现吴越文化的特色。其中主要包括吴越人家生活方式、吴越女子娱乐方式、吴越美女静态、吴越老人生活方式等。并且在火花图案中以人物为表现方式居多,这也和购买者大多为男性有很大的关系。
1.质朴性
如图1中的上海火柴厂生产的采茶牌火花,其中就描述了一幅简单的江南人家春季采茶劳作图。图片中两位江南女子齐心协作,老人在前笑容满面,满载而归,呈现了江南人特有的简单质朴生活场景。江南女子穿着当时很流行的短褂和中长裤,搭配讲究和谐,舒适和宽松,这是由于外出劳作的工作性质所要求的。在这一背景下,茶田葱郁,点滴之间体现着江南人民质朴而素雅的生活习俗。
农夫担着农作工具,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一幅“农夫为记”火花图(图2),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农民群众的脚步和背影,农民周围稻子相围绕,表现出一种丰收的喜悦,也是农民群众质朴纯真的真实写照。
图1 上海火柴厂采茶牌火花
图2 上海火柴厂“农夫为记”火花
2.柔和性
组图中花船牌火花描述了一幅江南女子结伴而行在采莲嬉戏,低吟浅唱,人面莲花相映成趣的情景(图3、图4)。女子戏水这一形象表现出天真烂漫的吴越人身上所特有的柔润细腻的文化气息,火花上构图丰富而活泼,色彩鲜艳而明亮,符合江南女子明媚而青春的特征。女子衣着是由花布所制成的,妩媚秀丽的女子妆容,身姿曼妙,体态轻盈,整幅图出处表现出女子的柔性之美和吴越水船文化之美。
柔和这一特征不仅仅体现在青春明媚少女身上,温柔的母亲也将柔和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哺乳美女”火花中,(图5)母亲正给怀里的婴儿喂乳,双目充满爱意,祥和与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婴儿,让所见之人感受到东方女性作为母亲所表现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柔和之爱。
图3 中华火柴公司花船牌火花
图4 大中华采莲牌火花
图5 “哺乳美女”
3.细腻性
“有美皆备,无美不臻”是组图美女牌火花(图6)的真实写照。图案上的丽人眉目俊秀,容颜娇美,带着东方美人的独特韵味,身着罗缎绸衣,乌黑的头发柔软而润泽,梳着优雅的发饰,其仪态娴静美好,散发着江南女子的秀外慧中且优雅美好的气息。同时将美人和花朵相组合,相映成辉,色彩搭配柔和,“人比花娇花无色,花在人前亦黯然”,更能体现出火花中东方女子小家碧玉、素雅细腻、惹人怜爱的娇弱柔美之感。
图6 美女牌火花
4.闲适性
渔樵牌火花描绘了樵夫和渔夫在一起止步交谈的场景图(图7)。樵夫和渔夫装饰都是带着斗笠,穿着宽松简轻的服装,脚上套着轻便的鞋子,神情温和,透露着一种闲淡自然之情。松老牌火花(图8)描绘身穿红色服饰的老人正坐在身侧的松树上回头凝望。“以松喻老”体现的是对老人的祝福之意,松树蓬勃而树下长着一颗红色的灵芝,这一形象正是体现出中国人对于身体健康而长寿的美好期望。“灵芝”“松老”“红色”这些意象的组合,是吴越文化传承并兼具发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美好寓意的内涵体现。爱鹅牌火花(图9)生动地再现了老人作为诗人形象与动物对话的场景,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这一组渔樵牌、松老牌和爱鹅牌火花图,生动地再现了吴越老人的生活状态,体现出水间田园鱼米之乡特有的文化特色,也生动地再现了吴越人们平和淡泊的自然流露,一种新的意境之美。
图7 渔樵牌火花
图8 松老牌火花
图9 爱鹅牌火花
5.象征性
运用中国自古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形象来描绘火花图案,展现出中华文化自古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蟠桃祝寿”(图10)这一形象作为一种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在中国文化中作为一种祝福老人长命百岁、多福多寿的形象出现,带有吉祥祝福之意;“蝙蝠”(图11)在中国自古就象征事事如意,万事顺利、辟邪安宅之意的吉祥之意;“财神”(图12)从中国民间传说中流传出,象征着人们对于安康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蟠桃祝寿”“蝙蝠”和“财神”这一类吉祥火花是由于人们的吉祥观念心理需求所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倾向和感情色彩,象征着吉祥、安庆、万事顺利之意,也表现出火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图10 “蟠桃祝寿”火花
图11 “五蝠”火花
图12 “财神”火花
吴越火花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之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火花体现出吴越文化本身所具有五个本质属性:水文化、鱼文化、稻文化、桑蚕文化、船文化,同时它又孕育于“重群体、答道德、讲究和谐、崇尚中庸之道”的大中华文化母胎之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凝练出它“质朴性、柔和性、细腻性、闲适性、象征性”的内涵,导致吴地吴人千百年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久盛不衰,并且使得这种火花文化较其他地方文化更具传承性、内涵性和融汇性,构成海派文化独树一帜的内涵特征。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西方的近代科学精神及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精神的冲击使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和性质。面对文化差异,中国历来崇尚去芜存菁之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将西方文化元素与自身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这样一种改变的过程可称之为更“新”,它是多形态的。而吴越文化兼容西方文化萃取而来的“海派文化”,便具备“海纳百川”之精神,而这样一种精神又引领海派文化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端,尽显其内涵。
1.时代性
图13-图15构成的辘轮牌商标火花图组,展示了我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时代特点。组图中虽然图案几乎一致,但从其文字内容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时代背景的轮廓变化,火花图案中商品标签逐渐从图13的“欧洲制造”“民光公司”转变为图14的“中国制造”“美光公司”再到图15的“上海制造”“华光公司”,这俨然与中国工业的历史发展轨迹不谋而合。
19世纪末期,瑞典为向中国倾销火柴,借用民光火柴公司为虚拟外壳生产火柴,并印上“欧洲制造”,这段时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因而西方仍然从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中国的市场,从图13中的“民光”二字可看出,当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化,物质方面的东西。而20世纪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等契机的推动下,国民力争主权,倡导国货,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制造”商品重新主导中国市场,“美光公司”逐渐取代“民光公司”。“美”的意义众多,但无论哪个方面终归都是追求一种“好”的状态,“美”字的出现,完美地诠释了当时的人们开始不只是满足于生活温饱,且懂得关注生活以外的事物,懂得追求“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工业企业获得新生,地方国有企业“华光公司”取缔“美光公司”,“上海制造”成为上海那个特殊时代的缩影标志。
组图中的“辘轮”如同历史的车轮,百年来划出一道从欧洲到中国,最后落脚到上海的轨迹。公司的名称“民光—美光—华光”的变化,体现着百姓思想上的升华,是他们从生活到自我追求,再到如今上升到中华民族和国家层面的高度,这也正是百姓思想的一个潮流变化。这便是火花身上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性的内涵体现。
图13 19世纪末辘轮牌火花
图14 20世纪初辘轮牌火花
图15 20世纪50年代辘轮牌火花
2.全球性
图16-图18构成的商标火花图组,分别展示和承载了商标所记载的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图16的“龙旗”商标火花,图案是两面旗杆交叉的龙旗。龙旗中的龙文化,在我国古代扎根很深,旗面上展示双龙,龙头似骆驼的头,龙角仿佛鹿角,龙眼如同兔眼,龙耳近乎牛耳,龙颈似蛇颈,龙肚接近蛙肚,龙鳞像鲤鳞,龙爪如鹰爪,龙掌似虎掌。这一完美的艺术形象,体现出龙作为力量的象征,是一种精神支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火花上以龙作为载体,这一形象贴近民众生活,符合中国百姓的心理,即龙具有辟邪、吉祥的功能。图17的地球牌火花,从文字构成来看,商标上左右两侧用英语注明“瑞典人的火柴”,而上下用中文注明火柴出处和归属公司,这一中西结合体现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特点;从商标布局来看,红色背景下屹立着一颗地球,既表现出中国红文化的吉祥寓意,又表现出当时“世界中心”这一观念对国人的冲击和影响。笔者所列举的这幅商标火花主题突出,鲜明的表现出火花所展示出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给人以美的感受。图18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二字以世界东西半球划分地图为背景,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对世界观念具有强烈的全球性意识。
图16 “欢迎立宪”火花
图17 地球牌火花
图18 大中华火柴厂“上海”火花
3.技术性
大华火柴厂的飞机牌火花图案(图19),以中国文化为基调,又不失其时尚的融合了许多西方文化特色。其整体布局方圆正气,两边对称体现和谐之美;文字方面中英结合,中文“飞机牌”“大华火柴厂制”等从右至左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以右为尊的观念,而英文则从左至右,体现西方国家以左为尊观念;火花中央是一架飞机图案。多少世纪来,人们梦想飞上蓝天,和小鸟一样自由翱翔,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中国学其技术,并在之后不久造出自己的飞机。下图中飞机的图案正是标示着民国上海火花中融汇的西方科技文化之“新”。图20的风扇起源于1830年的美国,据记载,中国最早的电风扇出现于1896年,承载西方科学技术的风扇自此在中国拉开序幕,而今,中国已有自己优秀而先进的风扇制造技术。图21的帆船作为我国连接世界的运输工具之一,其制造技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展现出雄厚的实力。火花图案用帆船来展示也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一帆风顺的向往。
图19 飞机牌火花
图20 电风扇火花
图21 帆船火花
4.科学性
昌明火柴厂的三角牌火花(图22),因其年代、风俗、习惯关系,图案上文字有全中文、全外文和中外文合璧等形式,其中不乏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下图中的火花以中外文合璧的形式印有“中国人应用中国货”字样,并有“挽回权利”赫然昭示,这并非是国家固步自封的体现,而是一种开放后的升华和自我拯救。其中的三角形图案就是借用西方文化中一种稳中求变的精神表明立场。大上海火柴制造厂(图23)的宣扬国货的火花中,文字部分全部用汉字标示,而其中的图案上方为平衡的标尺,下方左右两边东西半球世界地图对称分布在两边,传达了西方一种对待科学的严谨公平的态度。
图22 三角牌火花
图23 上海火柴制造厂火花
5.时尚性
“时尚”在《辞海》中,解释为:“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的范畴。时尚可看作习俗的变动形态,习俗可看作时尚的固定形态。”
正丰火柴公司的戏球牌火花商标(图24)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两小孩打羽毛球的运动画面,图中的男孩身着短T恤、短裤,女孩身着黑色小短裙,二人穿着时尚轻巧、青春靓丽,一改中国自古以来臃肿保守的长裙马褂穿搭风格,这是民国上海火花中反映出来的人民生活随西方文化深入而呈现的服饰穿着之“新”,引领时尚。此外,二人正在进行的羽毛球运动,也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而后传入中国的,是当时的人们颇为喜爱的一项热门的娱乐活动,引领潮流文化,表现一种生活的超前意识。
文化总是要来源于生活的,民生火柴厂的“双妹为记”火花(图25)中的两位女性,一蹲一跪坐,身着民国时期单色调的条纹旗袍,优雅柔和,干净秀气的短发增加一丝调皮,手握“请用国货”宣传标语,颇有学生朝气蓬勃,崇尚自由又热爱民族的气质。这是较之于民国以前循规蹈矩的长辫发髻装束而体现出的社会的进步。上海光华火柴厂的采莲牌火花(图26)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是女子身上的旗袍了。由于潮流时尚变化,单调的旗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文化影响绝不是单向的,新式旗袍更加色彩斑斓,样式更为大胆,却更加能够显现出女性形态之美,上海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不苛刻于优秀文化输入,使得海派文化走在时尚前端,大气谦和,不断追求卓越。而火花中印上这样的图案,也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娱乐运动、着装甚至于发型等的方方面面中融合的又一西方文化之“新”的特征。
图24 戏球牌火花
图25 民兴厂造“双妹为记”火花
图26 採莲牌火花
近代火花文化是一种极具开放包容特色的火花文化,展现出具有“时代性、全球性、技术性、科学性、时尚性”的内涵文化的融合。这一近代火花文化展现出海派文化具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的先进,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追求平等权利的意识,容纳吸收各方新科技新思想的包容,它是批判性的吸收容纳各方文化并不断地将其重组堆砌而形成的新的海派文化,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潮流。
“历史是永远耐人寻味的,要穷尽对历史的认识似乎是不可能的。而经常有意识地调整人们认识历史的角度和方式,并以此去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这正是历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回顾历史,火柴曾经也是工业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尽管火柴可以燃尽,但火花必定会承接起记录历史上文化内涵不断变化、发展的特殊使命,和众多收藏品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又一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海派文化以火花作为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之一,生动再现了历史上海派文化的灿烂遗产,同时展现着海派文化的内涵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